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506章 废掉辽饷(爆更啊)

大明都督 第506章 废掉辽饷(爆更啊)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506章 废掉辽饷(爆更啊)

不开辽饷,内帑补足?这个决断很是出乎了大家的意料之外,就连为是不是从开辽饷而痛苦煎熬的叶向高也感觉到了不可思议。什么时候天启如此大方啦,即便天启大方,按理魏忠贤也不可能大方啊,但看坐在一边的魏忠贤却是一副得意的样子,心中不由得纳闷。

但是想起来现在街头巷尾的传言,大家疯传,兵部上书从开辽饷害民,但是魏公公为民而坚决予以抵制,并且信誓旦旦的向百姓承诺,一定将从开辽饷的事废掉。结果就是这种传言,让魏忠贤在民间的声望突然间拔高了许多。

百姓论一个忠奸,不像文人士大夫那样,是以大义和道德作为准绳的。百姓们的准绳就是,谁为百姓着想,减轻百姓的负担,那么他就是忠臣,管他什么腌宦,腌宦怎么啦,这历史上也有大名鼎鼎的腌宦,比如三宝太监,那就是一个好腌宦,官员怎么啦,这年月,奸臣还少吗?现在在百姓的嘴里,这个魏忠贤就是天下一等一的大忠臣好腌宦。

结果民间的呼声给内阁以巨大压力,可是不从开辽饷,这笔费用被划掉,整个大明财政就缺了200万的窟窿,而内帑要补足这个窟窿,那就要想办法赚来这笔钱,这可能又要害民了,但是大家想不明白,魏忠贤一面买好百姓以获得好名声,但为什么还要背这个黑锅呢,这不是折腾呢吗。

结果天启皇帝道:“诸位爱卿一定怀疑朕拿得出拿不出这笔巨款,那么今天朕就如实的和大家说,朕拿得出,这样大家就可以放心了吧。”

周海就疑惑的问道:“这笔巨款,万岁将如何筹措?”

天启就得意的道:“这件事情还是让魏大伴给诸位解释吧。”

魏忠贤就趾高气扬的站出来道:“天下百姓苦赋税久矣,皇上每日每夜为此忧心,乃至夜不能寐。”

魏忠贤掉书包,这可是出了奇了,于是大家就怀着好奇的心情倾听他到底要说什么。

于是魏忠贤就大谈特谈辽饷从开之弊端,那真是一副忧国忧民的良心。虽然大家撇嘴,但也不得不承认,魏忠贤说的是这个道理,也只能忍着听着。

这一篇长篇大论之后,就将毛文龙鼓捣出来的那个皇家商队的办法全盘托出。

说这些话的时候,魏忠贤没有一点贪占人家功劳的羞愧,毛文龙也没有自己的主意被别人抢去的愤怒,因为魏忠贤答应每年给毛文龙100万银子的分红,等于是对这个主意的买断,大家各取所需,当然也就心安理得。

本来这是一个抢夺官僚士绅身后商队利益的办法,应该得到全部官僚集团的反对。

但毛文龙设计这个事情当初,就已经将这样的状况考虑进来了,对关外蒙古的经商上,第一个就是大明朝廷的严格禁绝,让那些商队没有明目张胆贩运的机会,毕竟他们身上打着官僚的烙印,一旦出了事情,就会殃及上面的人。还有一个,就是北方的商贸,已经被晋商八大家垄断,所以在出口蒙古商品的事情上,各大家族也只能是小打小闹,也算是可有可无。

如果朝廷真的能够放开一百支商队,名正言顺的对北方蒙古地区进行货物贸易,那些有着深厚背景的商队,就可以在这里分一杯丰满的羹汤。

其实这是一件好事情,一个商队每年两万两的保证金报名费,还有那内帑拿走的两层干股红利,在巨大的贸易利润面前,简直就不值一提。至于锦衣卫跟队监督,大家其实也知道,锦衣卫无孔不入,每个商队里都隐藏着锦衣卫的探子,这已经是事实,与其互相猜疑,还不如让他们明目张胆光明正大的出现好呢。

而叶向高也不得不对这严谨的办法拍手叫绝,这样既杜绝了无控制的走私,又能缓解蒙古人的日常需求。在蒙古能够合理的得到商品交换,那还干什么拼出人命来抢大明?如此一来,大明的边患也能缓解,这真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当然要给予支持。

于是在座第一得到消息的这些官员们,他们现在已经没有心思继续参加这个平台招对,他们心急火燎的想要回去,将这个天大的好消息,传达给自己身后的家族,抢占这一百个难得的份额。

难得的自己说出来的东西没有被人反对,天启和魏忠贤都得意非常。看来毛文龙办事情还是比较周到圆滑的,这事情能够顺利的通过,天启得到了实惠,魏忠贤获得了好名声,百姓不再加赠负担而安心,这真是一件于国于民于个人都是利好的事情。

“一百支商队,两百万两实打实的先期报名费,只要这一笔钱收上来,立刻就如数拨付给孙师傅。”魏忠贤底气十足的道,然后笑眯眯的冲着满堂的文武:“机会难得,名额有限,手快有手慢无,可别说我老魏不照顾在座的诸位,如果有那亲朋好友从事商务的,现在就可以提出来,我给大家先到先得的机会哟,亲。”

魏忠贤的就这一句话,立刻打破了大殿里严肃的气氛,很明显,魏忠贤的意思就是,你们身后都有商队,这个大家心知肚明,这时候还装什么?先下手为强,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儿了,也算是我老魏给大家一条财路,咱们也算是利益均沾,好处大家分润。

撕开了这一层窗户纸,好好的一个平台招对,立刻就变成了招商大会,兵部的周海在风头猛转痛批了从开辽饷的诸多弊端之后,讪讪的向魏忠贤这个自己东林死敌阉党的头子道:“我家的表哥,就有一支商队,规模不大,在国朝内行走,多有排挤,这一次我就替他做主,申请一个线路,那就是张家口吧,魏公公您看可以吗?”

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什么党派之争?原先的不离口的腌宦也变成了魏公公了。

魏忠贤就既往不咎的大度的一挥手:“老周,你倒是挑了一个好路线,这真是先来先得,我看你这个表哥,不出一年就会变成家财万贯,不过我可告诉你,我那两成的干股红利,他若是敢拖欠隐瞒,我立刻就取消他皇商的资格。”

周海就立刻拍着胸脯保证:“那两成干股红利,那是上缴了内帑,一来是对皇上的孝敬,二来皇上不也总是拿出补贴国库吗,这样算下来,也是我那个表哥在为国效力,这是大好事,这是千秋大义,他高兴还来不及呢,哪里还能贪墨?”看看,东林就是东林,总是站在道德的高度上说事,这不,就这下,马上就吧他们平时鄙夷的龌鹾的商贾铜臭便成了忠君大义。

天启就一拍手:“周爱卿说的太好了,既然如此,朕这里承诺他,如果一年期满,他能上缴十万红利给内帑,朕就赏赐他一个锦衣卫百户世袭的告身。”

此言一出,算是彻底的捅了马蜂窝,因为这些世家大族身后经商的子弟,都是没有机会进入仕途的,而且商人的身份地位极低,按照规定,出门在外连一身丝绸衣衫都不许穿,如果能得到一个锦衣卫百户的身份,那简直就是一步登天。

周海立刻拍着胸脯保证:“万岁如此深恩,我现在就替我的这个表哥向万岁承诺,一年,就一年,二十万上缴。”

“世袭锦衣卫千户就是他的了。”天启就一敲桌子,大度的金口玉言一开。

面对这种次果果的利益交换,叶向高想出来反对,但想一想,自己的确没有反对的理由,因为锦衣卫是人家皇上的亲军,不归国朝管,人家拿出自己家的一个职位给人,那是皇上的恩典。然后再回头想一想,就这一个轻飘飘的告身,还是不费国家一两银子俸禄,就能给内帑增收二十二万银子,而其实内帑也变相的就是朝廷小金库,最终还是会用到朝廷上的,这何乐而不为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