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1273章 名将迭出

大明都督 第1273章 名将迭出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1273章 名将迭出

洪承畴先以主人的身份敬了孙师傅一杯,然后连进毛文龙三杯,以感谢毛文龙继续守望相顾的许诺,并且感谢他给自己带来这么一大批军火。

毛文龙坦然接受之后,一脸严肃的向三个人说出了自己此行的目的:“这一次我东江镇的侦缉队,侦查到确切的消息,奴酋皇太极刚刚坐上那个位子,为了树立自己的形象,稳定住自己的根基,他已经决定,在明年的五月初六,命贝勒德格类、济尔哈朗、阿济格、岳讬、萨哈廉、豪格率护军精骑为前队,攻城诸将率绵甲军等携带云梯、盾牌等器械为后队,自己亲自同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率领大军居中,合兵共计八万,号称十五万,再犯宁远锦州。因为军情重大,所以我不得不亲自来一趟,向孙师傅和洪大人报信。以便让诸位能有个提前准备。”

听到这一个消息,在座的三个人立刻面色沉重起来。

他们没有人怀疑毛文龙的情报准确,因为毛文龙的东江镇侦缉队刺探敌情上的能力手段,要远远高于锦衣卫。而毛文龙又有每断必中的半仙之名,更让人坚信他的情报准确。

皇太极本来在建奴里就是能争惯战,善于指挥的雄主,这一次他为了稳固根基的目的,整合了实实在在的8万大军,是有着一击必得的决心的。

这群虎狼扑天盖地的冲过来,整个辽西就将再次受到巨大的打击。在这人事变动混乱的时机,自己的关宁能不能支持住?这的确让人心中没底。

看到三个人忧心忡忡的样子,毛文龙的心也开始慌乱起来,他们都没有信心坚持住,那自己这个外人就只能干着急束手无策了。

不行,自己必须给他们打打气,否则自己的目的就将不能实现,这才是关键的。

“难道三位对守住锦州没有信心吗?”

洪承畴就长叹一声:“锦州的城防只能算是草草应付,而前面的大凌河堡根本就是半拉子工程,根本起不到配合锦州城的作用。而皇太极一旦拿出一部分兵力攻击宁远,就等于将锦州隔绝在战场之外,让他孤悬在敌人阵中。而现在储备在锦州城内的粮草并不多,城头上的火炮火器也几乎没有,敌人或将直接攻城,或者是展开围困,锦州城就危险了。”

“洪大人说的是实情,这事情的确非常危险。”孙承宗也黯然说道。

毛文龙就探头道:“但如果锦州城修缮完毕,大凌河工程竣工,是不是就可以一战?”

孙承宗和洪承畴互相对望了一眼,最终还是洪承畴道:“如果这两个地方修建完毕,再加上有毛帅刚刚赠送的火枪火炮,守住这里绝对没有问题。只是现在离的战争开始还有不到半年的时间,那样浩大的工程是绝难完成的。”

也是,在朝廷无数的钱粮支援之下,袁崇焕修一座宁远城就用了4年,锦州城用了三年,要想在半年时间将锦州城和大凌河修建完毕,的确是痴人说梦强人所难。

毛文龙就轻松道:“我的东江镇已经产出了石灰,不,是水泥,而且产量还不小。如果我暂缓一下大连城市的建设速度,将我们需要的那一批水泥,转卖给你们,记住是转卖而不是送。因为这个水泥厂不是东江镇官府的,而是东江镇一些百姓们集资建造的,这一点要解释清楚。然后将这一批水泥转卖给你们,能不能在半年之内将这两个地方修建完毕?”

水泥的大名已经誉满天下,信阳的水泥厂给八贤王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资金利润。而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收入,就是水泥这个东西的确是太神奇了,自从有了他之后,建设城堡就不必再切割石头,只要是从矿山打下来的石头,不管形状如何,就可以用这水泥直接粘连起来。只要五六天之后,就是一个铜墙铁壁,使得建设城墙的速度大大提升。

洪承畴闻听当时大喜:“只要毛帅能够给我供应足够的水泥,到时候我军民齐上阵,半年修好这两个城池,绝对没有半点问题。”

毛文龙就双手一拍:“既然如此,我现在就答应你们,将我修建大连所需要的水泥份额全部拨付给你,要多少给多少。”

“有毛帅的保证,我就保证锦州城绝不丢失。”

“但是锦州城将孤悬在敌人后方,会被敌人团团围攻,那里需要一个信得过的大将作镇,这个将军一定要坚忍,而且意志坚定。”

祖大寿就低头盘算,作为锦州的副将并没有立刻表态。

对于这样的表现,洪承畴倒是并没有责怪他贪生怕死。因为据他了解,祖大寿是一个谨慎的人,做什么事都要三思而后行,这一次锦州的防守的确是太重要了,让他不得不多多考虑自己的能力,是否能以胜任,因为这关乎全局胜负。

洪承畴就冲孙承宗拱手:“还请经略坐镇山海关,掌握中枢调度,下官亲自坐镇锦州城——”话还没说完,门外脚步铿锵,一个洪亮的声音道:“巡抚是朝廷的命官,怎么能做困险城,末将请巡抚大人坐镇宁远指挥全局,请将锦州交给末将,末将保证死守到底。”随着话声,一个武将大步走了进来,冲着在座的几个人施礼“锦州总兵(没有官字)赵率教参见诸位大人,末将请镇守锦州为国杀敌。”

洪承畴和孙承宗再次对望一眼,当时一起连连叫好,孙师傅道:“有赵将军坐镇锦州,老夫和巡抚就放心了。”

洪承畴也跟着道:“大凌河也需要一个稳重的将军坐镇,到时候你们互相犄角,互相配合,锦州当无忧了。”

这时候,已经想明白了的祖大寿就站起来刚要请镇守大凌河,结果门外一个年轻的声音打断了祖大寿的请缨:“大凌河,小将愿意镇守。”说着一个年轻的小将军大步进来参见请命。

结果祖大寿眉毛一立,呵斥道:“长伯,这里是军国大事之所,你有什么资格进来,这是胡闹,出去。”

“舅舅,这里虽然是军国大事之所,但外甥我也是关宁一员,身为大明一名指挥检事(等于副师)当当大任。“这个小将语态慷慨的回答。

叫祖大寿舅舅,字叫长伯,哈哈,这就是传说中一怒为红颜,而灭了大明的吴三桂了。这下好了,主动投降的,被逼投降的,无奈投降的三个名人汇齐了。这要是一把耗子药,或者是三步倒鹤顶红下去,这个世界就太平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