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551章 夜长梦多

兴汉使命 第551章 夜长梦多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551章 夜长梦多

蓝田守将司马通,是司马懿的七弟,字雅达。八八读书,.23.o蓝田大营拥有五万精锐的主力大军,是长安城南面最重要的城防力量。

曹丕和司马懿并没有从夏侯惇口中得到想要的承诺。鉴于司马懿的一贯谨慎,夏侯惇依旧执掌的二十万大军,很有可能成为长安城翻天计划的障碍。

有了武关的变数,蓝田大营就成了长安城世家南大门的最后一道防线。至少要给长安城争取到足够长的反应时间。

蓝田大营对于长安城世家的谋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交给别人防守,司马懿也不敢放心。毕竟利益有限,贪心的人却很多。

有司马通留守蓝田大营,至少可以让司马懿可以专心致志的在长安城中从容布置。要是能够掌控曹丕,司马家的未来就更光明了。

司马懿觉得还需要叮嘱一番,于是就对司马通说:“七弟,夏侯元让态度不明,很有可能fǎngōng长安城夺取大义。蓝田大营首当其冲,你一定要小心防范。”

司马通回答说:“二哥放心,蓝田大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壮大,也不是吃素的。只不过五万对抗二十万的强攻,我最多只能坚持三天的时间!”

曹丕说:“雅达不用担心。一旦蓝田大营方向开战,长安城会在一天之内做出应对措施,肯定可以挡住武关方面的大军。”

曹丕告诉司马通,曹魏的大义名份依旧在长安城。一旦武关大军进攻蓝田大营,就会被长安城宣布为叛军。

失去了大义名份的夏侯惇,以及武关方向的二十万大军,只不过是司马通未来功劳簿上的一串数字而已。

司马通得到了曹丕的承诺,也就有了底气。他不是怕打不过夏侯惇,只是有些担心——要是曹丕算计司马家,他就很有可能步了司马朗的后尘。八八读书,.≦.o

当年司马家为了在诸侯混乱中安身立命,不得不到陈留依附曹家人。司马朗为了获取曹操的信任,迫于无奈才潜入了青州黄县,后来竟然死在了黄县。

这可是司马家的奇耻大辱,也是真正不可遗忘的血海深仇。司马兄弟至今都没有忘记——害死司马朗的不仅仅是兴汉王刘正,还有魏王曹操。

如今曹丕故伎重施,司马通本能的就觉得不妙。要是曹丕故意引蛇出洞,拿他自己的前程壮大整个曹家。司马八达又得少一个年轻力壮的雅达了。

司马通望着司马懿,希望可以得到想要的答案。毕竟他可以死上千百次,司马家不能有任何的闪失呀!谨慎小心是司马家的专长,也是成长为帝族的根本前提。

司马懿说:“雅达放心,这件事情我会亲自跟进!”

司马通终于答应了曹丕的特别要求,愿意固守蓝田大营。

曹丕离开了蓝田大营之后,有些狐疑的对司马懿说:“仲达,元让叔的表现有些不对劲儿!”

夏侯惇本来是一个性烈如火的莽夫,如今居然可以老谋深算的应对得体。这就是一个致命的破绽——表现得绝对完美的一个武夫,肯定会存在问题。

按理来说,以夏侯惇和曹操的交情,在得知了曹操的死讯之后,他一定会悲伤得难以自抑才对。可是结果呢?——居然可以心平气和的与司马懿讨论夏侯家的前程问题。

难道是夏侯惇天性凉薄,又或者是他对曹操的用人之道心存怨愤吗?

答案是否定的。曹操一直以来都把夏侯惇当成左膀右臂,比曹仁的地位还要高上一线。这样的知遇之恩,怎么可以做到不屑一顾呢?

曹丕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除非夏侯惇知道曹操还活着,当然就没有必要悲伤了。至于夏侯惇是如何确认曹操没有死的,他也摸不清头绪。

只不过曹丕并没有把自己的怀疑告诉司马懿。他只是若有所指的对司马懿说:“元让叔并没有派夏侯楙随我回长安城,这样的态度很暖昧,我的心里有些不踏实!”

司马懿当然知道曹操没有死,要是曹丕把他自己的怀疑告诉司马懿。他肯定就能猜到曹操就在武关的夏侯惇的军营之中。

然而曹丕的隐瞒,让司马懿失去了一次琢磨曹操行踪的机会。司马懿知道曹操没有死,就没有在意夏侯惇的个人情绪。

曹丕自是为了矜持,他已经是半个魏王了,必须要拿出人君的威严来抵消司马懿的积威,避免司马家恃宠而骄。

司马懿说:“世子,夜长梦多!回到长安城以后,一定要用最快的时间布置灵堂,争取最快的速度发丧!”

曹丕回到长安城之后,立即找到了太卜令贾语,想要找到最快的时间发丧。

贾语按照卜卦的规矩,认真的比照曹操的身份进行了演算。最后他得出了停丧七七四十九天的推算结果。

当贾语把这个结果告诉曹丕的时候,他还没有来得及讲解七七四十九天守灵的好处,就被曹丕一言否决了。

贾语无奈,只能去找司马懿询问对策。司马懿并没有干涉太卜的推算,只是答非所问的说:“太卜令大人,你难道忘了有一个典故,叫做夜长梦多的吗?”

贾语总算是听懂了,再次按照古礼沐浴斋戒,一趟程序走完之后,启卜再算。经过仔细的演算,终于获得了七天之后安葬才勉强的符合曹操的身份地位。

令贾语没有想到的是——第二次演算的结果,曹丕依旧不满意。只不过曹丕并没有让他推算,而是直接认定了三天之后下葬,让他找到讓灾的办法。

贾语无奈,只能按照曹丕的要求进行演算。最后的结果终于出来了——曹操是人间君主,却受兵戈加身而死,是犯了地煞咒。

古有七十二疑冢讓灾的办法,倒也符合曹操的葬礼规程。贾语为了迎合曹丕,大肆吹嘘七十二疑冢的三大功效:

一是让地煞咒找不到正主,从而迁怒于别人。刚好长安城有帝王陵,用龙脉气运洗涤地煞咒,自然就可以消灾减难。

二是七十二疑冢组成地煞阵,可以盗取天子龙气。可以福泽子孙后代。这可是保全曹家气运长盛不衰的不二法宝。

据说洛神王二火在她的小说中也有关于龙穴福运的介绍。那个时代的曹魏主簿杨修,就是其中的集大成者。

杨修在随军征讨汉中的时候,发现龙穴的存在。只不过龙穴的特殊性,需要他立即找个理由身死不说,还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他为了血染龙穴,居然做出了自寻死路的疯狂举动。

只不过杨修是受当世主君的大刑而死,又诱使主君犯下了临阵斩将的大忌。这才亏了龙穴的福运,终究只是葬出了三代帝王。

三是七十二疑冢以数量取胜,可以确保龙穴的绝对安全,时移事易,可保曹家永恒。

贾语的话让曹丕心花怒放,当即就同意了七十二疑冢的葬法。

贾语提醒曹丕——龙穴可遇而不可求。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时机很重要。他并没有告诉曹丕——鬼神不可欺,否则就会大祸临头,五十年内必有天灾**。

曹丕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葬礼的规程在贾语的主持下全面展开了。1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