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479章 徐家老宅

兴汉使命 第479章 徐家老宅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479章 徐家老宅

杨修接到了史阿的信之后,连夜赶往许昌。

风尘仆仆的他拒绝英雄酒肆掌柜提议的接风洗尘,而是面对着徐康留下的两个字,苦苦的思索了起来。说到揣摩人心,杨修算得上是当世第一人。神秘死士闹市杀人,不仅意味着消息的真实性,还表明了对方并没有准备好。或者是说对方布置在许昌一带的秘密力量,根本就不足以应对兴汉军在许昌城中的情报力量。

杨修冥思苦想了好久,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目前能够让对方感到威胁的地方,也就是酸枣大营的麒麟军,还有参加演习的三支镇帅军。八万大军屯驻酸枣大营,完全可以打一场小规模的战役了。甚至是中原大战的导火索。

史阿问:“杨大人,这徐康留下的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杨修说:“徐康是许昌情报站一位资深的信鸽,对于传递消息的规则十分精通。按照兴汉军情报部制定的情报传递原则,每一个字都有着特定的意义。他受过特殊训练,在最后的一刻肯定是任务优先。”

对于分析,总结和提炼情报这样的特殊技巧,就是史阿的个人专长了。他命人打开了颖川的情报地图,仔细的了解了一下许昌周边的地形。找出了唯一的一个能够跟火扯得上关系的地方,就只有不远之处的长社了。当年兴汉王刘正从幽州出发,到颖川配合卢门的两位师兄剿灭起义的黄巾军。在这片土地上发生了很多次战斗,也留下了太多的回忆。

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火烧长社的那次战斗。皇甫嵩用大火烧尽了黄巾军的天命气运,主持放火的他也遭到了天地的反噬,族运衰落且不说,还搭上了一家人的身家性命。

说到兵书战策,通常都讲究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对于那些走偏门的人,即便是取得了一时的胜利,总有一天会付出相应的代价。这就是舍得的原理,有舍才有得。同样的道理,有得必有失,这才是天命平衡之道。善用水攻的人必定会被对手用同样的办法击败,也就是说败在水上。常用火攻的人也会在关键的时刻失去掌控局势的能力,从而功败垂成,再也无力回天。

杨修也拜读过洛神王二火的小说。她在书中描述到——世间诸事,总有因果,有因必有果,种下什么样的因,就会收获什么样的果。

以三国争雄的故事为例:

当年曹丞相水淹下丕而取徐州,火烧乌巢而定河北。出来混欠下了债,始终都是要还上本金,还要付出沉重的利息。曹丞相享受了多年的好处,水攻有了,火攻也有了。直到后来南下,在赤壁之战中被熊熊大火烧掉了宏图霸业,余生只能吃老本过日子。这就是他剑走偏锋付出的代价。

再有忠义武圣关羽水淹七军,吓得曹丞相避祸邺城。这是多么意气风发的事情呀?然而东吴大将吕蒙白衣渡江,雄关铁城拱手相当,还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更有诸葛武侯火烧滕甲军,安定了蜀汉的南方大地。后来他又在六出祁山的过程中故伎重施,想要斩断司马家的气运。这样的一而再,再而三的用火攻,就连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直接天降大雨灭了火,让蜀汉北伐的计划落空。

剑走偏锋不是不行,只是夜路走多了,终究会撞鬼。这也是兴汉军在淮南战场上并没有过分的使用计谋,而是堂堂正正的用上了阳谋,以压倒一切的实力迫走了曹仁,同时也一鼓作气的驱赶了周瑜。

杨修很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节——火玺问世,不仅代表着中原大战的开启,还是在提醒参加选场大战的诸侯——长社的灾难,不能发生第二次,水火无情,不宜多用,用则必有失。

史阿的分析结果出来了——长字代表的是地名长社。也就是说火玺问世的消息源头,就在长社那个地方,要在具体一些,就是当年火烧长社的那片区域。

至于“徐”字代表的意思,史阿就不得而知了。徐康也姓徐,想要分析出更多的内容,以兴汉军强大的情报分析能力,这样的线索也难以得到想要的结果。

杨修想了想,于是就问史阿:“史部长,长社城中有姓徐的大户吗?”

史阿回答说:“长社徐家,只不过是一个落魄的小世族。只不过却出了两位名震天下的大人物,这才有了扬名天下的大本钱。”

杨修听了史阿的话,当即就想通了——徐家的两位大人物,一位是名震天下的徐庶徐元直,另一位就是让魏王曹操背黑锅的徐母了。

说起徐庶,当年巧计识破了神谋郭嘉的偷城计谋,让韩忠在兴汉军的兵锋下数次逃脱。后来到荆州的鹿门书院弃武从文,苦读十年之后出山,助忠汉王刘备横扫南阳。只可惜刘备三兄弟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之后,同门师兄弟之间道不同不相为谋。

忠汉王刘备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为了诸葛亮,挥泪弃徐庶。这才有了徐母为了维护儿子的名声,用自尽的办法替儿子扬名。可怜天下父母心。徐庶为了尽孝而弃旧主,本来是要受到谴责。然而徐母的壮举,让天下人对于徐庶归魏除了惋惜,根本就说不出任何的责备之辞。

谋士如徐庶,不得高官厚禄,却得善终,更是成了程昱的左膀右臂。他这些年一直低调行事,可是一个有能力并且有大名气的人,是不会默默无闻太长的时间。如今火玺问世,搅弄天不风云的人,居然是当年的徐庶。

江湖传闻——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现在看来,魏王曹操人尽其才的用人之策所取得的效果非常明显。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徐庶本来是名震颖川的任侠,即便是后来弃武从文成了谋士,在他的骨子里依旧流淌着快意恩仇的血液。

这样的人执掌三军,难免会有义气用事的时候。当年献帝弃忠汉王而远走许昌,也是徐庶在其中推波助澜。这才是忠汉王刘备对徐庶彻底死心的根本原因。

诸葛亮就不一样了,为了辅佐忠汉王刘备,可以用上屋抽梯的方式,蛮横的介入保汉王刘表的家务事,到最后还故意的让刘琦花天酒地,给未来的横死埋下伏笔。这样忘恩负义的行为,徐庶肯定是做不到了。

杨修心想——五行火玺集中原气运而生,由于消耗了太多的福泽,才让长社一带有了大火焚烧的灭顶之灾。本来许昌也是噩运难逃,好在献帝驾幸许昌,赔上了刘姓皇族的一半气运,这才让中原大地永葆元气。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依附献帝而生的世家,在许昌城中却被魏王曹操轻而易举的收拾了,那是因为献帝的龙运遭到了削弱,根本就不足以庇护身边的世家。

魏王曹操献出三个女儿,用李代桃僵的办法夺走了献帝的最后一丝气运。只是这夺运秘术却掌握在司马家的手中,曹家只是夺运的媒介,在气运转嫁的过程中享受几世福泽。

杨修当机立断,五行火玺至关重要,它决定着中原大地的归宿。作为华夏的神器,只能留在华夏。魏王曹操等人都是人杰,将来肯定会离开华夏,人可以走,东西必须要留下。

史阿听了杨修的建议,决定调麒麟军参与长社的大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