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818章 谋士鲁淑

兴汉使命 第818章 谋士鲁淑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818章 谋士鲁淑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刘正一番“人不能闲着”理论说服了鲁淑。

街亭前沿阵地的**阵从内向外的逐步拆除。

司马师本来想分兵,让五个小家伙带兵增援费曜。

鲁淑拆除**阵的举动,让司马紧急召回派出的部队。

街亭守军一动,华亭的司马师就进退两难了。既要考虑司马攸等五个小将的安危,又要顾及汧县的防御。

郭淮手上有六万大军,进可攻华亭和汧县,退可保街亭不失。

兴汉军进退自如,司马师就只能先发制人了。魏军出华亭,大军直指街亭。

魏军出击的消息传到街亭,鲁淑就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司马师四两拨千斤的战法,彻底的拖住了郭淮。兴汉军拆除**阵的进度已经接近了尾声。魏军的前锋刺候已经出现在了街亭前沿阵地的视野范围之内。

“老郭,这下可麻烦了!”鲁淑神情紧张的说道:“没了**阵,咱们的防御压力倍增。”

“老鲁,战争就是这样——但凡是走捷径的人,最后都会栽在投机取巧上。”郭淮说道:“实力才是硬道理。没有优势的战斗,注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郭淮认为,兴汉军在街亭的兵力与魏军相比处于劣势。主要是由于魏军的精锐集结在华亭、汧县等地。

兴汉军在祁山堡沿线布置的总兵力仅仅二十万,而对峙的魏军多达三十万。司马师可投入街亭大战的兵力有七万。郭淮奉命驻守的街亭只有六万两千人。这是街亭攻防的兵力对比。

郭淮有些想不通,兴汉军全国总兵力多达三百万。为什么不能抽调百万大军投入祁山战场?

鲁淑倒是理解军相姜维的难处——千里不运粮。自古以来征战,大军未动,粮草先行。兵力集结最大的难题,就是大军到了前线之后吃什么,住在哪里?

街亭物资储备有限,六万大军的进驻已经是极限了。兴汉军有的是兵,可是受限于后勤保障,能够投入前线的兵力很少。

郭淮率部进驻街亭,天时地利人和都在魏军方。兴汉军只有财大气粗和兵力雄厚,长期大战后劲十足。

魏军是本土作战,司马师麾下的将士都是雍、凉二州的人。

郭淮的主力是荆州兵。

街亭守军以客军的身份进入凉州作战,遇到的可不仅仅是军事方面的问题,还有政治方面的问题。

凉州百姓会在内心深处认可魏军的存在。兴汉军想要取魏军而代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郭淮可以守住街亭,最关键的一点在于依托旧城布防,让周边的百姓有了安全感。

战争和乱世最大的受害者是平民百姓。战事频繁的城池,失败者为了生存,必须要掠夺更为弱小的人才能吃饱穿暖;胜利者为了彰显武功,奖赏士卒,不抢行吗?

兴汉军占领城池,第一件事情就是封存府库,清点物资。然后再计算军功赏赐所需。不足的部分就得找那些对立世家来补足。

要是对立世家提供的物资不足以赏赐有功将士,就得让主动依附的世家劳军了。

军队作为一个整体参与战争利益的分配,一个铜板都不能少。

郭淮作为街亭主将,需要明白战争成本的投入和有效的产出。至于他想象中的那种百万大军兵临城下,摧枯拉朽攻城掠地的场面,在真正的战斗中很难出现。

否则的话,即便是攻克了目标城池,获得的军功和收益也不足以抵消战争成本。

名将最爱以少胜多,唯一的理由就是分摊功劳的人少了,大家都有得赚。

武将用兵,多多益善;谋士定策,利益当先。鲁淑肯定不想郭淮轻松获胜。想要在战场上取得绝对主动权,战力方面就必须要具备压倒性优势。

兵贵精而不贵多,将不在勇而在智。这是基于战争比拼的是有限战斗单位之间的无限对决。在局部战场上,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极其有限。

就拿上一次街亭攻防战来说,魏军和兴路军投入的总兵力高达十四万。然而真正面对面搏杀的一线部队,魏军投入了五千人马,兴汉军依托**阵只投入了一个都两千人马。至于最后关头加入突击的那个都,那是战时预备队。

关于战争的谋略,其实主要的是各级部伍之间预备队的规划。一个督的人马,攻、防、后勤保障三者都不能少。

即便是负责进攻的副将,麾下的三校尉也需要进行分工。由此类推,再细化到一个伍的人,谁顶在前面,谁防护左右,谁养精蓄锐随时替补,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概念和计划。

没有人可以长年累月的持续作战。两军交战也不是一窝蜂的上。兴汉军的基本阵形是三才阵,一人主攻,两人护卫左右。剩下的两个随时接应。

一个伍有五个人,真正投入主攻的只有一个。其余四人的分工也很重要,即便是有人倒下了,也会有充足的替补上场。

一个战斗,两人护卫,剩下的两个着急看。这就是最小战斗单位的核定。兴汉军一个什编制二十五个人,同一时间与对手交锋的只有五个人。

到了一个队一百二十五人级别的战斗,那就需要配置攻防什和预备队什。鲁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一支队伍兵力下降三成就会失去战斗力?

假设一个战场投入一百个战斗单位,以兴汉军的编制,算是屯级规模的战斗。兴汉军屯级规模的战斗,需要留下一个队作为预备队。剩下的五百人,按照战斗单位伍的编制,负责主攻的只有一百人,负责左右护卫的两百人,剩下的两百人尾随策应。

按照战场的概率计算,最容易受伤的人是主攻手,接下来就是左右防护,最后才是负责策应的人。

一个屯损失三成,那就意味着主攻手严重的缺失。再加上伤亡转运消耗的兵力,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人手了。

这就是为什么魏军前锋司马攸损失了两千人马之后,司马亮无法再战的根本原因。战争随着真正的规模扩大,需要耗费三分之二的兵力投入各种保障。

鲁淑很反感大规模战斗,投入一个督的人马守街亭,真正有机会参加战斗的只有两个都四千人。六万二千编制,可以获取最高档次军功的不到十五分之一。这样的大规模战役,其实就是吃力不讨好。

然而军的编制讲究分工合作,很多配属兵种必不可少。这样一来就会造成军功档次分配不均。名将和庸将的唯一区别,在于解决军队内部矛盾的效率。

兴汉军的军功核算标准自伍起就有相应的核算标准。这就意味着即便是同一个伍的人,拿到军功赏赐的份额也会各不相同。

军队内部激励机制的存在,让大军上下都奋勇争先。拿到出战名额的将领,其麾下就能吃香的喝辣的;至于那些屡次三番落后于人的将领,其麾下喝汤都赶不上。

名将的存在会让大家觉得热血沸腾,庸将的任人唯亲只会破坏军队的团结。嫡系与旁系之间的矛盾才是最大的问题。

街亭守军的军功核算,鲁淑很是头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