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903章 东方之晋

兴汉使命 第903章 东方之晋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903章 东方之晋

刘渊见刘正胸有成竹的样子,决定接受划雁门自治的方案。

建国筹备会议召开之前的小插曲,就此告了一个段落。

送刘渊离开之后,郭嘉回到了会议室。

“庄主,为什么梅园选择的合作对象刘渊,而不是与咱们更亲近的刘泉?”郭嘉问道。

“奉孝,刘泉的实力太弱!”刘正说道:“有一句老话——上赶着的不是买卖。南匈奴人的事情,也是同样的道理。”

刘泉太软,撑不起整个并州的南匈奴人。

倘若兴汉军选择刘泉,很有可能给并州的汉人百姓,造成一种错觉——兴汉军无所不能。汉人的勤劳值得称道,与生俱来的惰性也让人防不胜防。

要是并州百姓的主体丧失了警惕之心,并州就会成为南匈奴人的囊中之物。

刘正之所以会选择刘渊,是因为并州的稳定大局,需要百姓保持警惕之心。

刘渊代表着南匈奴人的主流态度,也是让并州人保持清醒的刺激力量。

郭嘉得到了刘正的答复之后,就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建国会议的筹备工作之中。

三天之后,大会在定军山别院隆重的召开了。

鲁肃代表着梅园政事堂发言,力陈晋平天下的概念和帝国国号的选择。

吕布代表军方认可了晋平天下的概念,同时建议在晋阳祭天。

孙策代表特殊合作者,也认为晋平天下是当前的主流思想,也是潮流。

司马敏对于梅园主动接过晋平天下大旗,心中充满了矛盾。只是司马家已经全面撤离华夏,再多的不舍也是枉然。

刘瑶在热闹非凡的会议室中闭目养神,根本就没有发言的打算。

会议的第一项,进行得非常顺利。与会者一致认定,晋平天下概念,是当前社会思潮的主流。

大会进行第二项,国号选择!

鲁肃说:“庄主,兴汉军起于幽州,秉持汉统而得天下。当继汉之名扬威于四海,方不负华夏万千人杰。”

“庄主,鲁子敬之言有失偏颇。吾等揭竿而起,代汉兴汉。若是以汉为名,何来名正言顺?”吕布大声的说道:“曹丕代汉,以魏为名;司马绍统,晋旗为号。即便是那刘备,汉之上仍有一个蜀字。当年咱们拒服献帝,坚持问罪不肖。今日再以汉为尊,实难服众。”

“庄主,除旧布新,当有新号。既然以晋平天下为念,何不奉晋为道?”郭嘉问道。

“既然大家都觉得应该改名号,那就用晋为号!”刘正说道。

兴汉国的帝国大号,就在这样吵吵闹闹之中正式的确立了。

紧接着,大会进行第三项,帝都的确立。

吕布是陆上飞将,觉得长安作为国都,进可以支应四方,退可以镇关自保。他力主新都立于关中大地,重启老秦人的血性。替接下来的进入西域做准备。

甘宁是水上英雄,再加上兴汉军铁甲舰技术的成熟,配以蒸汽机动力,使得海军的运载能力有了历史性的突破。

海权思想的出现,意味着新都的确立不能离海太远。让皇城子民感受到大海的魅力,从而主动接受海权思想。

也有人认为兴汉军平定天下之后,百姓就会永享太平。洛阳城人杰地灵,又有荆,豫,兖,冀四大粮仓。躺在粮仓之中过日子,那才叫幸福。

张辽第一个被甘宁说服了。

长江之上的水战经历,让张辽明白了海权时代的临近。

吕布见张辽的态度有所转变,也就不再坚持定都长安。

关于都城的名号,刘正决定圈五大山城为都,为了表达对海权的支持,新帝都城的名号之中,必须要有一个“津”字。

郭嘉情不自禁的想起了圣女张宁,于是就说道:“庄主,不如让新都定名为圣津!”

“郭大人,圣津之名好是好,只不过教派气息太重了,又显得不够大气。”甘宁说道:“不如干脆叫做太津,取太平盛世之意!”

与会者各抒己见,有人觉得圣津好,有种高大上的感觉;有人觉得太津不错,至少一听就想到了太平盛世。

双方形成了两大阵营,开始争夺新都名号的定名权。

刘正听了哭笑不得。自古以来的人名地名,都不宜太大,否则就会折福。圣津之名,估计也是华夏不能承受之重。

至于太津之后,容易让人误会为半途而废。慎始却不能善终,君子不取。

刘正力排众议,把新都定名为天津。既展现了帝国气象,又落实了海权思想,算是两全其美了。

众人一致认定,新都定名为天津城。

由于天津城位于晋国东部,为了与司马家的晋国区分,新成立的晋帝国又称东方之晋,简称东晋。

刘安是东晋的第一位皇帝,政事堂负责政事,晋军总参谋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法律。

梅园财政独立于国家财政体系之外,享受晋国财政预算补贴。

晋国的基本政策:农维稳,工活人;商致富,法有序;海存知,军安邦。

由于建国会议在定军山召开,又称定军山会议。

定军山会议结束之后,郭猎带着决议案回到了天津城。

三个月之后,刘安带着一众文武在晋阳祭天,宣告晋国成立及新制。

五京将军府的名号过于复杂,晋国总参谋部决定弃而不用。

刘正恰到好处的引入了新型军制,再度进行改革。

由于是冷兵器为主,传统的什伍制度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

刘正决定对晋军主力进行重新编制。

两个战斗单位为一个班,三个班为一个排,加上非战斗人员,排的编制为四十人。

排之上为连,拥有三个主力战斗排,一个连部直属班,一个医护班,一个后勤保障班,编制一百五十人。

四个连为一个战斗营,再加上警卫排,小型独立医院,专属后勤保障,战斗营编制为八百人。

刘正对八字情有独钟。

十个战斗营为一个督,军事主官为督将。

督将府拥有相对完善的保障编制,除了八千人的战斗营,再有两千人的配属战斗单位。包括中型驻地医院,军械流动生产,军粮流动生产。

督之上为镇,三督人马为镇,镇的军事主官为镇帅。

镇编制有大型医院,专属培养人才的学校,负责镇守一方。编制三万六千人。

镇之上就是将军府,按照东南西北之个方位进行命名。

刘正提名,梅园联合政事堂和总参谋部宣布人事任命:征东将军吕蒙,征南将军太史亨;征西将军邓艾,征北将军霍峻。

晋国新立,再加上雁门改制,直接导致了南匈奴人的内部矛盾激化。

刘渊无法说服刘豹接受晋国的政策,直接以雁门部族建立新制度和秩序。

刘豹为了夺取南匈奴人的最高权力,起兵十万攻打刘渊。

南匈奴的内乱就此拉开了父子反目的帷幕。

刘泉在河东吃尽了苦头,又受到雁门刘渊的排挤,只得重新投靠父亲刘豹,由河东引兵北上,夹击雁门。

并州刺史张虎分身乏术,无力制止刘豹父子三人之间的战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