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670章 淮阴韩家

兴汉使命 第670章 淮阴韩家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670章 淮阴韩家

陶家军伤兵营失火,数千伤口无一幸免。由于看护伤兵营的校尉经常与黄盖喝酒,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楚军主帅周瑜。

兵是跟着周瑜打仗伤的,失火的那一夜,看护伤兵营的校尉又与黄盖交好。这样一来,想让人不怀疑楚军都难。

黄盖蒙受了不白之冤,更是有人指责他挟私报复,暗中投靠了麒麟镇帅军。面对三人成虎的局面,他想要自证清白,就只能率领麾下的楚军强攻淮阴封锁沟。

淮阴,韩家庄。

一位神秘的黑衣人出现在了韩家家主的密室之中。

黑衣人是陶谦的信使陶忠,也是陶家多年的管家。

陶忠说:“韩平家主,我家主人需要阁下兑现当年的承诺!”

韩平说:“陶忠大管家,平安伤兵营事件,韩家需要一个解释。”

陶忠不敢实话实说,只好嫁祸给麒麟镇帅军。

韩平见陶忠含糊其辞,也就明白了陶谦的打算。“徐州世家苦梅园久矣,淮阴之族尤甚!”孙陶联军想要韩家作为内应,一举突破麒麟镇帅军的封锁。

只是平安的五千伤兵付之一炬之后,令韩家不寒而栗。韩平有心操纵徐州战局,可是兑现当年的承诺,很有可能被陶谦当成替罪羊。

其实事关天下归属的大决战,也是战场周边世家的站队与立场的集中体现。韩家是淮阴的大族,一旦与孙陶联军里应外合,后果不堪设想。即便是麒麟镇帅军主力坐镇淮阴,也会在后勤保障上栽跟头。

韩平最近迷上了洛神王二火的小说。他认为书中的官渡之战,其实是河北世家集体背叛袁绍。田丰的态度,其实就是河北世家的态度与决定。

再后来的赤壁之战,更是颖川世家与荆吴世家联合算计曹操。徐庶在连环计中的表现,就代表着颖川世家的盘算。

曹仁孤城抗周瑜,就是荆州世家的态度。世家想要谋取最大的利益,就必须要维持均衡的态势,谁强就削弱谁!战争改变了财富的动向,最后向顶级世家集中。

韩家也想要在徐州乱局中分一杯羹。至于与陶谦里应外合增加筹码就没有必要了。只是麒麟镇帅军不能速胜,这是韩平的底线。

麒麟镇帅军进驻淮阴以来,不仅当地百业兴旺,韩家也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梅园的财大气粗,再加上构建封锁沟是一项大工程,让韩平感觉了家族财富的迅速增加。

韩平不是傻子,麒麟镇帅军的大部分成员都是中原一带的青壮。如今跨州征战,韩家想要操控战局根本就不可能。再说兴汉军总参谋部和麒麟镇帅军参谋部也不是吃干饭的,对于世家的研究,已经到了极其高深的地步。

徐州世家想要在梅园面前玩平衡,肯定会偷鸡不成蚀把米。广陵陈家的选择,已经有两百万百姓替他们买单了。等到将来战事结束,陈家多年的威望就不复存在了。

淮阴韩家不如陈家,更是不敢投机取巧下注陶谦。

陶忠说:“我家老爷有心送一份功劳给韩家。只是希望韩家可以出把力,把楚军主将黄盖给弄死!”

韩平说:“韩家对梅园的忠心天地可鉴。”

陶忠离开之后,韩平连夜赶往麒麟镇帅军的中军大帐。

参谋长费诗接待了韩平,由于事关重大,两人一起求见赵统。

韩平把黄盖即将犯境的消息告诉了赵统。

赵统说:“韩家主配合麒麟镇帅军构建封锁沟,咱们之间也算是合作愉快。如今更是探到这般重要的情报,麒麟镇帅军上下感激不尽!”

韩平没有得意忘形,而是郑重其事的说道:“赵镇帅,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赵统点了点头说:“韩家主有话不妨直说!”

得到了赵统的同意,韩平忙把陶忠到访的具体经过讲述了一番。陶谦谋夺楚军,想要借麒麟镇帅军的手斩杀黄盖。

西陵街杖天下皆知,一旦黄盖意外殒落,楚军大都督周瑜难辞其咎。再加上孙策失踪,楚帅周瑜无法自圆其说。凡事可一不可再,即便是周瑜明白了陶谦的打算,也只能到淮阴封锁沟拼命。

陶谦就是想要掌握孙陶联军的主动权,真要到了那个时候,周瑜只能被动的成为陶谦的一枚棋子。忝为大将,身不由己。

韩平不敢隐瞒,至于赵统如何选择。韩家都没有左右局势的能力和勇气。

韩平离开之后,费诗才开口对赵统说:“镇帅,怪不得梅园不需要盟友。原来所谓的盟友,就是用来算计的替罪羊。”

赵统说:“韩家这是想要利益最大化,两面通吃的节奏。主动交代陶忠的存在,又不损麒麟镇帅军的利益,还想要完成陶谦的委托。”

费诗有些惋惜的说:“韩平倒也是个聪明人,只是私心太重了。韩家注定无法成为徐州的顶级世家。与广陵陈家相比,韩家少了一种气质。”

赵统说:“这就是华夏世家的主流。真正具备高瞻远瞩能力的顶级世家,只有四方大姓。替华夏开疆拓土,不理会中原谁主沉浮?”

费诗懂了,四方大姓传承不绝。每一次出手都会开启一个新时代。四方大姓依靠战乱收割华夏财富,更是让固本五姓损失惨重。无论是维护旧时代,还是开创新时代。不同阵营的世家会产生激烈的碰撞。

战争的关键在于钱财,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医药粮食,都需要大量的财富支持。世家在太平盛世积累的底蕴,到了乱世就会通过武器装备交易的模式流入四方大姓手中。

就拿兴汉军来说,两百万正规军,近千万预备役,每年耗费的军资不在少数。其中的八成都落入了四方大姓的口袋。至于梅园自主研发的武器,只占了不到一成。

四方大姓不停的向外扩张,与周边强族不断的碰撞,就是要一直维持装备优势,也是边军战力强悍的根本原因。

兴汉王刘正的出现,让梅园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优势。然而兴汉国底蕴不足,人才储备更是要依赖四方大姓。好在巨鹿张家发动了黄巾军大起义,让梅园获得了河北大地的大量顶尖人才。不过与四方大姓相比,梅园的成果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兴汉国百姓只得了其中的一成利益,就足以安居乐业。可想而知乱世财富的流动数量有多么的庞大。四方大姓之中,轩辕家独占三成财富,西门家和南宫家各占两成。至于东方家,只有一成。

这也是东方家为什么会第一时间选择与梅园合作。要是没有拿下公孙家的那份收益,东方家根本就达不到一成的份额。

经过多年的努力,东方家终于在四方大姓站稳了脚跟。这有赖于梅园的技术支持。轩辕家超然物外高高在上,根本就不会插手梅园的事情。让轩辕无双进驻梅园,只是向其余三家表明态度——轩辕家的利益不容损害。

东方家与梅国合作,南宫和西门两家一开始不屑一顾。直到梅园聚合传国玉玺,成为华夏唯一的正统,才决定放下骄傲联合。

费诗想起前不久到兴汉山庄受训的经历。总负责人郭嘉告诉广大学员:

与世家共舞的时代来临了。隐族九姓拿走了八成利益,靠的是超人一等的实力与底蕴。梅园通过努力,也拿到了其中的一成。这是一次伟大的胜利。

要知道当年高祖定汉,拿到的利益只有百分之一;武帝兴师,也只有百分之二;光武大帝与世家共天下,总算是拿到了百分之三。

当然了,这份数据是轩辕王妃和东方王妃联合提供的两汉财经报告。至于数据的真实性,没有人敢质疑。

郭嘉的话让费诗明白——四方大姓主宰天下财富。这不是惯例,而是一个无法撼动的传统。再说人家拿了财富,替华夏消灾。谁又能多说什么呢?

四方大姓纵容天下世家,就是为了有机会更好的收割财富。这是传说中的养蛊。一旦时机成熟,就会有传人出山摘桃子。

四方大姓永为蛊王,至于那些作为养料的世家,运气好沉寂百年就可以恢复元气。倘若底蕴不足,结果就是灰飞烟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