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94章 张宝之死

兴汉使命 第94章 张宝之死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94章 张宝之死

就在张宝与兴汉军,雨中激战的时候,严政带着大军,放弃了侧击平贼校尉部的后营,悄悄的撤回了阳城。

当两万二千黄巾军败兵,逃回到阳城之后,立即被严政以临阵脱逃的罪名,把领兵大将给砍了脑袋。

严政随后以唯一的统兵大将的身份,对败军进行了整顿收编。

阳城落入严政的掌控之中以后,严政的部众达到了五万。

张宝得符兵死力,逃出了包围圈,回到了阳城之中,才发现自己,居然成了孤家寡人。

严政借口安抚军心,派一员小将贴身照顾张宝。

他招来心腹密议。

左右都说黄巾军大势已去,再说大渠帅彭脱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张宝寡恩令人寒心。

倘若继续跟着张宝走,很有可能沙场枉死,也有可能被夺了兵权之后,死无葬身之地。

严政问:“蛮子大侠彭脱,是大家伙都敬重的人,大家都想一想,应该怎么办吧?”

左右一致同意反了,至于向哪支队伍投诚,一切都由严政做主。

严政觉得兴汉军名声在外,就号召大家一起投奔兴汉军。

左右觉得应该准备一份见面礼,毕竟携功投诚,比单独的投诚要划算。

严政同意了左右的想法,决定杀了地公将军张宝,拿着太平道二号人物的脑袋,向兴汉军投诚,一定会得到刘正的重视。

然而张宝妖术厉害,肯定会拼死反抗,着实不好杀呀?

众人一致认为,不好杀也得杀。

张宝是唯一拿得出手的诚意,投诚也得有付出才行。

严政命人引燃了张宝的住所的时候,恰逢他白天大败,心中的怨气难以发泄,于是就关起门来饮酒。

大火烧起的时候,张宝已经烂醉如泥了。

本能的求生**,令他冲出了单独的小院。

严政见张宝冲出了门,躲在暗中不肯相见,只是命令部众围攻他。

张宝一边与严政的部下厮杀,一边大骂。

张宝的个人武力冠绝整个黄巾军,就算是喝醉了酒,依旧是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

严政的口号是:要想好,杀张宝!

众人受到张宝的虐待很久了,如今既然有了机会,当然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张宝手中的长剑很锋利,严政的部下为了投奔兴汉军,到幽州过好日子。

他们都豁出去了,反正张宝就一个人,他们有数千人,拿人命堆也能成就这份功业。

严政看着包围圈中的张宝,下达了击杀的命令。

乱箭齐发,张宝身中数十箭,依旧与昔日的部众拼命。

两个时辰之后,张宝不知道自己斩杀了多少人,只是自己已经很累了。

长剑也不堪重负的断成了两截,张宝很想休息。

虽然他心里很清楚,闭上眼睛之后,就再也没有机会醒过来,但是气力耗尽的张宝,已经顾不得那么多了。

张宝的血流干了,整个人直挺挺的倒在了地上。

直到半个时辰之后,严政才试探性的靠近张宝。

张宝毫无生息的躺在地上,这位野心勃勃的太平道二号人物。机关算尽之后,居然走在了大贤良师张角的前面。

严政围着张宝,左三圈,右三圈。

一边来回走动,口中还念念有词!

很久之后,严政才手起刀落,割下了张宝的头。

严政仰天长啸说:“彭脱大哥一路走好,我替你报仇了!”

严政杀了张宝之后,又命令心腹整顿队伍,把其中不愿意投奔兴汉军的人,都秘密解决了。

当阳城只剩下一个声音之后,严政亲自带着张宝的人头,渡过颖水河,向刘正和兴汉军投诚。

刘正接受了严政的投诚,并且亲自到阳城接收张宝的遗产。

颖川郡豪强世家明面上的积蓄,全部都集中在了阳城。

再加上张宝从广宗带来的财物,加起来也有两千万贯。

有了这批物资的补充,兴汉军的战斗损失总算是得到了弥补。

接收完张宝遗留下来的物资之后,刘正找来严政,谈起了他的去向问题。

严政说:“以臣克主。虽然有大义傍身,但是不义之名已经落下了。再事新主,不应该是英雄的所为。”

严政请求刘正代为安置部众,至于他本人,不想再在军中效力,而是想仗剑江湖,继续彭脱没有完成的梦想和事业。

蛮子大侠的故事,还得有人来继续的发扬光大。

严政走了,一人一马一长剑,一衣一饭一江湖。

从此之后,黄巾军中少了一个悍将严政,颖川江湖道上多了一个蛮子大侠。

刘正有些难以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情义,才让严政居然心甘情愿的做别人的影子呢?

历史的车轮并没有因为严政的离开,所以停止了运转。

反而加快了前进的步伐,阳城这座落入张宝魔掌三个多月的城池,终于回到了汉室的掌控之中。

刘正找来郭嘉,谈起了黄巾军投诚部队的安置办法。

郭嘉献策说:“校尉大人,黄巾军有理想,信念也比较坚定。如今只有送到北山的劳动改造营中,再教育一番以后,才能正常的使用。”

刘正听了郭嘉的话之后,也很赞同他的提议。于是就说:“奉孝,如今黄巾军主力,就只剩下东郡和冀州了,咱们兴汉军实力太强了,恐怕会引起别人的算计。不如分一部分力量回转幽州。”

郭嘉也觉得,近万名兴汉军将士的存在,对于汉室的各方讨逆大军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压力。

为了缓解袁绍和曹操的敏感神经,刘正派遣太史慈带着两栖团,配合情报部转运物资。

随后又派徐盛带着宛城营绕道青州,把阳城黄巾军带到北山劳动改造营。

幽州兴汉军,平贼校尉部再次缩编,共计五千人,下辖一团两营。

丹阳团,团长周泰;独立营,营长魏延;剑兵营,营长陈到;平贼校尉部司马郭嘉;随军医院的院长依旧是董奉。

这是刘正多了一个心眼,想要用这样的办法告诉皇甫嵩,兴汉军已经损失惨重了,不要再急着算计了。

刘正心想,汉室三大名将:

右中郎将朱公伟大人嗜杀,但是他不贪图别人的功劳,也不会算计麾下的实力。

左中郎将皇甫义真大人贪功,为了功劳不惜谋算兴汉军,只是可惜他的阴谋没有得逞。

北中郎将卢师眼睛里容不得沙子,这才是刘正恐惧的根源。

兴汉军表现得太好了,这肯定会引起别人的警惕。

皇甫嵩迫不及待的想要进驻阳城。

刘正见物资和俘虏已经转运完成,就让兴汉军换上残破的战甲,列队在阳城北门,迎接左中郎将府的大军。

刘正一见到皇甫嵩,立即滚下马痛哭:“大人,兴汉军惨哪?平贼校尉部冤哪?”

皇甫嵩无奈,只好当众处斩传令兵,给兴汉军上下一个交代。

紧接着又承诺,从左中郎将府的军械库中,调拨五千军械精甲,给兴汉军上下换装。

进入阳城之后,刘正主动献上张宝的首级。

皇甫嵩心中大喜,却又假惺惺的提议说,代为表奏平贼校尉部的功劳。

对于皇甫嵩这样的说法,刘正是嗤之以鼻的。

如今平贼校尉部是根正苗红的汉帝亲军。皇甫嵩若是真心想成全刘正的功劳,应该联名表奏,而不是提出什么代为表奏的话来。

他这话一出,贪功的意图已经昭然若揭了。

刘正会意,义正辞严的拒绝了皇甫嵩的提议。

还说左中郎将府移师密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皇甫嵩屡遭败绩,恐怕会惹来朝中大臣们的非议。

只有张宝的人头,才能让左中郎将府的移驻站稳脚跟,不会授人以柄。

只有张宝的人头,才能让左中郎将府的部队都扬眉吐气。

只有张宝的人头,才能化解皇甫嵩遭遇的诘难。

刘正的这番慷慨陈词,哄得皇甫嵩心花怒放。

本来想理直气壮的夺走功劳的皇甫嵩,竟然有些不好意思了。

好在刘正坚持,皇甫嵩只能勉为其难的收下了平贼校尉部的好意。

皇甫嵩是一个知恩图报的人,得了刘正的大礼,立即调拨价值近两百万贯的物资,犒劳平贼校尉部。

左中郎将府的大人们,见了皇甫嵩大人,亲笔写下的战报以后,对于刘正所部获得的优待,就不再眼红了。

刘正拿着张宝的人头,换得了价值近两百万贯的劳军物资。

这倒不是刘正不想要大功,而是他自忖,暂时是没有办法晋阶了,于是就与皇甫嵩各取所需。

皇甫嵩需要张宝的人头,来化解汉帝的怒火,刘正则是单纯的想要钱。

双方一拍即合,交易就这样达成了。

回到驻地之后,郭嘉问刘正:“校尉大人,若是这份功劳由咱们自己上报汉帝会怎么样呢?”

刘正叹了口气说:“那咱们就是在为难汉帝。明知道加官晋爵是不可能的,然而平贼校尉部的功劳太大。不封官就得赏赐大量的财物,你以为汉帝的钱是那么好拿的吗?”

郭嘉一听就明白了,那汉帝故意找三位领兵大将的麻烦。其实就是为了,从他们手上索要赎罪铜钱。

朱隽克复南阳,汉帝一拳打在了棉花上。

如今这皇甫嵩先败,眼看就要被汉帝打土豪了。忽然转败为胜,汉帝的谋算又落空了。

这最后一只待宰的羔羊,就只有卢师了。

刘正想到这里,就问郭嘉:“奉孝,卢师有麻烦了,作为弟子,我应该怎么做呢?”

郭嘉说:“如今只能替卢师花钱免灾了。”

刘正心想,卢师眼里容不得沙子,这件事情必须要做得滴水不漏。

于是就让郭嘉传讯洛阳城,调查天使出巡的具体情况。

几天之后,关于天使左丰的情报就到达了刘正的手中。

郭嘉问刘正:“校尉大人,这左丰看起来像是正人君子,应该不会为难卢师吧?”

刘正冷冷的一笑,才开口说:“凡是贪财的人,都会把自己伪装成正人君子;凡是五肢不全的男人,都不能把他们,当成正常人来对待,否则是要吃大亏的。”

刘正让郭嘉派人秘密接触左丰,打算替卢师把天子想要的财物奉上。

刘正心想,卢师安全了,这贪功的皇甫嵩,想要从汉帝的口袋里掏钱,只怕会有麻烦了。

出于人道,刘正派人提醒皇甫嵩,把新郑缴获的物资敬献汉帝。

皇甫嵩要是听了刘正的意见,就会失去左中郎将府各部的支持。

他要是不听刘正的话,汉帝的板子就只能落在他头上了。

刘正已经仁至义尽了,至于为什么要,等皇甫嵩把物资调拨给平贼校尉部之后,才出言提醒呢?

用刘正的话来说:属于兴汉军的钱,一个铜板都不能少。至于汉帝,还是去割别人的肉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