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62章 秦颉用武

兴汉使命 第62章 秦颉用武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62章 秦颉用武

就在刘正等人,讨论兴汉军的土地大略的时候,张曼成也在宛城太守府中,召开了别开生面的分赃大会。

张曼成把宛城四大家:张、黄、袁、韩的家主聚在了一起,开宗明义的说:“各位,宛城这个地方,苍天已死,黄天当道。地属太平道,民是黄巾军。如今改朝换代,百姓当乐享太平。旧有的势力格局,已经不合时宜了。你们四家,各交出良田万顷,粮食十万斛。也让黄巾军上下,都能饱餐食肉,算是你们,对太平道的贡献。否则就是恋栈汉室,已故太守褚贡,就是你们的榜样。”

张家的新任家主张雷,自忖献城有功,于是就对张曼成说:“大渠帅,我们四家,每家都有数万人口,土地也不过万顷有余。献出万顷之后,大家都得饿死。还望大渠帅酌情减免,给我等世家一条活路。”

张曼成大怒说:“太平道既立,应当有新气象。百姓必须要乐享太平,谁敢反抗,杀无赦!”

张雷说:“大渠帅可别忘了,若不是我等世家,你怎么可能有机会在这里升座,耀武扬威!”

张曼成听了张雷的话,怒火万丈,大声喝问:“张雷匹夫,你当本渠帅不敢杀你吗?”

张雷自恃功高,毫不退让的说:“要地没有,人头倒是有一颗,大渠帅要是想拿走,我愿意双手奉上。”

张曼成说:“匹夫无状,不知死活。你既然想死,我这就成全你。”

张曼成命令韩忠,带人拿下张雷。在太守府中,当着其余三人的面,乱棍打死!

可怜张雷,才当上家主两天,就死于非命。

这张家刚换过一次家主,又得召开族会,选举新任家主了。

这南阳张家的家主,也算是大汉第一高危职业了。

黄、袁、韩三家的家主,当场就吓尿了。形势比人强,好汉也不吃眼前亏。他们为了自保,不仅把土地悉数奉上,还承诺地里尚未收割的庄稼,全都献给黄巾军。

只是在涉及到十万斛存粮的时候,才借口调集粮食,需要时间,求张曼成宽限时间。

张曼成见目的已经达到,就不再过分逼迫另外三家,只是让张家献出地两万顷,粮二十万斛,以儆效尤。

张曼成的动作很快,在当天夜里就命人到控制区内各县张贴告示,按县分地并且组织黄巾军抢收夏粮。

其实距离夏粮成熟,还有二十来天,提前收割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张曼成怕夜长梦多,更害怕四大家连夜抢收。怀着落袋为安的心情,发动了浩浩荡荡的抢收运动。

张曼成的这一举动,在短时间之内,获得了南阳郡的民心,神上使更是成了南阳百姓顶礼膜拜的对象。

然而张曼成却忽略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南阳黄巾军有十来万,张黄袁韩四大豪强,也有十万众,而且兵甲齐备,战力不俗。

张曼成不知内情,并没有趁机收取四家的私兵。这就造成了四家豪强暗中厉兵秣马,等待着反戈一击。

消息传到兴汉军中的时候,刘正恰好在对新补充进入兴汉军的幽州屯垦团战士训话。

郭嘉说:“校尉大人,张曼成部有新动向了?”

刘正忙离开了训练场,对郭嘉说:“奉孝,张曼成又在搞什么?”

郭嘉说:“这还没有到收获季节,南阳郡各部黄巾军,居然在抢收粮食。”

刘正说:“张曼成还算聪明,居然知道落袋为安的道理。”

郭嘉说:“校尉大人,张曼成这么一搞,南阳郡的粮食肯定会减产三成。要不我们立即进攻,争取减少南阳百姓的损失?”

刘正摇了摇头说:“奉孝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张曼成的队伍抢收的,是张黄袁韩四大豪强名下的田产,咱们又何必为了世家之人火中取栗。倒不如让张曼成收割完毕之后,咱们再发起进攻,宛城的粮食,就是兴汉军的了。”

郭嘉说:“这样一来,南阳郡内的豪强就会对兴汉军恨之入骨,没准以后会成为兴汉军的大敌!”

刘正说:“奉孝,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兴汉军与地方豪强是天生的势不两立,迟早必有一战。再说了,就算兴汉军替四家豪强夺回粮食,人家也不会对咱们感恩戴德。咱们又何必用热脸贴上人家的冷屁股,自讨没趣呢?”

郭嘉问:“校尉大人,那咱们得等到什么时候?”

刘正说:“奉孝,按照你的估计,张曼成要完成收粮,并且转运到宛城,需要多久?”

郭嘉回答说:“十天!”

刘正说:“那好,就定在十天后的深夜,兴汉军各团,秘密运动到四大城门附近。于拂晓时分,准时向宛城发起进攻。各部要安排好打援队伍,只要不是兴汉军的队伍,一兵一卒都不许进入交战区域内。”

郭嘉说:“我这就去安排!”

兴汉军忙于训练,张曼成急于抢收。双方就这样隔城相望,倒也相安无事。

第八天,黄叙来报,博望坡外来了汉室大军。

刘正忙带着黄忠和郭嘉,跟在黄叙的身后迎了出去。

刚翻过山梁,只见一支汉室大军,正列阵集结。刘正粗略估算了一下,大军有一千人。所有的人都是郡兵打扮,有着浓浓的江南水乡风格,只有为首的两人,才身着铁甲,手拿长枪。

走在最前面的,是一个中年汉子,一见到刘正等人,以及身后的讨逆校尉部大旗,就自报家门说:“江夏都尉秦颉,拜见幽州军讨逆校尉部刘大人!”

刘正为了奠定兴汉军的主导地位,只得受了秦颉一礼,客套的说:“秦都尉客气了,如今张曼成部黄巾军,抢掠粮田,贼势非常的浩大。我部屯兵日久,却是束手无策。有了江夏勇士们的到来,我就可以免去后顾之忧了。”

秦颉说:“兴汉军久负盛名,江夏郡兵能够与刘校尉的部众并肩作战,反倒是秦颉的荣幸了。”

刘正笑说:“江夏勇士,天下闻名。如今得见,才知所言不假。秦都尉的江夏郡兵精神抖擞,比起幽州边军也是分毫不差。”

秦颉忙连声称谢,又赞了一回兴汉军的骁勇,才算是结束了寒暄。

一千江夏郡兵,在吕蒙的引导下进入了紧急布置的新营地。

当夜,刘正与黄忠以及郭嘉设宴,替江夏都尉秦颉接风洗尘。

秦颉带着白天的那名小将赴宴。

刘正见那小将英气逼人,于是就问秦颉:“秦都尉,这位是……?”

秦颉回答说:“他叫苏飞,是荆州义阳山中的猎户。我路过的时候,见他英雄了得,就收入军中,如今更是我的左膀右臂。”

苏飞说:“我不过是山野匹夫,得秦都尉看重,这才穿上了这身铁甲,吃上了这份军粮。不过是拥有一膀子力气,又怎么敢不报答秦都尉的知遇之恩呢?”

秦颉说:“苏屯长不必妄自菲薄,如今黄巾军四处作乱,为祸地方百姓。正是我等军人用武之时,你我既为同袍,当是手足兄弟。就让我们和麾下儿郎一起,追随刘校尉,一起建功立业。”

刘正笑着说:“大家举杯,为并肩作战的兄弟们满饮此杯。”

五人起身,共同举杯畅饮。

酒足饭饱之后,秦颉问刘正:“刘校尉,江夏郡兵初到,还劳烦介绍一下南阳郡内的形势。”

刘正示意郭嘉,让他向在座的人介绍张曼成部的最新动向。

郭嘉忙把张曼成部黄巾军抢收粮食的进度在地图上一一标了出来。

最后,郭嘉把手指定在了堵阳的位置上,向秦颉介绍说:“张曼成部黄巾军主力,如今盘踞在宛城。北面雉县和郦县,都在汉室大军的控制范围之中。虽然说进攻不足,但是自保有余。有兴汉军屯驻博望坡,兵锋直指西鄂,想来那张曼成的主力大军不敢轻举妄动。只有这个地方,堵阳。这堵阳位于博望坡的正东方向,正好在兴汉军的侧翼。一旦咱们强攻宛城,就会后方不稳。兴汉军兵力有限,无法分兵出击解除后顾之忧。”

刘正说:“奉孝,堵阳对兴汉军的威胁,咱们都一清二楚。你还是向秦都尉介绍一下,堵阳黄巾军所部的最新情况吧!”

郭嘉说:“堵阳黄巾军贼将就是韩忠。这是兴汉军入南阳郡作战的第一个对手。舞阴首战,韩忠为了保存实力,弃城而逃。博望坡再战,韩忠弄险,火烧博望坡不成反受其咎,两千五百部众仅存六百。黄巾军攻占宛城之后,张曼成命令韩忠杖杀张家家主张雷,为了避免张家死士的报复,才让韩忠所部进占堵阳,主持东面各县的收粮工作。”

秦颉问:“郭司马的意思是说,堵阳只有黄巾军六百?”

郭嘉说:“秦都尉可不要大意,韩忠所部,能在兴汉军手下逃出生天,还是有几分实力的。更何况张曼成的分田分粮,黄巾军深得民心,这就导致了我们无法准确的预估韩忠部的实力。”

秦颉说:“刘校尉,江夏郡兵请战堵阳,替兴汉军拔除背后的钉子。”

刘正说:“秦都尉,韩忠军中有一名徐姓少年,智谋非常的出众,火烧博望坡就是他的主意。要不是奉孝事先看出端倪,只怕如今坐在这里的,就是黄巾军贼将韩忠了。”

秦颉说:“刘校尉,还请给江夏郡兵一个机会!”

刘正说:“秦都尉还是随兴汉军中军一起行动,我可以把神弓营抽调出来,出兵堵阳解除后顾之忧。”

秦颉急了,大声说:“刘校尉,我等愿意立下军令状!”

刘正想了想,带着秦颉与中军一起行动多有不便,于是就说:“既然秦都尉坚持,我也只能成人之美。知书,调五十具强弩,助秦都尉克敌建功。”

黄叙领命,派人去取强弩,送到了秦颉营中。

秦颉有了强弩,对于出战堵阳就信心十足了。

郭嘉见终于送走了秦颉,才彻底的松了一口气。

兴汉军作战,最害怕的就是盟友。

这猪队友,不用不行,重用那是在作死。这其中的度,真的好难把握。稍有不慎,就是损兵折将的结果。

刘正倒是对秦颉很有信心,毕竟盛名之下无虚士,韩忠兵败堵阳,已经是板上钉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