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726章 不作不死

大明都督 第726章 不作不死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726章 不作不死

皇上压上了他几乎全部身家,为内帑其实也是为国家贷款三千万,这是典型的寅吃某粮的行为,为此,他也付出了代价,那就是明年,按照道理他要少收入最少三百万,那是他付出的利息。

但有眼光的人都不这么想,现在大明财政困窘到了极限,造成该做的事情根本不能做也做不了,就出现了一个死循环,这就好比一根水管,堵住了一点,剩下的就没有活水了,而经过这次贷款,堵住的地方疏通了,那么整个大明就将运转起来了,到时候一通百通,盘活了整个大明。

而两千多万埋在地下的白银在世面运转起来,由皇帝贷款之后投入到大明各个需要钱的部门去,其产生的带动效果,将是十倍百倍的,这就是拉动经济的办法,在后世每一次经济危机的时候,政府都是用这种举债的办法,用杠杆的手段来恢复经济。

这个道理很深奥,如果毛文龙说出来,估计大家都能当他成为妖孽,而在午门直接将他当劈柴烧了,这就是在后世,大家只公认一个人是穿越者,那就是王莽,而不见其他穿越者的道理。

穿越千千万,都是太逞能,所以,他们都被当做妖孽烧了。

所以,穿越有风险,装逼要谨慎啊。

但毛文龙就低调的用这种办法,让根本不懂后世经济学的魏忠贤和天启,不知不觉中的走上了一个经济学家治国的道路,他很有成就感。

坐在内室,天启高兴的对毛文龙说:“朕今天非常高兴,只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就为内帑凑错出里两千七百万银子,如此一来,整个局面就活了。”

毛文龙就直接打击了他的兴致:“万岁先别高兴的太早,这2700万银子的担保,还需要银行的10位长老亲自评估,评估之后,才能真正放贷,这需要一个过程,急是急不来的,我虽然是您的臣子,但不能因公废私,因为我肩负着更多的股东利益,这是公平,否则我们的事业就将被断送。”

天启就理解的点头:“这个我当然知道,朕还没糊涂到拿着一帮臣子百姓的血汗钱,去过自己日子的那种地步,事情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不能成为特例。”

毛龙就轻松的舒了口气,这个皇帝的确厚道,并没有窥视臣子和百姓的钱财,能够守规矩。

只要是一个守规矩的皇帝,就是一个好皇帝,毛文龙就是这样的定义着一个皇帝的好坏。

“但是户部要的急,原先祖父给我留下的那点儿家底已经被掏空了,所以这个手续问题还需要抓紧办理。”规矩要守,但事情也得办,小皇帝就有些心急。

毛文龙当然理解,就比如说现在,一个南方的奢安之变,已经拖了三年,战死了两个巡抚,云贵巡抚张慎言已经是焦头烂额,几十万大军,朝廷现在已经接近了一年没有拨付一文的钱粮了,单单靠着云贵以及四川的财政在艰难的支撑。

而这三个省中,云贵本身就是贫寒之地,每年的财政支出,都要依靠四川借拨,而四川已经被这场动乱彻底的糜烂了,真的是自顾不暇,几十万平乱大军,每年靡费何止百万,现在那些大军据张慎言上报道,只能依靠野果野菜,和地方绅士的多少借贷应付着。

而南方气候潮湿,刀枪铠甲的锈蚀程度更快,许多的将士现在只能拿着木棍战斗,以这样的装备和后勤,和当地土生土长过惯了苦日子的叛军对阵,能够维持到现在不彻底的溃败,也算张慎言是个能臣了。所以这次商行分红,小皇帝得了300万的收入,他最迫切的就是给南方拨付百万的军饷,重新修整武备,希望尽快的将叛乱平息,稳定了南方局势,但为了更长久的利益,结果这笔银子却被挪用进了建设银行入了股。

“万岁不必心急,虽然我们银行草创,但臣在几天之前将原先商行的一半人员调过来开始运作,而今天,万岁,您能下定决心入股银行,给那些官员百姓带了一个好头,起到了稳定民心的作用,未来银行的发展将是看好的。”

在这个年代,皇家的信誉还是杠杠的,有皇帝入股银行,就等于替银行的信用背书,所以这一炮打得非常响,这也是毛文龙最开心的。正是因为有了皇上的入股,再有孤臣党员对毛文龙绝对的信任,大家全力支持,原定分出去的红利,竟然一块银元都不少的再次回到了毛文龙的手,也就是建设银行的手中。这样一来,就在民间造成的轰动,想一想不久的将来,就会有许多百姓会将他们床下的银子拿到银行来,或者储蓄吃利,或者入股分红,银行这个新生的事务就会飞速的发展起来。

建立这个银行,毛文龙的目的有两个,第1个是盘活民间的资金,用贷款的方式,来鼓动更多的人加入到新的天津城建设中去,这比自己当初想要仅仅凭借几家入股的方式建设天津城要安全并且快速的多。

第2个就是促进大明已经蓬勃发展起来的工商业。

历史书上告诉大家,资本主义已经在明朝的晚期开始萌芽。但现在毛文龙的观察,那何止是萌芽,都已经开花结果了,就比如说一个简单的杭州,因为提前开了海,海外对丝绸的需求迅猛的增长,在不足一年的时间,就有原先的织布机一万多架,猛增到了4万架,带动了大约10万人口的工作。

而在北方,由于自己通过商行的方式,打开了草原巨大的需求市场,北方的工厂作坊也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了,接受了无数流民的加入,也同时提高了生产力,现在许多地主,已经不再依靠压榨佃户来达到发家致富。

如此这为毛文龙下一个作死的野心奠定了基础——那就是鼓动国家,正式发布政令,收取工商业者的税务,来满足国库的需求,减轻农民土地上的赋税压力。

正所谓不作不死,但既然穿越了,就要作一作死,否则广大书友们也不同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