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638章 民心为本

兴汉使命 第638章 民心为本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638章 民心为本

高顺已经恢复了清醒,只是无法动用武力。李文把陷阵营的处境一说,两人却陷入了沉默。

高顺想了想,为了不让陷阵营饿着肚子打仗,于是就说:“李参谋长,立即向宛城方面提交物资申请报告,确保军中供给不断。”

李文说:“督帅,要不缓上一个月,拿下樊城,陷阵营才有面子,否则就会落一个酒囊饭袋的名声。并州铁骑的威名毁于一旦,这样的后果太严重了。”

高顺说:“参谋长,并州铁骑当年饿怕了。如今更不会死要面子活受罪。再说了,你有办法在粮尽之前拿下樊城吗?”

李文说:“高督帅,陷阵营阵战无双,曹仁的门金锁军号称守城第一。人力破城根本就不可能,唯有向天借兵,才是王道。”

李文取出了樊城周边的地形图,发现了中间低四周高的盆状地形。他于是就提出了水淹樊城的计划,想要替陷阵营挽回丢失的面子。

高顺拒绝了李文的提议。水淹樊城可以拿下一座城池。然而大水过处一片汪洋,受灾的百姓会有数十万之众。

得一城而失荆州民心,甚至有可能影响梅园的气运。这样的胜利对兴汉军来说没有任何的意义。

俗话说水火无情,凡是在战争中使用水火的名将,通常都会祸及子孙后代。大军阵战所造成的伤亡,远不及水与火造成的悲剧。

樊城及其周边的数十万百姓,与整个华夏比微不足道。然而殁于大水,天下百姓就会兔死狐悲。宁为太平犬,不做离乱人。谁敢借助水火取得胜利,受到伤害的百姓必定会离心离德。

高顺正在拜读洛神王二火的,其中有火烧赤壁和水淹七军的战争故事。美周郎虽胜却不得寸土,关武圣扬名亦痛失荆州。

当赤壁大火烧起的那一刻,周边郡县的百姓对主持大战的东吴恨之入骨。即便是畏惧美周郎的威名,也要进行殊死的抵抗。这就是火攻的后遗症。

至于所谓的关武圣大意失荆州,其实在水淹七军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水火无情,淹掉的不仅是敌军的血肉之躯,还有当地的民心。

兴汉军可以战败,绝对不能用水与火主动进攻。水火之力用于防御会名垂青史,用于进攻则是遗臭万年。

水攻之道,克一城而衰国运。高顺身经百战,当然明白李文的计策急功近利,贻害无穷。

高顺说:“李参谋长,收拢民心需要百年之功,失却民心只需一件小事。水淹樊城的计划,绝对不能使用。一旦民心背离,荆州就会nn不休。破坏容易恢复难,兴汉军发展至今,必须要具备堂堂正正的碾压能力。”

李文终于明白了,怪不得当年西凉铁骑无法征服天下,原来是无法得到华夏百姓的认可。黄巾军是破坏天下安宁的罪魁祸首,西凉铁骑也是诸侯争霸的导火索。这就注定了二者要以悲剧收场。

兴汉军以保护华夏百姓为己任,就必须要在战场上树立正确的战略方针。樊城难攻,也不能急功近利,冒着损失民心的风险使用水攻。

李文无法说服高顺,水淹樊城会让荆州百姓痛恨兴汉军。这样的赔本买卖,对于即将驻军樊城的陷阵营来说坚决不能做。

十万以上规模的大战,应当以民心为重。南阳一带民风强悍,当年兴汉军留下了好名声,如今只需要堂堂正正的攻城,就会获得当地百姓的认可。

曹仁守樊城多年,周边百姓乐享太平。这才有了固若金汤的新气象。兴汉军进军南阳,必须要讲究王者之师的作风和气度。

李文说:“督帅,我明白了。宁可攻不破樊城,也要保全荆州民心。兴汉军秉持正义西进,不能行不义之举,更不得做不义之事。”

高顺知道,南山军校最近推出了战争思考。超神吕布更是把一生的经历拿出来让学子们分析考量。

并州抗胡,飞将吕布受世人敬重虎牢大战,战诸侯大将却有了三姓家奴的恶名。自从加入兴汉军以后,并州铁骑成了华夏百姓的血肉长城,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

超神吕布不用说,骁将成廉,止啼张辽,神射曹性,陷阵高顺。一支大军诞生五大神将,张辽更是突破了桎梏成为超神武将。

高顺三人略逊一筹,却让并州铁骑的威名深入人心。攻打樊城,虎视荆州,就是高顺的超神之路。并州铁骑威武,梅园之中,并州铁骑几乎占了半壁江山。

狼居胥镇帅军和合肥镇帅军的存在,更是让并州铁骑的影响力提升到了极致。如今樊城督帅高顺的崛起,意味着并州铁骑已经成了二代兴汉军的中流砥柱。

李文出身西凉铁骑,却供职于并州铁骑的传承之军。这是梅园向天下宣告二代兴汉军,注定是百花齐放的时代。

高顺明白了名将与名帅之间的差距。拿下洛阳城之后,兴汉军一统天下的大势已经形成了。这就需要前线将帅转变思想,由保护一方百姓转变为拯救天下百姓。

李文通过与高顺的交谈,明白了正义之师必须要遵守的行为准则,哪怕是付出血的代价,也不能改变初衷。

转变思想,以德服人!这就是兴汉军即将面临的新挑战。正义之师的气度与胸怀,必须要有足够的实力作为支撑。

攻城掠地之后,抚恤与恢复重建必不可少。这些都需要钱,更是考验兴汉军的综合实力。百姓安居乐业需要钱,世家改换门庭也需要利益。

李文的军需申请报告和樊城重建预算报告同时到了宛城。陈到望着精神抖擞的杨修,感慨说:“德祖,想不到高顺那个冷面人也突破了桎梏。将来的名帅榜上,有他的一席之地。”

杨修说:“拿下樊城而不失民心,高顺就算是成才了。”

以杨修的眼光,当然知道水淹樊城是速胜之法。要是高顺选择了速胜,那就意味着名帅之路的终结。

兴汉军以势如破竹的态势攻克南阳,这就是当年结下的善缘。如今樊城弹丸之地,想要攻取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在不伤当地民心的情况下夺取城池。

高顺作为樊城前线的主将,他的选择至关重要。曹仁与高顺之间的战斗,是名将晋级的特殊考验,容不得丝毫的投机取巧。

战争的最高准则以奇胜,以正合。兴汉军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以正合的阶段。凡是可以看清这一点的人,都有机会成为天下名帅。

陈到说:“所谓的名帅,其实就是仗势欺人,还要让对手心服口服,再也升不起丝毫的敌对之心。”

杨修问:“叔至,李文的申请报告如何处理?”

陈到想了想:“立即筹备物资,将樊城打造成进攻荆州的跳板。”

杨修明白了,恢复南阳之后,将来指挥荆州大战的人肯定是陈到。兴汉军一代将领之中,赵云,甘宁,黄忠,吕布已经功成名就,成了讲武堂的一员。

陈到的资历不足,战功不够。距离讲武堂还有一步之遥。唯有克定荆州的大功,才是进入讲武堂的资本。

宛城支持高顺,就是在为攻略荆州做准备。杨修也想成为郭嘉那样的人物,为了进入讲武堂,必须要尽力争取功劳。

得到了宛城方面的支持,高顺和陷阵营有底气打好樊城之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