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740章 东林的不甘

大明都督 第740章 东林的不甘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740章 东林的不甘

毛文龙回京,这是东林早就渴盼求之不得的大事,大家早就想要这个正主回来,然后在大殿上和他好好的辩论辩论,然后做实他的新的十大罪,将他千刀万剐。

但开始的时候,毛文龙躲在草原上不回来,这让所有的人都对他无能为力,上草原上将他抓回来?皇上没有给他定罪,内阁没有给他定罪,三法司也没有给他定罪,那谁去抓?自己这些文臣吗?拉倒吧,估计大家还没进草原多久呢,就会被弄个尸骨无存,毛文龙这家伙黑着呢,是有前科的,他绝对干出来了。

那么大家就只能站在北京,对着空气辩论了,那也忒没劲了,所以,东林党人是以一种最热切的心态欢呼毛文龙归来的。

毛文龙回来之后,就被皇帝冷落着不召见,这虽然让东林对皇上的态度表示欢迎,但还是没有给他们发挥的平台,但是在东林党的强大压力下,东林的叛徒叶向高还有皇帝总算是答应大家,就在毛龙回来之后的第15天,召开对毛文龙的批斗大会,这样的消息让所有的人都再次欢欣鼓舞,摩拳擦掌,准备在朝堂上大显身手,最好在批斗毛文龙的同时,也将叶向高这个叛徒拉下马。

结果事情再次发生反转,就在大朝会的头一天,突然传出毛文龙病重的消息,而且皇帝还大张旗鼓地派出了一批御医,带着几车的补品进行了轮流探视。

然而据可靠消息报道,毛文龙根本就没有病得气息奄奄的状况,他的小院子里却时常传出爽朗的笑声,这也让东林感觉到被猴耍了的恼羞成怒。

首善书院,邹元标早已经没有了他大儒的儒雅风范,就像一头狂暴的狮子,在上手上来回的疾走咆哮:“昏君,绝对的昏君,奸佞绝对的奸佞,叶向高你个没有节操的圣人门徒中的败类,竟然蛇鼠一窝,糊弄天下正直之士,堵塞君子纳谏言路,是可忍孰不可忍,我们要叩阙死谏,不把毛文龙这个祸国殃民的奸佞打倒,不将叶向高那个叛徒赶出朝堂誓不罢休。”

对于党魁的咆哮激动着要求大家叩阙午门的行动,大家都赶紧闭上嘴了,竟然出奇的没有人响应。

叩阙午门,这是大明官员经常做的事情,而且每次都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但这里却有一个绝对的前提,那就是必须大家做这件事所攻击的人是不被皇上力挺的,否则效果不佳。

还有一点就是,虽然这一番举动会让大家清名更盛,但也的确会让大家吃足了苦头,大日头底下,跪在那坚硬的青石板上,短时间还成,长时间绝对吃不消,皇上沉迷于木匠,不一定能见大家,如果真要跪上一天半天,两条腿就算废了。而从现在天启皇帝的态度上看,就一个毛文龙小小的上报有病,就派出大批御医,每日里浩浩荡荡的前去诊视都可以看出,天启皇帝对毛文龙的信任包庇,根本就没有他当初表现出的那样。如此一来,一个旷日持久的叩阙战即将拉开,结果大家在外面跪的残废,结果一个皇帝在宫里享受着木工的乐趣,一个家伙在自己的小院子里,左拥右抱,大家岂不是亏死,这样冤枉的事情绝对不能干。

邹元标说的是声嘶力竭,结果却没有得到底下热烈的响应,口干舌燥之中,对着下面的大臣同僚逼问道:“难道你们以前为国为圣人之言的坚持和想法都没有了吗?为什么不响应我号召?”

这时候左都院御史的高攀龙,偷眼向外面的院子看了一眼,现在已经是5月初,虽然离着盛夏6月还有一段时间,但最近几年这天气也就作了怪,冬天冷的能冻死老狗,夏天又热的晒死麻雀,现在外面就已经是骄阳如火,地气被蒸发起来,袅袅娜娜的上升,透明的地气将对面的门廊不断的扭曲变形,就好像虚幻中的一样。想想在这样热的天气里,跪在烧红铁板上一样的午门前的地砖上,当时在心中不由的就一颤,赶紧转回头说道:“邹大人说的不无道理,皇上昏聩贪玩,不思治理国家,叶向高那个老贼,一味逢迎,不断的发布乱命,的确可恼可恨,毛逆更是嚣张跋扈,残忍好杀,早就应该除尽诛绝。只是可惜,即便我们以死叩阙,也不一定得到皇帝的接见,内阁的同意。所以这件事情,我们还要从长计议的好。”

随着高攀龙的这一句话,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纷纷点头附和:“是啊,是啊,高大人说的真对,我们为了大义跪死午门,但却让一帮昏君奸佞看我们的笑话,实在是不值当的,还是从长计议的好啊。”

邹元标看到这样的表现,简直气得要死。不过想一想也的确如此,无论如何要治毛文龙的罪,必须有皇上同意,内阁署理,两个部门缺一不可,而现在看看,两个部门中的一个坚持,这种可能简直是微乎其微。

大明后来的制度,是皇权和臣权的互相制约,说穿了也就是内阁和皇权之间互相制约,两个人做事犯拧。

一道政策下发全国,首先由内阁提请皇上,皇上如果同意,就命司礼监批红。而一旦皇帝反对,这道政令就必须作废,除非你反复上诉,最终取得皇帝的同意。

而皇帝想要下一道圣旨办的什么事儿,也必须要经过内阁的署理盖印才能通过,如果内阁驳回,皇帝的圣旨只能叫中旨,和一份家常的书信差不多,大臣有权驳回。而驳回皇帝的忠旨,可以显示大臣们的清高风骨。因此上,在大明朝廷,为了博得一个清名莫名其妙的就驳回皇帝的中旨,已经成为打响在士林名声的捷径了,所有的大臣都为此乐此不疲。

但这件事情也并不是没有例外,那就是看皇权和内阁谁更强势了,就比如于谦,张居正,比如徐阶,那都是拗相公。其中几位还逼得皇帝们十几几十年不上朝,所以内阁的公文就比皇帝好用。当然大的环境有不同,那就是看这两个部门发出去的东西,有没有人执行,这才是最关键的。就比如正德皇帝,虽然内阁几乎每次都驳回他的圣旨,但是正德太监当道,君子靡费,中旨往往绕过内阁,直接被下面的官员执行。

本来天启年掌控的内阁,为了架空皇帝,东林总是在三大案上大做文章,所以当时的那个几乎就掌控了整个大明帝国,也让东林众正盈朝。

结果不知道怎么的,事情慢慢的就脱离了大家的控制,小皇帝就不那么听话了,而东林内部又出了叛徒,叶向高第1个叛变了党团,这让东林党失去了最大的阵地,紧接着内阁里又被拉进了韩壙这个摇摆不定的家伙,当然,按照东林党不是党徒就是敌人的道理,韩壙就是东林党的敌人。而接着,阉党的顾秉谦和魏广微也进了内阁,这一下局势彻底的改变了,原本都是东林党同志的内阁,立刻变成了群丑的天下,放眼望去全是敌人。

所以邹元标提议的叩阙死谏的方法,绝对是自讨苦吃的不会有一点效果。

“难道没一点其他办法了吗?就任由宵小占据朝堂,让君子蒙尘于市,让我们用圣人之道治理国家的伟大理想就这样破灭了吗?”邹元标痛心疾首的咆哮着,叫喊着,语音里充满了不甘和绝望。

就在所有的人都在不甘和绝望里彷徨的时候,在大门的边口,一个清俊的身影站起来,施施然道:“门生却认为不然,正所谓大蛇打七寸,只要我们打住了群丑要害那便是一场绝对的大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