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603章 沟通交流

兴汉使命 第603章 沟通交流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603章 沟通交流

各方讨论建立了禹村盟约内容之后,接下来的环节才是真正的精华部分。,刘正认真听取了各方的意见之后,同意了隐世家族的大部分要求。

鉴于各州统考的存在,规范的启蒙教育就提上了议事日程。隐世家族的与世隔绝,很有可能导致教育理念上的落后。

轩辕老祖第一个提出引入梅园的启蒙教育制度,确保轩辕家族的子弟所接受的教育可以与兴汉国保持同步。

刘正同意了轩辕老祖的提议,趁机邀请轩辕家参与蒙学教材的编撰,确保轩辕家在华夏的形象不会被人为的抹黑。

东方老祖也觉得隐世家族默默的守护华夏,很有可能遭致华夏人的误解。参与蒙学教材的编撰,确实会贡献出家族掌握的知识。只不过相对于东方家的形象来说,付出的知识就微不足道了。

更何况东方家的子弟也有机会接触其他隐世家族的知识,蒙学内容的丰富,从长远来说对华夏的传承有利。

东方家族子弟学到了更多的东西,相应的能力和个人综合素质都会得到提升。交流促进,互相学习的结果就是华夏整体水平的升级。

其他七家也尝到了敝帚自珍的恶果。如今梅园牵头,倒也不会害怕有人藏私。再说是基础知识,又不会强迫各家拿出底蕴。没准儿还能通过别人的理解,找到茅塞顿开的捷径。

西门老祖说:“王爷,每逢乱世的时候,隐世家族都会有优秀的子弟出世,为华夏的命运而奔波。然而南山军校自成一体,隐世家族的子弟能力单一,想要出人头地的机会越来越少。”

刘正说:“西门尊者,隐世家族都有一门或多门绝活儿。,关于这一点我不会否认。只是隐世家族之间互为对手,出世子弟必有克星。这就是所谓的宿命纠缠。”

一旦发生宿命碰撞,就是一个损兵折将的结果。特别是旗鼓相当的对抗,造成的伤害更是永远都无法消除。

战国年间白起与赵括的宿命之战,四十万赵军埋骨长平。直接导致赵家千年不敢言兵。世家子弟的宿命对手,一旦遇上了就是不死不休的结果。

梅园设立南山军校的初衷,就是要培养以守护华夏为核心的重量级人才。先华夏而后世家,华夏大义所在,家族私怨必须要让步。

西门老祖无言以对,李彦只好挺身而出,向梅园争取每年进入南山军校的名额。兵贵精而不贵多,李彦觉得十个名额已经够用了。

道家四脉也提出了四十个名额的要求。刘正当然不能答应。隐世家族的子弟出山,最低级别也是副将起步。真要让出一百三十个名额给会盟各方,百十年之后梅园还有话语权吗?

刘正说:“各位,隐世家族过分介入世俗,就得承担国运起伏造成的波动。你们大家做好了献身的准备了吗?”

然而隐世家族又不能彻底的与世隔绝,家族子弟出山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为了保持隐世家族的特色和隐秘性,就只能在出山名额上做文章了。

经过一番唇n舌剑之后,刘正同意南山军校面向隐世家族,开放招生名额。其中道家四脉每脉三个名额。

轩辕,东方,西门,南宫四大顶级隐世家族,每家同样给予三个名额的指标。剩下的霍、吕、李、公孙和周五家,每家两个指标。

南山军校拿出三十四个名额交给禹村定盟的成员,就是为了加强与各方的联系。只是南山军校的沟通途径属于年轻人,无法左右梅与江湖势力之间的大势。

轩辕老祖趁机提议,每年的三月份在禹村举办拍卖交流会,同时建设禹村交易市场。各家都在禹村开设门面,渐渐的适应交易的特殊氛围。

刘正说:“诸位尊者,不如在禹村设立联络点,配置常驻人员。同时确立高层会晤制度,三年一次见面会,增加沟通的机会。”

南宫老祖说:“九月重阳适合登高望远。不如就把会面的日期定在九月初九。到时候煮酒论道,畅谈天下大事。”

轩辕老祖举双手赞成,只不过单纯的高层会晤有些单调。轩辕家决定部分开放轩辕山,让各方优秀的人才攀登轩辕山。

禹村会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九大隐世家族和道家四脉都得到了满足。左慈随着众人离开之后,又悄悄的返回禹村。

兴汉山庄的后山凉亭,左慈与刘正相对而坐。石桌上的香茶绕出了一圈儿雾气。左慈问:“王爷,您真的打算探秘禹山吗?”

刘正说:“道长,九州神鼎事关兴汉大业,禹山是唯一的线索。隐世家族各有私心,即便是暂时达成了合作关系,力量失衡之后也有可能引狼入室。兴汉国底蕴不足,需要一些非常的手段。”

左慈望着刘正,再度开口:“王爷有几分把握?禹山可是传说中的险地,九州神鼎可是神物。一旦出世,梅园和护道一脉就会成为众矢之的了。”

刘正无法回答左慈的话。富贵险中求。梅园发展至今,必须要九州神鼎增加底蕴。续命丹是唯一的倚仗。

富不过三代的魔咒,就在于开创基业的第一代寿元不足。要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拥有两百年的寿命,就会有大把的时间巩固基业。

至于探秘禹山的人选,刘正经过精挑细选之后,吕布,赵云,郭嘉三人随行。左慈作为特邀嘉宾参与行动。

关于梅园方面的安排,刘正派特使送给贾诩一封诏书。为了以防万一,诏书一分为二,明暗双诏同行。

刘正心想,兴汉国中有一股暗流涌动。这就是一个引蛇出洞的最佳机会。拿下虎牢关之后,兴汉国必须要消化官渡一带的地盘。

想那荀攸经营多年,依旧没有对梅园归心。这已经成了刘正的一块心病。只是荀攸做事滴水不漏,梅园也找不到理由对付他。

刘正已经在官渡周围布置了重兵,就是不想让别的诸侯有能力干涉梅园的内乱。史阿的情报部通力合作,已经全面启动,就等最后的时刻到来。

梅园的重要人物已经转移到兴汉山庄了,刘立奉命赶回梅园,主持应对接下来的危机。刘正并不想赶尽杀绝,就看荀攸会不会领情。

左慈不知道刘正心中的谋划,更是猜不透幽州各方的立场。梅园无法顾及所有人的利益,一场祸乱就不可避免了。

刘正也知道,荀攸不会改变立场,近三十年的时间,荀攸依旧坚持世家主宰华夏命运。可是事实证明华夏是华夏人的华夏,凡是不能拥有公心的个人和组织,注定会遗臭万年。

对于荀攸及其幕后的势力,到了该摊牌的时候了。左慈作为护道一脉,对于华夏正统意义重大。刘正留下他,就是不想给荀攸扩大祸乱的机会。

探秘禹山,是刘正解决荀攸问题的一次尝试,也是对刘立的一次考验。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