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1418章 米价上涨和战争的因果

大明都督 第1418章 米价上涨和战争的因果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1418章 米价上涨和战争的因果

新任的满清户部尚书德格类,拿着一个账本,在向皇太极诉苦:“万岁,鞍山前线的岳托,请求调运一万石粮食。如果再加上沿途运输消耗,共计需要2万石。”

虽然天灾和战乱,让满清的财政出现了严重的匮乏,但由于从蒙古地区转运过来的物资还算充沛,两万石的粮食对于满清来说,还真就不算什么。皇太极就一面批阅奏章,头也不抬的对着德格类说道:“这样的事情你完全可以做主,没有必要来询问我,你看着办吧。”

这是皇太极对这个兄弟的信任,本来德格类应该感激涕零的下去办理,结果他却没有走。

皇太极感觉到事情不对,就抬起头来问道“你还有什么话要说?”

德格类就痛苦的回报:“经过头年一直到今年三月的战争,国库已经打空了,所以我们没有钱来购买这两万石的粮食了。”

皇太极就一皱眉,国库的确打空了,但也不至于空到这种程度,但最终还是说到:“还差多少?从我的内务府出吧。”

满清的制度承袭前朝后金,也就是说,每一次发动战争所缴获的,四成归大汗,也就是现在的皇帝,三成归各旗,两成归旗主,一成归公用。

但其实这一成也就够整个国家的行政运转了。

因为诸位王公贝勒是没有俸禄的,他们的收入主要是来自于出战时的缴获,还有就是皇帝的赏赐。而皇帝的赏赐,是由皇帝出。

军队是没有军饷的,更没有后勤,因为部队里的将士们出征,都是自备刀枪粮草。当然,国库也有开支,那就是修缮皇宫,整治皇陵,皇上一家的开销,还有就是下级各个官员的低廉的俸禄,还有就是城池的修建。不过城池都是抢大明的,即便让他们修,他们也不会。

而只有像上次对东江镇的战役,因为是在国内打的,没有抢掠缴获,才由户部出。不过,还是临时强征汉人的,也不需要花钱。

但战争结束了,皇太极也知道,后续的物资再经过强征的办法,是行不通的,那会激起民变,会让他好不容易推行出去的满汉一家的政策彻底的崩溃。所以在鞍山战斗中所需要的粮草,就用购买的办法,好在那一面,只不过是防守,所需要的粮草并不多。

德格类就小声的禀报:“还差一半,三万五千两。”

皇太极就满不在乎的挥挥手,准备继续批自己的奏折,因为要想加强皇权,就必须事倍功亲,什么事情都要皇帝亲自批阅审定,没经过皇帝批阅的请示,都算是废纸。

眼前的这个奏折内容相当关键,是阿敏和代善辗转递上来的,向他汇报现在朝鲜的状况,他需要亲自批示。

但笔刚刚要落下,皇太极感觉的事情不对,就带着怀疑的眼神看着德格类:“我们承袭了明朝的官员制度,但是我们不能承袭明朝的腐朽的做法,层层加价,层层苛扣,中饱私囊,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德格类立刻诚惶诚恐的跪倒:“奴才知道,但奴才绝对没有贪墨和中饱私囊的意思,尤其我怎么敢在睿智的皇上面前这么做?”

皇太极就思想了一下,这个十弟德格类为人老实厚道,做事很有分寸本分,的确不应该明目张胆的在自己面前玩贪污。

“但是就朕可是记得,在今年春天的时候,米价应该是全年最贵,但也不过是二两五钱银子啊。但这怎么就突然长了一块银元?”

当时由于大明的封锁,天灾和战乱,后金的米价一直比内地高一倍,最高时候达到了四两一石。但在皇太极上位之后,推行了种种改善汉人地位,和禁止女真人兼并土地的政策,使得辽东的汉人生产兴趣增加,粮食的产量有所提高。还有一点,就是整个蒙东东部的蒙古被皇太极征服,也就等于变相打破了大明在北面对满清的封锁。蒙古人通过部落交换的方式,悄悄的将许多物资,转运进了满清。这倒并不是边军封锁不利,因为既然要怀柔蒙古人,就并不能对蒙古封锁的太紧。虽然已经归顺大明的蒙古人和归顺满清的蒙古人是敌对的双方,但毕竟是同根同族,亲戚朋友的亲戚,封锁是实在封锁不住的。

所以在这双方共同的作用下,皇太极登基以来,满清的物价反倒降落下来,就如皇太极登基之后,和袁崇焕悄悄通好,借着扯皮的和谈时机,袁崇焕借着拯救蒙古人的名义,在高台堡设立互市,前后卖粮150万石,以及其他各种物质无数,让满清的物质慢慢的丰富起来,这个价格反倒降了下来。

但不过是半年的时间,怎么突然又涨价了呢?而且现在已经接近秋收,今年又没有明显的天灾,收成还算不错,价格不降就已经不错了,这事情有点违反常识。你说这下面人不贪污谁能信?

德格类再次磕头解释:“不知道为什么,从5月份开始,大明的物价突然间悄悄的飞涨,南方原本三毛一石的糙米,涨到了五毛,而大明京师的精米,从原先的八毛涨到了一块二。我们这里也只能是被迫涨价了。”

皇太极立刻感觉到不妙,有些焦急的学问:“其他的物资呢?”

德格类知道皇帝已经不再怀疑自己贪污了,悄悄的抹了一把冷汗,紧急的汇报:“小到油盐酱醋,大到钢铁马匹牛羊,全部都已经上涨,而且还有继续上涨的趋势。”

呆愣了半天,最终不得不站起来谨慎的考虑这件事情。

自己的财政收入有限,如果物价飞涨,那么原先自己积攒的那些钱,所能够买到的物资也就大大的减少,如果在没有收入,只有加大支出的情况下,不出两年,自己的内务府就将被彻底的掏空。这是一个不好的前途。

自己该怎么办?皇太极焦急的在暖阁里踱步,因为他明白,经济和战争是把鸳鸯剑,无论是哪一方出现崩溃的现象,这个国家就立刻崩溃了。

物价的这种上涨,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来说,虽然也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他的消化能力太大了。但自己的国家太小了,底蕴也太薄了,只要一个小小的物价波动,就会彻底打垮自己的经济。

怎么样才能转嫁这种可能出现的危机呢?对于皇太极来说,经济大道理不懂,最直接的办法只有战争。

皇太极站住了脚步,对着长随太监吩咐,立刻召集在京所有的王公贝勒,五品以上的官员,到大政殿开朝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