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461章 曹仁撤兵

兴汉使命 第461章 曹仁撤兵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461章 曹仁撤兵

曹丕的信使,顺利的进入了庐江城中。曹仁看到了曹丕的亲笔书信之后,大声的喝骂——“竖子不足与谋”。

葛坡会猎的消息,曹仁是耳熟能详。然而葛坡会猎的结果,却让远在庐江城中的他痛苦万分。后继无人的绝望,这样的滋味,几乎没有人能够体会。

面对刘立使出的阳谋,曹仁也没有办法应对。明知道是陷阱,他还只能义无反顾的往里面跳。八万庐江守军,都是长安城附近的良家子。如今淮南的局势已经无力回天了,曹魏大军只有三万可以返回家乡,剩下的五万人马,只能被当作壮士的腕被断掉。这是诛心战法,被抛弃的五万人,不仅会恨曹仁入骨,更会把曹魏当成生死仇敌。

如何选择就成了一个天大的问题,摆在曹仁面前的就是一个坑。把最忠诚的部曲留下,用诚意感动剩下的人。听起来是为了大局考虑,其实却是灭顶之灾。曹魏内部的权力之争已成定局。没有一支放心的部曲,那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既然里外不是人,曹仁决定徇私,将八门金锁军带走。至于剩下的五万人,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曹仁效忠的对象可是大公子曹昂,儿子曹泰却与二公子曹丕一起读书习武。曹仁的部曲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们之中有的人选择效忠大公子曹昂,有的人却是更看好二公子曹丕。选择决定命运,这回轮到曹昂的人遭殃了。

如今大公子曹昂远离长安城多年,根本就没有机会左右当前的局势。在曹仁看来,继续效忠大公子曹昂风险太大,必须要改弦易辙。为了表现出诚意,庐江城中那些效忠大公子曹昂的人,就只能被无情的抛弃掉。

曹仁的心里很清楚,曹丕肯定是得到了司马懿的指点,借着葛坡会猎的机会排斥异己。然而这个摆在明面上的坏人,就只能由曹仁来充当了。否则就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一个不在中枢的大公子曹昂,根本就没有办法保护那些效忠于他的人。曹仁为了自家的利益,也就只能在刘立的挑拨离间面前乖乖的就犯。用有限的诚意打动曹丕,确保子孙后代的荣华富贵。

刘立留给曹仁的犹豫时间已经不多了。其实对于守城的人来说,军队的比例越小,越容易坚持更长的时间。庐江城中有八万曹魏大军,仅仅是粮草方面的压力,就足以压垮曹仁。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在于粮草。

曹仁终于做出了选择——他把那些效忠于大公子曹昂的人马留在了庐江城,然后就把抽调出来的三万大军,秘密的带出了庐江城。

安风津舰队信守承诺,在淮河上架起了浮桥,让曹仁和三万大军在全程监控下过河。

路过葛坡的时候,曹仁特别要求与刘立会晤。两人在官道上严阵以待的见了面。刘立站在阵前,向曹仁拱手行礼说:“小侄刘立,拜见曹叔!”

曹仁回礼说:“继祖贤侄不必多礼。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兴汉王好福气呀。”

刘立忙称不敢,面对老牌名帅曹仁,他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葛坡会猎的结果,让曹仁忍痛割爱的放弃了五万庐江守军。功成之后刘立更是如履薄冰,不想成为那棵被大风摧残的秀林孤木。

看着堡垒林立的葛坡,曹仁就更担心庐江残部的处境了。淮南战场的失利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那五万被秘密抛弃的庐江守军。过了葛坡就远离淮南了。曹仁很不甘心,可是他又没有更好的打算。

成功的送走了曹仁,就等于抛弃了所有的包袱。刘立的谋划已经成功了大半。曹仁带走的可是最精锐的部曲,剩下的人就只能在庐江城中自生自灭了。

刘立接到了杨修的命令——接收淮南。麒麟军迅速的离开了葛坡,沿着曹仁的撤退路线反向行军,对庐江城展开了合围。

深夜,庐江城西大门外面的一营地之中,刘立正在与辛宪英讨论进攻庐江城的计划。刘立说:“辛参谋长,庐江城虽然说群龙无首,但是五万守军也不是小数目。真的打起来,麒麟军肯定会吃亏。”

辛宪英说:“刘副将不必担心,攻城为下,攻心为上。如今的庐江城已经是兴汉国的地盘了,想要拿下城池也很简单。”

在辛宪英的建议下,刘立命人把曹仁撤兵的前困后果,用最简单的文字描述了一遍。让听见的人,都可以轻而易举的了解曹仁的小心思。

一张宣传单,可抵十万雄师。庐江城的守军多日未见曹仁,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本来有人想与庐江城共存亡,可是在得知了宣传单上的内容之后,居然就打消了抵抗的念头。

庐江守军也有聪明人,不想成为曹仁手中的炮灰。五万被抛弃的曹魏大军,居然撕毁了曹仁最后的命令。决定开城投降苟全性命。连曹仁都拱手认输了,别人也不可能搭上身家性命。

面对出城投降的五万降兵,刘立没有多余的废话,而是毫不留情的指出——他们都是被曹仁抛弃的那部分人。在返回宛城的竞争中,留在庐江城中的人,都是可怜的失败者。

一时的失败并不可怕,更可怕的是在失败之后自暴自弃,再也没有锐意进取的能力。这番话让五万降兵义愤填膺。毕竟他们选择了大公子曹昂的时候,就已经失去了最强有力的保护伞。

刘立拿下庐江,标志着曹魏在淮南战场上的最后一支力量被消灭,从此再也没有人可以阻止兴汉军前进的脚步。

与此同时,寿春督帅张辽带着止啼军进驻合肥。兵锋直指舒城。淮南战场进入了收官阶段。兴汉军的胜利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淮南战场已经没有多少悬念了。可是战争并没有迅速的结束,而是在兴汉军与楚军之间展开。按照杨修的估计,战斗的规模不会太大。

舒城的周瑜见兴汉军横扫淮南,心中很不是滋味,当场就倒在了帅帐之中。

在昏迷了三天三夜之后,周瑜终于醒了过来。为了保住长江以北的据点,周瑜与孙策打算拼死一搏。然而想要自保,必须要获得援军。为了争取援兵,决定派儿子周胤出使建业,说服孙权渡江作战。

为了表示出楚国方面的诚意,孙策还像模像样的封孙权为吴王。这样一来就是正式认可了孙权的王者地位。

孙策的妥协再加上周瑜的精打细算,总算是给楚军争取到了巩固舒城的机会。邓艾调驻庐江,刘立协防合肥。

兴汉军的兵力调动,给了周瑜很大的压力。刘立进入合肥之后,张辽立即把六安当成了麒麟军的驻地。

刘立把典满放在了金寨方向,赵统作为机动力量在金寨与六安之间巡逻。麒麟军主力进驻六安,扼守楚军北上的咽喉要道。

周瑜和孙策也在积极备战。按照双方的兵力配置,楚军在积极运动,处于攻势。然而兴汉军方面正在巩固淮南,合肥和六安只有四万大军,处于守势。

新一轮的战斗即将打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