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682章 广陵新政

兴汉使命 第682章 广陵新政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682章 广陵新政

陶家军声势浩大,广陵陈家都扛不住压力闻风而逃。那些留守广陵的世家,也开始讨论起了广陵世家的出路问题。

有人提出请周瑜东进广陵,只是很快就有人拿陶忠举例,自己人都靠不住,楚军是外人且不说,又有算计江都伤兵的前科,谁敢引狼入室。

至于坐等陶忠前来祸害,众人洗干净脖子听天由命,更不是广陵世家的风格。

周瑜不敢信,陶忠太可怕!广陵世家唯一的选择,就是驻扎在高邮的麒麟镇帅军了。要是速度够快的话,广陵城就可以幸免于难了。

广陵世家的代表纷纷同意了请麒麟镇帅军进广陵,只是有人想要与梅园谈条件。

广陵陈家撤走之后,千年老二的张家就成了话事人。张家家主张远问道:“谈判需要时间,广陵城有吗?”

众人哑口无言,与其坐等陶家军前来祸害,不如把命运交到麒麟镇帅军手里。至少梅园不会过河拆桥,大家没有性命之忧。

张远征得了众人的同意,亲自到高邮求见参谋长费诗。

费诗开门见山的问:“张老先生代表广陵世家前来,可以全权代表广陵世家接受梅园的三项条件吗?”

张远说:“完全没有问题!”

费诗忙把印有梅园进驻广陵的三项基本原则的文件交到张远的手中。

张远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和平接手广陵地方三项基本原则:

其一,麒麟镇帅军塈之后的徐州地方军是广陵唯一的武装力量,广陵世家解散私兵武装,库存的武器装备作价交付徐州地方州军。

其二,广陵世家的产业必须要转型,统一纳入梅园的质量监督体系。各家或单独或联盟加入兴汉商会,参与新徐州建设。

其三,广陵世家必须要交出土地,按照梅园的土地政策重新核定分配。大家可以自主的选择纯农户籍或者是农转商户籍。

张远对于梅园的土地政策了解不多,无法正确的把握两种户籍的区别所在。

费诗只好耐心的解释,纯农户籍就是专职的种田人。三代之内必须要留在户籍地种田。按照梅园的粮食安全保障制度,农户生产的粮食不得自由交易,必须要由当地郡守府按照梅园的粮食收购方案集中交易。

张远觉得梅园的政策过于霸道了。限制粮食价格,把农户拴在土地上。这对农户来说太不公平了。

费诗缓缓的念出了一首诗:“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张远问:“费将军这是什么意思呀?”

费诗耐心的解释,低粮价是惠民大计。诗的前半部分道出了养蚕人对低蚕茧价格的不满。可是谁又重点关注诗的后半部分了——即便是以当前的蚕茧价格,养蚕人照样穿不起罗绮。倘若蚕茧价格提升,罗绮的价格一定会水涨船高,其涨幅一定会超过蚕茧的涨幅。到头来养蚕人怎么办?

由此及彼,养蚕人的悲剧,未必不会发生在种田人的身上。要是出现“吃白米饭者,不是种田人”的情况,那就是整个天下的悲剧。

梅园的低粮价政策,在于确保种田人可以吃上大白米饭。至于有人说农民自己种粮食自己吃,以当前的经济环境。种田的农民需要购买各类农业机械和肥料,收割之后还得找脱壳公司进行加工。完事之后还得找人修建储存仓库。想要成为单独的个体,那高昂的成本绝对会压垮种田人。

种田人能力有限,不可能一家人单独的完成从下种到米饭端上餐桌的所有环节。这其中涉及到交易的存在,就会产生价格差异。种田人想要提高粮价,其他各个环节的商家也要维持足够大的利润空间,肯定会跟风涨价。一旦粮价失去控制,很有可能造成种田人吃不起白米饭的一幕。

大家都清楚,种田人基本上都是年年吃新粮,根本就没有储粮的习惯。特别是优质的产粮区,一年两季或者是三季,谁敢把粮食烂在手里?

一旦粮价波动,最先受到冲击的就是种田人。粮食的基础价格涨了,加工粮食的中间环节也会梯次涨价。最后变成大米回到种田人手中的时候,那价格会变成什么样?种田人还买得起吗?

为什么每逢乱世,首先失控的会是粮价,最先扛不住的却是种田人?粮食安全保障是维持兴汉国太平的根本。

种田人的纯收入肯定比不过脱产的工人。同样的涨幅,放在工人身上只是少进行一次奢侈的活动;放在种田人身上,那就是要命的大事情了。

养蚕人穿不起罗绮,还有哭的机会。种田人吃不起大白米饭,那就只能饿死了。每逢乱世,饿死的种田人不计其数。粮价是根本,不能动。

广陵是徐州最重要的产粮区,要保证五百万百姓的吃饭问题!对于广陵世家的选择:要么由当地三分之一的世家成为农户,为梅园种田保证粮食产量;要么由兴汉集团进驻广陵,从事农业生产,广陵世家不得阻拦。

张远觉得种粮吃亏,代表广陵世家选择了转型商户。兴汉集团进驻广陵,代表着徐州世家的最后一块自留地丢失了。

广陵新政彻底的改变了徐州世家的格局。兴汉集团的种粮技术开拓了广陵百姓的视野。大规模的机械种植,精准的时间控制,一年两熟在广陵即将变成现实。

由于从事粮食生产效率成倍的增加,原本手工作业的农户觉得无利可图。如今推广农业新技术之后,种田人的收益将会达到历史新高。

赵统把麒麟镇帅军的总部搬迁到了广陵城。费诗立即组织参谋部对广陵进行规划改造。特别是功能建筑的重新布局,地下管道的铺设都是按照梅园颁布的郡级城池建设标准施工。

广陵终于成了麒麟镇帅军实际掌控的城池。再也不是当初那种名义上的依附。费诗看着热闹的城池建设,对于梅园的财大气粗又有了全新的认识。

费诗觉得很奇怪,如皋海军基地距离广陵不远,怎么感觉海军的力量变弱了?

赵统忙解释说:“参谋长,梅园已经提出了海军转型计划。在未来的百年内,海军主力将会致力于对外贸易和维护海疆,不再介入陆军的征伐。如今梅园投入基础设施工程的资金,有九成的份额由海外贸易的利润提供。”

费诗懂了,把海军基地设在如皋,就是要把徐州打造成功能齐全的处贸生产基地。广陵粮业的布局规划,就是在为新徐州做前期的准备工作。

赵统告诉费诗,粮食是徐州发展的基础。只有粮食产量提升了,才会吸引大量的人进入徐州,从而为外贸生产基地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

赵统已经写信向邓艾求救,准备通过潼关引进百万青壮加入新徐州计划。邓艾知道徐州的发展就是一个样板,亲自到潼关主持大计,确保西才东进计划的顺利实施。

费诗看着日新月异的广陵新城工地,对同行视察的赵统说:“镇帅,陶家军正在广陵东面抢掠,咱们是不是敲打敲打?”

赵统说:“参谋长,你安排一下,让副将吕猛出征。我只有一个要求,除恶务尽!对了带上广陵世家的代表一起去,特别是张远。杀鸡儆猴嘛,要是猴子不在跟前,咱们表演给谁看呀?”

费诗出去安排,赵统却在想,兵不血刃的城池,拿到手里也不能让人放心,毕竟财帛动人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