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699章 皇帝的纠结

大明都督 第699章 皇帝的纠结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699章 皇帝的纠结

大将回京,必须事先申请,得到朝廷批复才能起行,否则就是大罪。毛文龙回京的奏折送到了天启的桌案上,当时叶向高也在身边,在魏忠贤将这个奏折递过来的时候,天启看了一眼,兴奋的豁然起身,但是站了一会儿,就一脸沉重的坐下,然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最终长叹一声,将这个奏折放在御书案上,手指在这份奏折的封面上轻轻的敲打,没有表示任何态度。

天启皇帝整个表现,被一丝不落的落到了叶向高的眼里,他就眯着眼睛,撸着自己的胡子,微微的点头。

从这一点上来看,自己悉心培养的这个皇帝,开始变得沉稳起来,这是作为一个帝师最大的成就。

好一会儿之后,天启皇帝扭过头望向叶向高:“叶师傅,这毛帅请求回京的奏折,您老怎么看?”

自从孙承宗督师蓟辽之后,原先对孙承宗老师傅的依赖,就开始转向了叶向高。现在的天启皇帝,虽然有了自己独断专行的倾向,但他性格里对别人的那种依赖,却转向了叶向高。之所以如此,也是这一段风雨飘摇的大明,外有强敌压境,内有党争不休,但是坐镇中枢的叶向高则岿然不动,处置形式沉稳老练,稳定了现在的大明朝局。

而最关键的是,叶向高的所作所为,的确是出于维护皇权,或者直接说,就是为了维护天启皇帝,培养出一个孤臣党,均衡了朝局的势力,慢慢的削弱了东林党对天启皇帝的架空,这让天启皇帝感觉到这个老师傅的忠心,也感觉到了一种可以依靠。

而在这短短的两年时间,毛文龙在东江镇,真正做到了牵制后金。他的开海举措,让户部对各个地方军队供应上,得到了巨大的缓解,就在这半年时间,就为户部节省了不少于100万银子的消耗,让互补和内帑缓解了压力。

而毛文龙的皇商筹划,已经见到了效果,那就是200万的现银资格定金,流入了内帑,这一百队皇商已经进入蒙古经营,又有将近200万银子的利润分成进入。

天启不是一个小气的皇帝,说句良心话,在国家大事上,魏忠贤也不是一个小气的人,如此一来,有了400万两额外的收入,户部再敲诈内帑,每每都能得逞。

户部宽裕了,也就让内阁事情好办了,其实所有的东西不还是围着那个绕吗,所以现在的叶向高这个内阁首辅,可比历史上的他运作得滋润从容了许多。

叶向高也不是一个糊涂的人,当然知道盐打哪儿咸,醋打哪儿酸,归根结底还是毛文龙的功劳。虽然毛文龙给他添了无穷无尽的麻烦,但让他能够手中握有钱粮,应对那些四处伸手的大事来说,叶向高还是表示感谢的。

所以听到毛文龙要请求进京,天启皇帝征求自己的意见,在欣慰天启皇帝已经慢慢成熟的同时,叶向高也表示了一定程度上的欢喜。

“哈哈哈。”叶向高先开心的笑了一阵,然后得意的道:“怎么他不想再躲在草原啦,请求回京啦,老臣倒是认为可以,因为他们给予我君臣捅了太多的娄子,当事者应该出来说道说道,否则你我君臣总是这样为他遮遮掩掩擦屁股,我真的有点焦头烂额。”

和一个没受过系统王道教育的皇帝,说一些古奥深奥的词令,其实是很累的,所以在没有外臣的时候,叶县高倒是更愿意和天启皇帝,按照家庭里父子的那种谈天办法,来说一些国朝大事,省得听着难受,说的累心。

听到叶师傅如此说,天启就轻松的哈哈一笑:“按照道理来说,毛帅这一次回京,根本就不需要请求,因为他离京的时候,在半路上是被咱们截回来的,按照道理来说,他压根儿就没有离京。因为当初他要去皮岛,是朕让他进行丰润救援的,也等于是没有离京,既然没有离京,当然也就没有回京的请求道理。”

看看一脸波澜不惊的叶师傅,天启背起了手,在御书房里慢慢的踱步,原本轻松的脸,却变得凝重起来:“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叶师傅你也知道,现在朝堂上的局面是如何,东林党想至毛帅于死地啊,毛帅回来,毕竟是一场唇枪舌剑,以毛帅口才自辩能力,自保还应该没有问题,但又将掀起一番朝争,也不知道又将是一个混乱结局。”

其实天启说这话,事实的确如此,但这句话由皇帝的嘴里说出来,的确太不恰当了。所以叶向高并没有答话,但却轻轻地苦笑摇头。

“而现在所谓的阉党,虽然吃了毛帅的好处,却准备袖手旁观。”说这话的时候,天启就横了一眼尴尬的魏忠贤。

阉党这个词在皇帝口中是第一次说出来的,似乎是承认,也似乎是不满,魏忠贤就继续尴尬的低下了。

皇帝说的一点都不错,虽然这一次毛文龙给了自己巨大的利益分润,但毛文龙立的功劳,的确是太大了,皇帝和叶向高在搞平衡,魏忠贤何尝不是想这样?在魏忠贤的心里,东林党必须打倒,但是东林党的势力的确是盘根错节,太强悍了,还不是自己这个阉党所能够完全战胜的。自己就必须联合孤臣党来和东林斗,这是大势所趋。但如果毛文龙凭借着连番巨大的功劳,壮大了孤臣当,那就等于再次给自己树立了一个敌人,在魏忠贤的心中,孤臣党需要扶持和联合,但他的地位必须是处在辅助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根本就不应该和自己平起平坐。而按照现在发展的局势,在毛文龙在草原大胜的时候,孤孤臣党已经呈现不受控制的壮大,你放眼看看,满京城所有挂着孤臣党标签的人,一个个已经趾高气扬,加上毛文龙将这些军功给他们,那些人势必要真正的走入朝堂。

一个东林就已经让自己头大,如果再出现一个孤臣党和自己抗衡,那么自己想要实现的一党独大,把持朝廷的目标,就更加渺茫了。

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原先力挺毛文龙的魏忠贤等阉党,对东林对毛文龙的发难,开始集体失声,这已经明确的表明,他们对毛文龙已经采取了不支持不反对的态度。

叶向高对刚刚皇上对阉党的评判,深表欣慰,这证明皇帝已经开始成熟起来,开始站在政治的高度,看待朝局中的三个党派的斗争和作用,而不是一味的维护阉党了。

这是政治的成熟。这是一个高高在上,掌控大明帝国的皇帝该有的潜质,虽然这会削弱内阁的权利,但其实,在叶向高的心中,大明就是应该这样,内阁权利过大,那是大明的不幸,但皇权权利过大,也是这个老大帝国的不幸,只有平衡才是这个老大帝国的幸运。

叶向高老了,对什么事情都看明白了,对权利的兴趣也看淡了,所以他才有这种平常之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