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517章 小城崇高

兴汉使命 第517章 小城崇高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517章 小城崇高

天亮之后,平民百姓青壮领头人召集大军,准备继续进攻世家子弟盘踞的角落,却发现世家子弟和所有的私兵都同归于尽了。

看着满地的断臂残肢,平民百姓青壮领头人忍不住叹息说:“宁死不放弃土地的世家,就是这样的下场。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与百姓作对的人,终归没有好下场。”

身边的同伴点了点头,似乎很有同感——当平民百姓觉醒的时候,兼并土地的世家就是原罪。兴汉国的土地政策已经完全成熟了。

补偿标准制度化,让天下世家都知道该如何计较其中的得失。用土地征服民心,用经济规划世家。这就是天下大同的开端。

阳城的治安很快就恢复了,平民百姓青壮主动承担起了维持秩序的责任。还有的人协助兴汉军的土地工作人员丈量土地,核算人口。

同时调集兴汉币完善兑付准备金。打算征收一家补偿一家,并且通过商业合作的模式助其快速的恢复元气。兴汉军已经实现了世家政策多样化,总能找到对症下药的办法。

贾诩留在了阳城,这里可是颖川世家最后的精华。也是传说中的顽固分子集中地。兴汉国的土地政策在颖川郡内的执行会有什么样的效果,一切都得向阳城世家看齐。

搞定了阳城的世家之后,颖川那的一切政策就顺理成章了。贾诩坐镇阴城,就是想要快刀斩乱麻的梳理阳城的世家。尽最大的努力减轻中原百姓的痛苦,就是贾诩当前的心愿。

兴汉国与世家对抗的根源在于土地。贾诩也决定用雷霆手段解决那些不配合的世家。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必须要鲜血的浇灌才能茁壮成长。铁血政策必须要有威严,兴汉军的刀子也很锋利,砍瓜切菜不在话下。

太史慈并没有在阳城停留太长的时间。他留给贾诩留下了四万大军,用于稳定阳城周边的局势。随后就带着八万大军追击乐进,发誓要清除曹魏的残余势力。

再说乐进带着四万大军,趁着阳城混战的功夫向崇高方向撤退。不料他却在城门外吃了闭门羹。崇高的守将名字叫释嘉。据说有着不凡的来历,竟然有勇气对抗来势汹汹的曹魏大军。

这释嘉原本是太室山的俗家弟子。后来黄巾军大起义波及崇高,他奉师门命令下山,领导崇高百姓闭门自保。后来兴汉军在阳城一带斩杀张宝,又与太室山达成了几项共识。释嘉就作为一颗暗子留在了崇高。一来守护崇高百姓,二来看好太室山道统的门户。

曹魏占据颖川之后,释嘉举城投靠。崇高在名义上归属魏国,受大将乐进节制。有点儿听调不听宣的味道。名义上的归顺,却换取了事实上的独立王国。太室山超然于物外。

好在崇高城小,曹魏留在颖川的兵力不足,乐进才没有心思对付释嘉。双方倒也相安无事。然而颖川大地再次燃起战火,崇高也没有办法置身事外。

如今乐进阳城兵败,四万大军进抵崇高,想要借助崇高背后的太室山负隅顽抗。释嘉为了避免太室山卷入战火,义正辞严的拒绝了曹魏大军进城。双方之间的彻底对立就不可避免了。

释嘉的崇高守军其实并不多,只有五百人的样子。在乐进的四万大军面前,简直就是不堪一击。然而崇高地形特殊,释嘉用三百六十人在小城崇高的吊桥后方布下了小周天星辰棍阵,完全堵住了曹魏大军前进的道路。

吊桥的长度超越了普通城池,恰好在弓箭的射程范围之外。两边又是深不见底的山涧。这就形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阵势。

乐进想要进入崇高,就只能顺着吊桥进攻。还不能在吊桥上发动攻势,要是毁了吊桥,进入崇高的通道就断绝了。进攻方要千方百计的保护吊桥。这样的进攻就有些投鼠忌器了。

释嘉用小周天星辰棍阵看守崇高的门户,即便是乐进也束手无策了。四万曹魏大军优中选优,很快就挑出了五百名壮士。以阵攻阵,是乐进所想到的唯一可以不伤吊桥的战法。

乐进看着小周天星辰棍阵,只能亲自出马,以五行阵应对。五百壮士构成的五行阵,与释嘉的棍阵展开了激烈的对抗。两人都是阵道高手,选择的战法又是针锋相对。

释嘉的棍阵虽然厉害,只不过少了杀伐之气,又没有灭敌的信念存在。这就导致了棍阵空有其形,而无其实。面对身经百战的乐进和五百壮士,那近乎于凝实的战场煞气,直接震慑了参与棍阵的崇高青壮。

乐进的强势突破,不可避免的沾上了崇高子弟的鲜血。释嘉并没有斥责棍阵的节节败退,而是调整了棍阵的运行轨迹。想要以拖延时间的办法让崇高子弟获得成长。释嘉知道——这种成长非常的痛苦,却又不得不为之。

这样变动之后,棍阵青壮清晰的看到了乐进等人手起刀落,崇高子弟棍断人亡。这可是一面倒的屠杀,幸存的崇高子弟终于被彻底的激怒了。

即便是与世无争的崇高子弟,看着身边的同袍遭了毒手,也展现出了怒目金刚的一面。棍下留情的结果居然是阵毁人亡。这让崇高子弟的心中充满了悔恨。

这无关乎对错,只是立场不同导致的悲惨结局。和平不是求来的遮羞布,而是用拳头砸出来的新秩序。温室里的花朵一旦经历狂风暴雨,就很有可能凋零。

然而那些扛住了狂风暴雨的花骨朵儿,就有机会看到风雨之后的彩虹。三百六十人的小周天星辰棍阵,在乐进带队的强势屠杀之中,很快就倒下了大部分人。

经过一番正面对抗之后,幸存的一百零八人布成了星宿棍阵。大浪淘沙的结果,让乐进体会到了势均力敌的滋味。

大战持续了两个时辰,乐进的五百壮士只剩下一百五十人,而星宿大阵的一百零八人,却锐减为十八人。

十八人组成的棍阵,居然挡住了一百五十人的进攻。乐进攻势如潮,却无法在短时间内突破释嘉的防守。

这一场大战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乐进也有些精疲力竭了。十八人棍阵的防御变成了筛子。乐进看着身后幸存的三十六人,决定一鼓作气的进行突破。

身后传来了凄厉的号角声,乐进望着摇摇欲坠的十八人棍阵,不甘心的传令撤回吊桥的另一端。释嘉只用了三百六十人,就挡住了乐进五百精锐的进攻。乐进无法突破释嘉的防线,又怕与太史慈的主力野战,就只能撤离崇高了。

阳城山下,典满的两万大军组成了一道厚实的方阵,面对缓缓逼近的乐进大军,居然发起了主动进攻。乐进不敢绕行,决定强攻硬撼典满的拦截大军。

典满力拼乐进,两人斗了个旗鼓相当。然而麒麟军中军的人数劣势很快就暴露了。激战一个时辰,乐进的四万曹魏大军逐渐的占据了上风,还掌控了战场的主动权。

典满的两万中军在阳城山力拼四万曹魏大军,败而不溃的硬汉精神,牢牢的粘住了乐进的主力。双方之间的强弱之势显而易见,乐进的心中却充满了担忧。

太史慈的八万追兵杀到,乐进更是面如土色。好在他当机立断,扔掉纠缠甚深的大部,带着处于外围的一万大军改道逃向了中牟。

典满拜见太史慈之后,把阳城山移交给了陈留镇帅军作为驻地。随后就带着两万大军追击乐进的残部,彻底的清空颖川和荥阳一带。

至此,颖川一带的大战宣告结束了。中原大地的土地改革掀起了新一轮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