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672章 对天启和崇祯的思考

大明都督 第672章 对天启和崇祯的思考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672章 对天启和崇祯的思考

马维忠的确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在上次整顿卫所中,成绩卓越,成为当时官场的后起之秀,而当时有叶向高的青睐,有东林党人的支持,京查考评卓异而拔得头筹,已经成为了朝堂瞩目的后备力量。

而随着之主动担当,带着四所卫所将士解围遵化,虽然不成,但半壁山阻击,打的十分艰苦顽强,虽然依旧失败,战死所有卫所将士,但在大明当时状况之下,成为大明文臣里的一颗耀眼的明星,被吏部考评司记录在案。让首辅青睐有加,让皇上记住了这个人。

虽然最终背叛了东林,被毛文龙拉进了孤臣党,被东林不耻而排挤打击,但这时候东林已经拿这个圣眷在握,内阁青睐,孤臣党欢迎的家伙无可奈何了。

于是,叶向高不顾东林百般反对,坚持向皇上推荐以叙功而擢升四品,进内阁帮办行走历练。对于他进内阁,顾秉谦以入阁的阉党本着凡是东林反对自己必须支持的犯拧的原则,当然给予接纳支持,终于让马维忠成为大明最年轻的内阁阁员,可以被成为阁老了。如果,其实不必如果,只要马维忠不犯大的错误,未来一个次铺是绝无问题,经过几十年磨砺之后当上大明首辅也不是不可能了。

年轻敢做,再加上老师叶向高刻意支持栽培,马维忠在内阁多有做为。

当这次接到毛文龙奏报,蒙古一部归化大明,全族内迁的奏折之后,叶向高立刻毫不犹豫的将这个最光荣的任务交给了他办理,任命他为大明宣慰使,到草原迎接安抚安置这些部落百姓。

在接到这个任务之后,马维忠立刻行动起来,一刻不停的出行,因为他带着皇帝和叶向高的暗中安排,一定要在这个由毛文龙带着的归附部落进入长城之前,接过毛文龙的任务。

现在马维忠不辱使命,总算在草原上迎上了毛文龙。

在战马上,为盛典而设立的四品四梁官帽辉煌严整,黄、绿、赤、紫织成云鹤花锦绶,下结青丝网,金绶环金带,佩药玉,黑面白底朝靴,将一个小伙子衬托的是风采无限。

远远的看到南归前面的毛字大旗,就如蝴蝶一般的跳下马,直接提着袍子角跑了过来,等到了也同样从马车上跳下来的毛文龙面前,先不参拜,而是骄傲的在毛文龙的面前旋了个身,显摆一下他的袍服金带,然后小公鸡一样的问:‘我的大帅,我的老哥哥,怎么样,小弟的这身行头还算养眼?”

和毛文龙相处,马维忠已经被彻底的拉下水,成为了孤臣党一员了,尤其毛文龙也看这个年轻人敢担当,真的实干,也就互相惺惺惜惺惺,双方人后早就已经是兄弟相称了。在为人随和上,要比那个一直板着个死人脸,已经成为自己得力助手的杨嗣昌强多了。

捏着下巴,眯着眼睛,欣慰的看着眼前显呗的家伙,毛文龙嘴里却是:“一个幸进的小蝴蝶,和一个花魁一样在一个大男人面前翩翩起舞,你让我浮想联翩啊。”

当时马维忠就夸张的往后一跳,紧紧的捂住了自己的胸口,表情夸张至极。

两个笑闹之后,毛文龙高兴的道:“真的没想到这个迎接的使节会是你,我们兄弟在草原相见,而且一起共事,当然要浮一大白,来来来,你把你带来的中原美食给我拿来,我把我草原的烤全羊奉上,我们搭伙喝一杯。”

“这正是我的意思,不瞒哥哥,我知道你在草原一定想念中原菜蔬,所以特意准备了一份,而你更该高兴的是,皇上还特意准备了一份皇家内藏的蔬菜水果犒劳你,信王还悄悄的给你偷出来几坛子御酒,我真的为你能如此得到圣眷而荣幸啊。”

天启厚道啊,这是毛文龙的感慨,毛文龙更加感慨信王真的善变啊。

天启的厚道和对人的一贯信任,再加上他不滥杀,还有认人很明,比如现在稳定住大明局势的孙承宗,袁可立,稳住西南局势的张慎言,稳住西北的李汶,还有牵制辽东的自己(嘻嘻),而且善于纳谏,不管是东林的,还是阉党的,还是内阁的,以及各个小党的,只要是对的,他都愿意接受,当然,能不能通过那就不是天启所能掌控的了。但这些优点,这让人真的很放心。

就比如对自己的信任,即便自己在草原行风行雨,其实是给天启弄出了一大堆的篓子,但天启却坚决的顶住群臣对自己要杀要打的压力,坚定的给自己擦屁股,收拾自己的烂摊子,坚定的信任自己,这是非常难得的。在这一点上,让毛文龙真的很感动。

而当初信王也就是小小的朱由检当初对东林完全信任和欣赏,为此对自己也是百般猜忌,这在当初自己第一次大胜传回皇城时候,他们兄弟在御书房里的对话就可以看出。

那场对话,因为自己对太监的好,已经被后来到遵化传旨的太监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自己了。

而在丰润之战之后,信王对东林的恶感顿升,而对自己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这看来是一件好事,但其实却更让人担心,自己对他好了,他就对自己好感顿升来个大转变,而一旦自己做的事情不能让他满意,当然也就会再一百八十度的再变回去。

这不是毛文龙的臆想,也不是担心,朱由检就是有前科的,正经的应该是有后科的。

当初上位,就打倒了还能治国的阉党而全力扶持东林君子,而当东林君子继续执行架空皇帝的策略的时候,崇祯又在臣权与皇权的争斗中对东林大加打击。

而在认人上更是不堪,在信人上更加朝秦暮楚。

纵观整个崇祯朝任命的重要大臣,内阁就换了十七个,这可比后世日本换内阁大臣勤快多了,而且你看看他任命的这十七个内阁首辅都是什么人,就没有一个好的家伙。

而那些为他征战厮杀的督师经略,如袁崇焕,杨嗣昌,洪承畴,孙传庭,卢象升等等,先是无条件的信任,然后是没理由的猜忌,哪个得了善终?

大明如果没有崇祯是不是更好些,天启一直在位而不是落水一个感冒就死,那是不是更好?

这个想法一进入脑袋,毛文龙就怎么也赶不走了,天启一直当皇帝下去,对大明好不好不知道,但最少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最少当袁崇焕杀自己之后,应该能为自己站出来平冤,那样自己的两个义子一个义孙就不会成为历史上最大的汉奸之一,大明的江山,嗯,在毛文龙的心中,汉人的江山会依旧掌握在自己这些汉人的手中。

这一点需要考虑,值得考虑。这就是面对着天启赏赐的蔬菜,信王偷出来的御酒的思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