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都督 > 第1158章 大裁军

大明都督 第1158章 大裁军

作者:奔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8

第1158章 大裁军

讲事实摆道理,让东江镇的所有文武将士,再一次摆正了自己的位子。

“现在,我们只能让努尔哈赤在蹦哒一段,因为我们要休养生息,要恢复元气,要瞻养民生。尤其是民生的这一块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能够逐步改善咱们治下百姓的生活,百姓们就会对我们有怨言,就不会全力支持我们,大道理讲的满天飞,不如让百姓吃饱肚子,穿暖衣服,能够给儿子娶个媳妇,能够让女儿有一份丰厚的嫁妆,这才是根本。”

毛学礼和朱明等各地知府纷纷点头赞同大帅的说法。说实话,在这两年,各地的知府知县,的确是受了大罪了,不但要支援前线,还要稳定地方,一天忙得一个头两个大。这总算是战争结束了,也应该恢复一下被打乱的百姓生活了,要不然,就这么下去,大家的治所之内,就真的会出现大乱子了。

“首先,我们要将扩充三倍的军工企业,再压缩下去,压缩回原先的规模,这一点,毕先生没有意见吧。”

有意见,当然有意见,毕懋康心中是绝对不乐意削减自己这一块的,谁不希望自己手下掌握的实力越大越好?但他更明白现在整个东江镇的状况,现在的军械需要的不是那么多了。毕竟装备的最大一块,原先是李旦的需求,现在李旦已经不再需要了,所以产能也就闲置了大半,这是一种浪费。不但如此,还会彻底的拖垮财政。从大局上着眼,毕懋康的心胸还是有的,于是就点头答道:“没有问题。”

毛文龙又面向了木工房和铁工房的两个师傅:“从现在开始,除了必要的军事装备之外,你们的生产任务开始转向民间,全力满足民间的生活生产需要,可以做到吗?”

两个人倒是无所谓,反正给军工厂做也是做,给百姓做也是做,不管哪方自己都会赚钱的。

看向刘兴祚和陈忠:“你们一半的战舰船只,已经交给毛可喜去开发征服南美洲去了,按道理说,应该将你们的缺额补足,但是我们实在是没有钱了,也只能委屈你们二位了。”

刘兴祚无所谓的一笑:“本来对建奴的战争,我们水师就帮不上忙。而水师这个东西是个吞金兽,我和陈将军已经商量过了,将我们手中的300条战舰,减少到100条,封存起200条。100条进行海岸封锁已经足够了,而削减下的200条,就会给咱们东江镇省下巨大的额外开支。而一旦周边有什么需要水师作战的,我们立刻可以解封那200条,也不耽搁事情。”

对于刘兴祚这样的顾全大局,毛文龙深感欣慰,于是最终决定,就按照刘兴祚的想法办了。

不用毛文龙说,齐飞就站起来道:“既然我们绝定在两年内不再对建奴发动大的战争,我的第三师没有必要再拥有六万人。除了单老将军的炮兵外,驻扎朝鲜的大军,那是由朝鲜人供养的,除了那2万之外,其余的什么可以直接让他们复员,这不但增加民间的劳动力,更是减轻了巨大的军费开支。”

“我正是这个意思,但是我担心只有2万驻朝,你会应付不过来突发的局面。”

齐飞就淡然一笑“要不是这2万将士不需要咱们供养,我只要掌握1万,就让朝鲜绝对不敢翻天。”

大家没有对齐飞的大话表示嗤之以鼻,反倒是深以为然。因为齐飞在这场朝鲜战争中,表现的太过抢眼,一致认为,他有这个能力。

齐飞接着道:“我认为,我的军队应该进驻到宣州。”

毛文龙就问:“为什么?”

“一来是我可以继续震慑朝鲜,二来我可以做有德将军的后盾,闲着也是闲着,两面还都能兼顾一下。”

毛文龙就双手一拍:“你的提议非常好,就按你的办法办。”

然后对戚军道:“安排将士们服员的事情,就交给您了,是您将他们带进军营,就该由您将他们交回他们的家庭。”

戚军就站起来接令了:“但是这一次我们要给这些服员的将士一笔费用,用来安家。由于咱们财政紧张,就按照级别来算,士兵每个人十两银子,然后依次往上类推。但是我建议大队长,却不能复原,让他们依旧保证营的架子。而一旦我们财政允许,战争扩大,我们就可以立刻招募士兵,填充这些架子,转眼就又是一支完整的部队。”

这在后市普遍存在,但这个年代绝对是最新鲜的办法,立刻让所有的将军们茅塞顿开。

张盘和毛有德虽然是前线,不能这样办,但毛仲明深深体谅义父和掌管地方大哥的难处,主动提出:“我掌握的第2师,只是保护我们的皮岛,外面有诸位兄弟做藩篱,其实内部也没有什么大的战斗,所以我建议,也可以按照这个办法推行。扣除有德兄弟带出去的一个营,剩下的2万人马,虽然不能留一个空架子,但缩小编制,服员1万人是没有问题的,如此一来,就可以每年为咱们东江镇减少二三十万两银子的花费。”

毛文龙计算了一下,认为这个办法可行。当时就欣然接受。

张盘也想缩减一点,但立刻被毛文龙否定了:“你是战争的最前线,不能给你增加已经难为你了,如果再减少,实在是不该,所以,虽然这段时间我们不能出击,但也要有足额的将士防守。等以后我们缓过劲来,还要给你增兵呢。”

戚军就立刻建议:“让这些服员的老兵,按照地区组成我们的预备役,让他们再每月拿出三天继续训练,一旦战争爆发,需要扩军,再让他们立刻赶回原先的军队,如此一来,又是一只能征善战的军队。”

古代人不笨,唯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启发,一旦得到启发,他们的思想就会被打开。就比如说后世的预备役建军法,其实就是这么简单。那些源源不断退役的老兵,在他们的心中都有一个口号“祖国有战,召之必回。”这就完全实现了我们后世中国实现的目标,藏兵于民,只要战争一起,转眼就是几千万的雄兵猛将,是看天下谁能敌?

这才是最王道的治国之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