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1213章 垂帘听政

大明都督 第1213章 垂帘听政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1213章 垂帘听政

面对镇定的皇嫂,朱由检施礼:“臣弟已经决定,响应皇上召唤,北上带兵勤王。”

此话一出,张皇后一皱眉,看了一眼太子,最终还是挽留:“摄政王不可,皇上临行重托,太子监国,但太子年幼,这个国家还需摄政王拿主意处理大小事务。尤其是在这国难之时,更应该摄政王坐镇中枢调度四方,若摄政王亲自带兵,一旦——一旦皇上处有不忍言之事发生,大明当靠摄政王支撑。”语气是平淡的,但眼泪早就如珍珠般滚落。

所有的人都知道皇上皇后龙凤情深,皇上后宫佳丽无数,但独独与皇后恩爱无拆。

更是在这个时候,依旧以国事为重,不是将未来的国家交给不懂事的儿子,保住他的皇位,而是将国事重托给弟弟摄政王。就这一份为国之心,就让所有的重臣拜服于地。

朱由检再次跪在地上哭泣:“皇后娘娘也知道我们兄弟从小孤苦,在波云诡异的环境里相依为命。皇兄被难,臣弟怎么能偷生,无论如何臣弟也要去救皇上,救哥哥,请皇后娘娘成全我兄弟之情。”

很久之后,皇后长叹一声:“当初万岁出行,将国事交给摄政王,那么摄政王再带兵出战,国事当委托给谁?”

朱由检磕头道:“臣弟已经与诸臣商量,以太子监国,以皇后垂帘听政。若我兄弟不测,请皇后辅政太子年满十八,请太子登基,还政皇上。”

这就等于是临终遗言了,这足以表明,哥哥死难,他也不会活着回来了。

张皇后用衣袖掩住脸面,声音颤抖的换了称呼口气道:“小叔不可如此,你哥哥是皇帝,皇帝为大明江山社稷付出一切理所当然。而小叔不该做那不明智的事,而应该以祖宗江山为重,保重有用之身,辅助太子成年亲政才是道理。再说,家有祖训,后宫不得干政,我不敢僭越。”

朱由检磕头恳求:“万事皆有权变,非常时行非常事,还请皇后答应。”

张皇后还是坚决拒绝。杨嗣昌就爬了上前磕头道:“非常时期,摄政王一心带兵勤王全了兄弟之情,同时,各地勤王军爷的确需要一个统帅调度。但太子年幼,国不可一日无主,但这时候若寻其他亲王进京摄政,等到万岁和摄政王凯旋,当如何处置?到时候会引起朝局人心大乱,还请皇后以大局为重。”

杨嗣昌说的对。

当然,大明的内阁制度相当完备,大明也不是没有过登基就不上朝的皇帝,其实,有时候,在这个大明内阁成熟的情况下,有一个不上朝的皇帝,比整日勤政的皇帝运作的更好。

但现在的前提不一样。

太子年幼不年幼不说,主要是他没有正式登基做皇帝,这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这也不算天启失误,谁知道自己风光的去坝上会盟,接受蒙古诸位的归顺,却闹出了这么一出。现在再想推太子登基,在法理上就不行。再加上皇上不还没死呢吗,现在即便诸位大臣强行推太子登基,做个名义上的大明之主,然后大家开开心心的执行内阁运作也不行,因为万一皇上活着回来了,那将置于这父子何地?

让有为的天启做太上皇,让尿床的孩子做皇帝,在法统法理以及道理上,就乱了套了。

而这时候在外地亲王里选一个,先进京当摄政王,那更不行,请神容易送神难啊。一旦这个家伙进京,不要说他有了什么样的野心,就说大臣们也会有那投机取巧烧冷灶的,再来个什么摄政党,而真正的正统血脉太子还在,最终会绝对不能避免的骨肉相残的事情出现。万一这个摄政王心急,直接杀了太子,然后强行登基,那可真就要了大明的命了。

而同理,皇上凯旋回来了,那把这个外来的亲王怎么办?安置在京师?绝对不行,让人家灰溜溜的回去,更不行,那时候,只能一杯毒酒了。但那会让天下公认的仁厚君王天启名声大损,乱了纲常礼教,后果更严重。

也正是基于这许多个道理,最终大臣们才同意了朱由检的办法,请皇后垂帘听政。这样一来,皇帝出事,大家保这正宗龙脉到十八,然后名正言顺的请皇后归政,这总比其他结局轻松些。

而皇上回来,大家就名正言顺的各干个的,就当什么事情都没发生,天下依旧太平。

张皇后在杨嗣昌等一群重臣的解释下,也明白了其中厉害,在一再挽留小叔不成之后,接受了这个决断。

当她坐在太子的龙椅之后,以太子的名义下的第一道懿旨就是,自己的弟弟张继先,现在已经是留候的他,因为善于理财,委任为摄政王大军和天下勤王军后勤总管,随摄政王出征。

那意思非常明显,皇上摄政王兄弟死在外面,外戚里唯一有才干的弟弟也别活着了,从此就没有了外戚干政的局面发生了。

可见这个皇后为了老朱家江山的安危,真的是果断英明。

这样几乎是为国而大义灭亲的举动,彻底的将群臣心中最后的一点担心清除了。一起承认,张皇后真的是女中尧舜。

皇后的第二道懿旨,就是将赋闲在家的勋贵老臣全部启用,成立参议院,和内阁一起,共同打理朝政。

这个决定让内阁泛酸的同时,却也不得不再次承认,皇后做的一手好布局,着是在避免内阁一家独大,欺负她孤儿寡母,威胁皇权。

第三懿旨,将皇上被围坝上,满清铁蹄进逼京师的消息,毫不隐瞒的向顺天府的臣民公布,号召百姓入伍,加入禁军报国。

一时间没有恐慌混乱,无数青壮百姓,塞满了已经空虚了的禁军大营,让从新出山的张维贤忙的是脚不沾地。

事情安排妥当,朱由检接受了皇后和内阁决断,撤销八贤王朱由检摄政王的封号,改封天下勤王军大元帅,带领京城五万禁军中的四万出征勤王,加封大明留候张继先,天下勤王军后勤总管,从银行内帑账户,提现款百万银元,从天津购买勤王大军的军需,户部打破原先各地外军行军粮草供给惯例,直接给各地勤王军汇款,让他们沿途向商贾购买物资粮草,以提高行军速度。

然后朱由检浩浩荡荡,带着一丝悲壮,向坝上杀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