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443章 袁术称帝

兴汉使命 第443章 袁术称帝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443章 袁术称帝

就在天下局势风云变幻的时候,盘踞在和秣陵的吴王袁术,也没有逃脱宿命的安排。

“代汉者涂高也”这句话终于传到了吴王宫,再配合内部的“建业有王气”的相关宣传。吴王袁术误以为袁家是天命所归,竟然毫不顾忌自身实力的不足,终于向至尊之位发起了冲击,打算弄一个既成事实。

吴国在秣陵一带大兴土木,一座由大青石钩砌而成的大型城池,就这样在长江南岸拔地而起了。俯瞰长江水缓缓东流,那磅礴的气势足以鲸吞整个汉室天下了。

建业皇宫奠基之后,原本需要五年的时间才能完成布局,到时候才是最佳的登鼎时机。然而袁术已经等不及了,为了及时的挽留住天命,他居然迫不及待的在秣陵吴王宫举行了登基大典,置三公九卿和文武百官。又册立袁耀为太子,纪灵为大将军,杨弘为丞相,一时之间整个秣陵风起云涌,官员连升三级,百姓得享帝都子民的待遇。

袁术称帝的消息传遍天下之后,魏王曹操发布檄文:

袁家四世三公,深受刘姓皇族的信任栽培之恩。如今背德忘恩,觊觎社稷神器。天子尚在长安,贼臣却在东海妄称帝命,自然是人神共愤。魏王曹操秉持纲常道义,檄文邀请天下有识之士,共同剿灭叛臣,还华夏大地一个朗朗乾坤。

魏王曹操还调动宛城驻军东进汝南,将盘踞在汝南郡的吴军张勋部赶回了寿春。袁术称帝不到一个月,汝南就在魏军的进攻之下变成了魏土。这是袁术称帝以来的首败,沉重的打击了吴**民的自信心。让秣陵称帝的袁术成了一个沐猴而冠的笑话。电脑端:s/

晋王袁绍得知袁术称帝以后,又听说魏王曹操的大军攻占了汝南,不仅夺取了袁家老宅,更是捣毁了袁家祖祠,挖了袁家的祖坟。魏军将士鞭打袁家先人的尸骨以泄大愤,更是让袁术的天命所归变成了一个天大的笑话。

袁绍立即在晋阳城中重修祖祠,整饬族谱。并且选定良辰吉日告祭天地祖宗,将袁术一脉逐出袁家,以此来证明袁家不是忘恩负义之辈,试图收拢天下世家之心。

然而吴王袁术作为袁家的嫡系宗脉,他的选择就代表了整个袁家主流思想。晋王袁绍的掩耳盗铃,不仅没有挽回天下士人之望,反而令天下世家悉数抛弃了袁家。毕竟晋王袁绍把自己的弟弟袁术当成了弃子,这令希望大树底下好乘凉的世家吓破了胆。

天下世家本来看不起曹操的阉宦之后出身,可是袁术称帝,已经做了乱臣贼子,除了江东少数世家之外,根本就没有中原世家愿意依附袁术。

晋王袁绍的划清界限,不仅没有起到安抚世家的作用,反而让世家以为兄弟不能相容,还能容得下没有血缘关系的外人吗?

晋王袁绍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可把天下世家给逼上了绝路。长沙,襄阳,成都,都是以本地世家为主,外人想要进入,根本就没有机会。中原世家没有委屈求全的特点,自是不愿意南逃荆楚。

至于上庸的忠汉王刘备,虽然说打出了光复汉室的旗号,但是他在中原世家的眼中,只是一支实力弱小的地方势力,根本就没有抗衡兴汉军的能力。

两权相害取其轻,大量不愿意依附袁术的中原世家,只能勉为其难的选择了曹魏作为投靠的对象。司马懿趁着与张春华联姻的机会,不仅收服了陈群,还借着陈群续弦的机会拉上了荀家。更是让人暗中散布魏王曹操当初诛杀边让的事情,迫使逃向长安的世家明里投奔二公子曹丕,实则充当了司马家的爪牙。

就连太原王家,也打着继承司徒王允遗愿的旗号,举家迁徙到了长安城,更是秘密的投入了司马家的怀抱。

梅园之中,兴汉王刘正召开了五相会议,一致决定让陈留督帅太史慈进军陈国,并且改陈国为陈郡,留下副将邓艾驻守陈郡,震慑颖川方向的魏军。

红衣督帅陈到麾下大军出动,副将魏延兵进寿春,一举击溃了张勋的残部。

张勋西蹿庐江,与盘踞在庐江的刘勋兵合一处。

就在这个时候,楚国水军倾巢出动,十万楚军合围庐江,袁术派太子袁耀带领水军,打算替庐江守军解围。

梅园收到情报之后,立即让周泰进驻广陵,副将张辽带着两万止啼军进驻合肥。围攻庐江的周瑜可就坐不住了。魏军曹仁部已经到了安风津,夏侯惇的十万魏军屯驻葛坡。幸亏魏军没有水军,否则的话,楚国的后路也就不安全了。

周瑜只在安丰和固始留下了少量的兵力,至于腹地平春,只有数万北上的民夫。张辽驻军合肥,恰好卡在了楚军的咽喉位置。

兴汉军兵进合肥,算是拿捏住了楚军的命脉。周瑜无奈,只得派人到如皋送信,希望孙尚香可以影响到刘立的决策。

刘立纠缠不过孙尚香,只得轻装北上,然后奔赴合肥前线。张辽看着风尘仆仆的刘立和孙尚香,忙命令守城的都尉打开城门,迎接刘立等人进城。

张辽问:“世子,你怎么到了这里?”

刘立说:“张叔,父亲让我在如皋舰队学习,如今少年海军编队已经走上了正轨,有英子主持大局,肯定不会有问题。合肥的局势危若累卵,我也想来见识一下。”

张辽沉默了,如今合肥前线只有止啼军两万人,后方寿春的魏延也只有两万兵力。面对周瑜的十万楚军,压力特别的大。

刘立的到来,也不能解决合肥兵力不足的问题。周瑜铁了心要夺取庐江,肯定会优先解决合肥方面的后顾之忧。两万止啼军面对孙策的五万长沙子弟兵,正面作战的胜率几乎为零。

更何况有情报显示——庐江守将刘勋与楚王孙策的关系十分密切,要是让周瑜兵不血刃的拿下庐江,再切断合肥与寿春之间的联系,红衣卫也没有办法及时救援孤军深入的张辽。

面对合肥的困局,张辽也是束手无策,毕竟兵力差距就摆在面前,谁也没有办法凭空变出一支生力军来。

张辽问:“世子,王爷让你主持长江沿线的战事,你怎么看?”

刘立说:“张叔,如今庐江一带,三方势力围攻伪帝袁术的守军。楚军从固始出发,顺着淮河依仗水军的优势强攻庐江,大战一触即发。咱们两万止啼军屯驻合肥,楚国的水军大都督周瑜只怕是睡不着觉了。”

刘立直言不讳——从兴汉军的战略态势看,止啼军就像是一根钉子,顶在了楚军的咽喉位置,随时都有可能切断楚国大军的后勤保障。ssm.

曹仁带着五万大军屯驻安风津,向东可以威胁寿春,向南又对庐江虎视眈眈。目前的楚军算是骑虎南下了。面对合肥的两万止啼军,周瑜不敢掉以轻心。

张辽问:“世子,你的意思是让出合肥,让周瑜没有后顾之忧的占据庐江,与曹魏大军在淮河一线对峙吗?”

刘立说:“张叔,楚国唯一的倚仗是水军,庐江落入楚国手中,一定会让周瑜疲于奔命。止啼军退回寿春,可以增强寿春的兵力,确保兴汉军在淮南的影响力不会被削弱。”

张辽想了想,决定采纳刘立的意见,庐江要是落入魏国的手中,想要夺回来就太麻烦了。周瑜想要保住庐江,就必须要掏空家底发展水军,楚国就一定会被拖垮。

止啼军退出合肥,与寿春的魏延合兵一处,四万兴汉军可以轻松的应对另外三方的各种挑战。

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