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955章 激斗问山

兴汉使命 第955章 激斗问山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955章 激斗问山

“敢问施主,初心为何?”问山吼道。

伴随着佛音阵阵,刘正只觉得灵魂深处大受震动!

“矢志兴汉!”刘正答道。

刘正手中的梨花枪持续抖动,枪缨倒卷,在空气中画了一个圈。

这一场灵魂的较量,刘正与问山平分秋色。

佛理交流,首重问心。这既是人生阅历的较量,又是精神意志的比拼。心志坚定者,才能走出自己的道。

刘正手持梨花枪,红缨漫卷心意坚。面对问山的灵魂拷问,依旧不改护国安民之大志。

问山禅杖上的铜环,虽无木鱼之形,却发木鱼之声。那声音着蕴含着佛家普渡众生的大道。

刘正抖动梨花花,气沉丹田,随后问道:“问山大师,不礼佛,不敬佛之人,佛门也普渡吗?”

“众生有善,便有向佛之心。既有心,便可渡!”问山答道。

“若是渡之而不得,又当如何是好?”刘正再问。

“对于拒绝向善的魔者,佛门自有金刚之怒!”问山答道。

刘正总算是明白了。佛门普渡的众生,皆是愿意向佛礼佛事佛之人。至于那些与佛家背道而驰的,都不在普渡的范围之内。

然而晋国律令,却会随着晋军的脚步而行,最大限度的约束控制区域内的所有生灵。依法治国,依法治军,依法治民。天下无法外之土,国中无法外之人,世上无法外之事。大军所至,皆入法统。这就是兴汉使命。

佛泉寺也是华夏之地,其人也是华夏之民,当受晋律约束。岂能以方外之念而拒法统。

刘正心念通达,欲以晋律约束佛泉寺众生。梨花枪知悉主人的心意,顿时就光芒大盛。

问山手持禅杖,却无法遮掩刘正心中的大志向。佛门普渡众生的理念,终究不及晋律约束苍生的大气。

佛门劝人向善,可是劝了不听就束手无策了。若是以佛理代替律法,又会导致**。佛家也讲究惩恶扬善。然而却是以一人之德约束众生之行,弊端是显而易见的。

问山之德,铸就了佛泉寺的威望。方圆百里之民,皆愿受其约束乃至于口出法随。

刘正觉得以一人之德化众生之矛盾,其实是存在着隐患的。问山是得道高人,处事公允。然而人总是要死的,问山之后,谁来主持世间公道?若是有人假公济私,又该如何制衡?

法不会因人而异,是以商君成法后世遵之,华夏始有根本之法。无论世事如何变迁,法之根本皆是永恒。

治国需有法,治军亦有法,治民更靠法。佛泉寺德化众生,均是问山之功。若是问山之后再无大德方丈主持,周边百姓就会失去主持公道的机构。

刘正决不允许晋国有法外之地和法外之民的存在,更不允许有法外之事破坏晋律公平。

晋军是维护晋律的核心力量,进驻佛泉寺代,就表着一种法制天下的态度。

梨花枪似乎感受到了刘正的宏图大志,爆发出巨大的力量,彻底的压制住了禅杖。

问山之德,惠及方圆百里;刘正之威,声震华夏大地。孰强孰弱一目了然,孰是孰非显而易见。

依法治国,只需要一部律令就可以颁行天下;以德化怨,华夏得出多少个问山,才足以德治天下?

枪招即人意,刘正挟守护华夏之大势,力压问山而取胜。

“问山大师,承让!”刘正收回梨花枪,大声说道。

“刘施主,是老衲无能,佛门本是清静之地,却又免不了刀兵之祸加身。”问山说道:“还请晋军战士善待僧众,不要毁了宝刹!”

“大师放心!佛泉寺也是晋国土地上的建筑,佛泉众生先是晋国之民众,然后才是寺中之僧侣。”刘正说道:“晋国民众享有的权利,众僧也不例外。”

刘正与问山的对话结束,杨修也搞定了护寺罗汉。

晋军与佛泉寺达成协议,正式确立了佛泉寺和佛泉僧的地位。

甘卓奉命率部进驻佛泉寺,迅速的攻击张遵的后背。

张遵首尾不能兼顾,战线也就无法维持了。

从佛泉村出发准备驰援佛泉寺的李球,也受到了晋军黄忠部的强势阻击,根本就没有办法按时赶到战场。

张遵受两栖营三面夹击,只得退出阵地,撤往佛泉村。

黄忠按照计划放开一道口子,使得张遵带着残部与李球会合。

晋军主力迅速的展开,依托佛泉寺排兵布阵,对佛泉村的蜀军进行合围。

张遵和李球身陷绝境,立即组织部队突围。

李球带着蜀军反复冲击甘宁的主阵地,都被晋军战士打退。

张遵见突围无望,只好派出心腹向南面的诸葛尚求援。

甘卓发现了蜀军信使的踪迹,忙向刘正请示。

“甘卓,围点打援,重点在援。蜀军要求援,咱们应该大开方便之门!”刘正说道:“传我命令:各部按兵不动,不得干扰蜀军信使的行程。同时做好战斗准备,对北上增援的蜀军迎头痛击!”

甘卓领命,转身离开去布置伏击任务了。

陈到率部赶到佛泉寺接防,同时对佛泉村的蜀军残部进行压制。

刘正让贾诩和杨修在佛泉寺主持指挥部的运转,随后就带着甘卓和两栖营轻装行进,准备偷袭碧云寺。

两栖营避开大路,走小路到黑咀石潜伏待机。

蜀军信使有惊无险的回到了碧云寺,向诸葛尚汇报了佛泉寺的战况,末了还将张遵的求援信奉上。

诸葛尚看完之后,沉吟不语。

“将军!”黄崇喊道。

“你先看看吧!”诸葛尚把手中的书信递给了黄崇,神情凝重的说道。

黄崇接过信,一目十行的看完之后,着急的说道:“将军,晋军这是围点打援,我们不可上当。不如让张遵将军率部突围,到碧云寺集结待命?”

“黄崇,你既然猜出了晋军的计划是围点打援,就应该明白一个道理——若是咱们坚持不出兵,被围的那个点就得全军覆没!”诸葛尚叹息着说道:“摆在面前的即便是一个大火坑,咱们也只能闭着眼睛往里面跳呀!”

诸葛尚很憋屈,不救佛泉村,蜀军的士气就没了。可是救佛泉村也有困难,搞不好还会搭上碧云寺的主力部队。

黄崇并没有从战略的角度劝说诸葛尚,而是从同袍的角度分析不救张遵的利与弊。

诸葛尚听完之后,当即决定让黄崇留守碧云寺,随后就带着主力北上自投罗网。

出发之前,诸葛尚把蜀军的作战计划交给信使带回,让张遵和李球配合行事。

蜀军信使通过黑咀石的时候,恰好闯入了两栖营的警戒范围。

“庄主,蜀军信使返回,咱们要不要拦截?”甘卓问道。

“甘卓,咱们放蜀军信使南下,就是为了引出碧云寺的蜀军主力北上增援佛泉村。既然他已经完成了使命,就没有理由放虎归山。”刘正吩咐说:“能活捉就活捉,再不济也要把情报带回。这件事情,你亲自去办!”

甘卓接到了刘正的命令,立即点了一个班的人去拦截蜀军信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