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141章 跃跃欲试的群臣

大明都督 第141章 跃跃欲试的群臣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141章 跃跃欲试的群臣

明朝的朝会和其他先朝有着明显的不同,显得非常有个性,而这个个性就和当初的开国之君有着莫大的关系。

第一个不同的便是一个早,那真是变态的早。

这个习惯是源于当初的农民出身的朱元璋。

在朱元璋要求的是,做人要勤勉,耕作要辛劳,天不亮就应该起床耕作劳动了,这是农民的本份,朱元璋就将这个本份带到了朝堂,最终发展到了变态。

首先,朱元璋认为,天下百姓皆苦,那么当官的就要为民做主,作出表率。农民都天不亮就起床耕作了,那么你当官的就要比农民还要早。当然,这是原因其一。

原因其二,身为农民出身的朱元璋,自己早起已经习惯了,天不亮就开始上朝理政,这已经成为他生活的一个作风习惯,那么作为臣僚,皇帝早早的就坐在了高高在上的龙椅上,等待大家朝见,而你却在家里酣然大睡,往小了说,你这是怠政,往大了说,你叫目无皇上。人家都在那坐着呢,你还敢迟到?所以,为了表现对皇帝的尊重,就必须早早的等在午门之外,不能让皇帝等待自己。

当然,作为皇帝也不苛刻,也会体恤臣下的辛苦,没有像后世那些烂剧情说的那样,从一品大员到五品小官,半夜就站在午门外吃风喝露。朱元璋还是给诸位亲近大臣设置了直房的。

第二个就是杂。

原先各朝上朝是按照品级等级的,不是谁想上朝就上朝的。

但大明却开了一个先例,品级不再决定内阁成员的进退,五品可以,一品不一定能进,进而延伸,上朝也是如此,一品不一定有资格上朝,但布衣也有可能堂而皇之的站列其中。

能不能上朝主要是根据洪武皇帝给赐朝臣公服、朝服取得资格。当年朱元璋赐与者达2813人。照理这些人都当朝参。

当然,这不过是朱元璋的一厢情愿的愿望,那就是士农工商全上朝,然后让他听到所有阶层的声音。

但是,这不但不被士大夫接受,认为那狠掉价,更不被后来的皇帝接受,那简直就是菜市场,根本就没了皇家威仪。

于是,后来的皇帝都表示了无限的鄙夷与摒弃,比如宣德六年一次早朝,文武官不至者五百余人。成化二十三年一次失朝官员竟达1118人。

所以后来慢慢的还是恢复了先朝惯例,大家还是按照官阶大讲规矩来吧。

大佬们有直房休息烤火等待,那些小一点的就只能站在午门外喝风了。

不过这是一种荣誉,你倒是也想站在这里吹风喝露,你哪儿来的你?你几品,品级不够,早就有人叉出你去了。

今天是新年的第一个早朝,有资格上早朝的各级官员全部待在午门外等待觐见皇上,就连平时一向请假不来的官员公卿,也悉数到场,在加上跟随他们一起到来的那些仆人车夫,更是有一种人灯火辉煌头攒动的感觉,如此一来,午门外就像菜市场一样,熙熙攘攘的热闹。

但无论什么样的官员,按照习惯性,他们在和同僚打招呼拜晚年的时候,一个个眼睛都看着那些直房,因为所有的人都知道,今天将有一个天大的笑话发生。

在京城这个地方,你不要和我谈什么保守秘密。一般情况下是这样,只要你用心留意,不必刻意的去派人打探,你就会第一时间在街头巷尾获得你敌对对手的秘密。比如,你的敌手家里的母鸡准备要生蛋,请注意,是准备,这时候你绝对会掌握第一手材料,那只母鸡生出的蛋将是双黄的还是单黄的。

在这个年代,人们是不以保密为荣耀,反而以消息灵通吃遍四方,包打听这行,更是大行其道。

毛文龙上书报功的折子,独相叶向高还没看到呢,但其内容早已经在京城里的百官中传了个遍,其中几个错别字,正在被几个文化高深的官员,拿出来给予嘲笑点评呢。

之所以大家这样关注这件事情,并不是因为毛文龙的大捷或者是大败本身,而是因为,这份折子关乎到朝堂里的两派之争。

在现在的大明朝廷,虽然在叶向高刻意打压下还没有泛滥,但党争已经初露端倪,虽然没有三年后搞得那样如火如荼,你死我活,但为了在这个朝堂上生存下去,诸位官员,选边站队已经成了自然。

现在的大明朝堂,已经泾渭分明的分成了两派,集中表现在就是支持辽东经略熊廷弼的首辅派,还有就是东林的兵部张鹤鸣支持的王化贞一派,为了这两个截然相反的政治目标,两派已经斗到了水火不相容但地步。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大明的党争已经从正常的党派之争,变成了意气之争,从治国理念的争论,变成了为反对而反对。你说对的,我一定要反对。我说对的,你不反对就出了鬼了。你说大便是臭的不能吃,我一定要吃给你看,并且现场直播的向你宣布,这东西香得不能再香。

但因为上面的两个人所支持的下面两个人,都有一定的实力,所以两派之间已经形成了势均力敌的态势,弄得大家每日里撕咬不断筋疲力尽。

但是毛文龙的折子上来了,所有的人都在直觉的感到,打破这两派平衡僵局的节点到了。

挺熊廷弼一派,现在就是跃跃欲试,看到毛文龙贪冒军功事,正可以通过这一点打倒王化贞,至于为什么毛文龙冒功却能打倒王化贞这个逻辑,那还用问吗,那就一个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就完全可以铺展开来,无限遐想,上纲上线吗。

而以保卫王化贞一派当然看到了危机,同时更看到了整倒熊廷弼的希望。

毛文龙虚报战功又怎么样,大家完全可以将黑白颠倒吗,比如很简单,毛文龙大败,不是王化贞的策略毛病,而是熊廷弼不救援的毛病所治。

至于为什么王化贞派出去的人非要熊廷弼去救,这很简单,你熊廷弼是经略吗,这时候大家是承认往日一直不承认的辽东经略现在是经略,这就叫需要决定一切。现在,就是需要你这个经略是经略,所以你就是经略,所以你必须负责任,所以大家就要将这个经略弹劾致死。

经略是干什么的,尤其是辽东经略是干什么的,就是送死的,按照惯例,辽东经略已经死好几个了,你熊廷弼就应该有这个任劳任怨的担当,就应该有这种觉悟。

这是不是很绕?没关系,大家在朝堂撕咬,就是一个绕字,从三皇五帝都能给你绕到三百年后去,这才是撕咬的艺术,这才有意思吗。

所以正常的一份折子,就带有了不正常的一份内涵。大家都期待着这个早朝,都希望在这个早朝上干掉对方。

“来了,来了。”一个官员小声儿兴奋的通知大家,做足了包打听的职业操守,于是,所有的人都看向了直房。

大家看去,当时心思不同,叶向高满面漆黑,气呼呼大步走出。

张鹤鸣隔了一段时间和沈光祚出来,脚步犹豫神情沉重。

正在双方官员准备上前询问的时候,朝钟朝鼓声响,午门左、右掖门缓缓开启,文武官员在纠风队御史严厉的督查下,文武分两班入朝,文由左掖门,武由右掖门。入内后,于金水桥南依品级序立,候鸣鞭,各依次过桥,诣奉天门丹墀,文为左班东班,武为右班西班,在御道两侧相向立候,然后恭候皇帝降临。

一场唇枪舌剑即将开始了,所有的人都开始积攒唾沫,要为自己的一派开始据理力争。

没理?找呗。

5真人小姐姐在线服务,帮你找书陪你聊天,请微/信/搜/索热度网文或rdww444等你来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