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367章 令人发指

大明都督 第367章 令人发指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367章 令人发指

董大炮一步登天,成了真正的军官,当时感动的不知道该怎么好,毛文龙就拉住他:“听你的名字就是一个老炮手,来来来,给我演示一下。”

董大炮一听说操炮,立刻丢掉了拘谨谦卑,恢复了神采飞扬,原本半百萎缩的身体,也似乎年轻了许多,带着毛文龙走到了一门红衣大炮跟前,对着他滔滔不绝的讲解起来,一边讲解,然后问毛文龙:“大帅想要打多远?”

“这个东西能打多远?”毛文龙就反问道。

董大炮就拍了拍眼前的这门红衣大炮:“这门炮有2000斤,最远的距离可以达20里路。”然后一指边上不远的另一门:“那一门叫将军炮,重500斤,最远的距离可以打十里路,而那一门更小,也就300斤,能打五里路。”

然后摇指着远处的一门细长的火炮:“那叫佛朗机炮,它是由子母两炮组成,射速快,但距离近,能打三里路远。”

随着这个董大炮的指点,看的毛文龙是一脸黑线,一脸瀑布汗。就这200门火炮,最大2000斤的红夷大炮,到最小不足百斤的虎尊,最笨拙古老的直筒炮,到先进子母的佛朗机炮,林林总总,简直就是这个年代的大炮展览馆。

明中期以前中国的火器技术与西方同时期火器的发展相比并不理想,中期以后火器制造已落后于西方。该时期中国火炮的缺陷太多,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不重视火炮各部尺寸的组合搭配。所制火炮炮身与口径之比不符合“模数”理论,性能低劣。

明初火炮生产量相当可观,铸造工艺也很高超,火炮基本上形成了细长、短粗两种类型,但从史料记载和出土实物的铭文可知,明初甚至直到清代火炮大多是以重量作为衡量其性能优劣的依据,这远远没有以炮身与口径比例搭配为主要性能参数科学合理。尽管传统中医学有“等身寸”概念,晋代裴秀把“分率”作为制图的六法之首,以及建筑设计方面宋代实行过“材分”制,但在中国古代火器制作中没有产生类似的“模数”概念。铸造炮简直就是随心所欲,根本就没有统一的规格标准。

在明朝人铸造大炮的时候,更是脑洞大开,比如说边上那一溜佛朗机炮,从明朝嘉靖二年,葡人率战船侵入广东新会西草湾,明军生擒42人,并缴获其“佛郎机火炮”之后。发现这东西是个好东西,无论是在火力、射程、命中率和结构诸方面,均超过了明朝的神机枪炮。明廷于是积极吸收、推广和改进此项技术,仿制成了大样、小样、中样、马上、流星炮、连珠、万胜、日出、无敌大将军、铜发贡、百子等佛郎机火炮,名目多到令人发指,即便是最熟练的炮手,都能叫你晕头转向。

这绝对不行,等自己未来将孙元化找到,在具备了钢铁,就将这笨重没用的东西全部摒弃,直接铸造射速快散热好的佛朗机子母炮,统一大炮口径和样子,这样才能批量的训练出优良的炮兵,加强火器的建设。

不过那都是后话,现在必须解决眼前的问题。

董大炮就询问:“大帅,你要我将这门炮打多远?”

毛文龙就收起来暂时还不现实的梦想,伸着脖子朝城外看,大约在八里路上的距离,有一棵低矮的松树,毛文龙就一指那里:“就打那棵松树吧。”

董大炮就眯起一只眼睛,然后将大拇指伸起来,左右的比量一下,然后左右眼睛分别张合,嘴里嘀嘀咕咕,然后汇报道:“那棵树离这里八里半路,我现在就给大帅示范。”

首先用蘸了水的墩布,将炮膛清理,然后拿起一个木勺,在木桶里舀了一勺子火药却不是倒进了炮口,而是先捏了一点放到嘴里品尝,咂吧咂吧嘴,那真的是津津有味。

这个举动,当时让毛文龙目瞪口呆,他实在是不明白这个家伙要到底干什么?

董大炮看见毛文龙迷惑的眼神,立刻解释道:“工部里每一班做的火药,纯度相差悬殊,虽然相同的装药量,但因为不是一个班次的,往往射击的距离就不同,所以必须先品尝一下火药的纯度。”

这时候,身边一个猥琐的汉子伸出脑袋,对着毛文龙谄媚的笑到:“我们董大哥的嘴,那就是试金石,什么样的火药在他嘴里只要一尝,立刻就能辨别好坏,就能估算出能打多远。”

毛文龙就一拍脑袋,这个没有标准化的令人发指的年代,简直让人无语,如果要想训练好炮兵,难道还让他们个个口能试药?看来未来自己的火药一定要进行标准化。

尝试完了火药,董大炮心中有数,于是拿起木勺子来,挖了一勺,用手掌将勺子抹平,掂量了掂量,将火药倒入炮口,然后如此三番,挖了五勺子进去,最终又想了想,嘴里继续叨叨咕咕,就挖了半勺倒了进去。一边操作,还一边向毛文龙解释:“装药量这个东西全凭经验,装多了容易炸膛或者是直接打飞,装少了,却又威力不足,打不到那里,要想装的正好,没有个三五年的经验是根本不成的。”

于是那个猥琐的汉子就再次伸出脑袋,向着毛文龙炫耀:“我们董大哥的手就是公平秤,只要上了他的手,火药的分量就可以定下来了。”

这样连番动作,已经不能让毛文龙拍脑袋了,而是直接痛苦的闭上了眼睛,这简直就是难为人,怪不得现在大明的火器威力不足,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定装药,全凭士兵的经验,在工部低劣的制造技术情况下,那些火器兵只能尽量用最少的装药,来保证火器不炸膛,来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所以根本就发挥不了火器的应有作用。

对于大明朝的火器,毛文龙绝对是给予了最低劣的评价,明朝工部做出来的火器,简直就是自杀神器,那真做到了杀敌五百,自损一千,因此在大明的军队里,士兵们宁可用扎枪大刀去和敌人拼命,却绝对不愿意用火器来与敌人对战,因为让我拿着扎枪大刀与敌人拼命,最少运气好的情况下,还能杀死敌人拉个垫背的,而若火器来与敌人对战,那结果就是直接自杀,死的冤枉的再也不能冤枉。而毛文龙也知道历史的趋势,那就是火器将取代刀枪这个冷兵器,而走向残酷的战场,但那个前提是火器的制造质量绝对要有突飞猛进的发展,而毛文龙一直沮丧的就是在这里,自己的确不是一个理工科人才,其实连个合格的大学生都不是,让自己去造枪造炮,开厂练钢,那简直就是赶旱鸭子上架,你完全可以出去看看,母猪是不是已经在树上了。

这样看来,大明的火器兵的确是天下最勇敢的人,因为只有这大无畏的勇敢自杀精神,才敢于摆弄这不靠谱到已经让人发指的家伙。

现在想起当初在镇江的堵门之战中,自己的义子毛承鸾操作那些榆木喷,当时没将自己全部人马一次炸死,真是老天眷顾自己,现在想起来,毛文龙已经开始后背发凉,连声感谢漫天诸佛了。

于是毛文龙已经默默的决定,只要自己的财政得到改善,那么第一个投资的,便是孙元化的火器作坊,让他给自己生产出来真正合格的火器装备自己的军队,那时候才是自己的军队脱胎换骨走向热兵器的时候,希望这个时候不会太远。

正在毛文龙瞎想的时候,董大炮已经将火药夯实,然后蹲在地上,在大炮边上一片弹丸里挑拣着。

毛文龙再一看那地上的弹丸,差一点直接晕过去,堆在这门大炮边上的弹丸,有石头的,有铁的,有大的有小的,林林总总,让人看着简直眼花缭乱,这要是在战斗中,紧张的捡起一个塞进去,要么就被卡住,要么就小,没有密闭性,直接就放了空炮。

董大炮挑拣了一个,在手里掂量了一下之后塞到了炮口里,然后开始海上一群兄弟,调整大炮的角度,好一顿摆弄之后,拿起了火折子,点燃了火门。

董大炮一拉起呆头鹅一般的大帅直接开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