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435章 解烦五豪

兴汉使命 第435章 解烦五豪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435章 解烦五豪

孙策也是无语了,兴汉国派刘立试航柴桑,就是想要摘桃子。然而有搅屎棍孙权在,他也只能默许少年海军的存在。倘若单独面对吴军,解烦军想要不损失惨重都没有机会。真要是留孙权在长沙,又怕他一时头脑发热就兴风作浪。且不说吞噬吴国的气运,楚国能不能自保都成了摆在面前的大问题。

周瑜算是服气了,少年海军用的是阳谋。为了避免孙权消耗楚国的气运,孙尚香就必须要与刘立产生联系,借助兴汉国的大运平抑吴国气运的反噬。特别是建业王气的存在,让楚国没有能力独吞吴国气运,也给了刘立可乘之机。

为了安排孙权,避免兄弟相争,周瑜只能捏着鼻子认可了少年海军的存在。如皋屯兵的东海督帅吕蒙,将会牵制一半以上的吴军,这就是刘立带给楚国的好处,也是少年海军与解烦军合作的关键前提。

至于孙权提议的芜湖水战,周瑜也找不到借口反对。只能建议孙策亲自前往芜湖庄,主持芜湖水战演习,见识一下解烦军与少年海军的战斗力。

解烦军编制八百人,分设两屯。孙权任解烦军都尉,麾下的两位屯长分别是朱然和张承,还有新近崭露头角的丁奉,周胤,严畯并称居巢五豪。这就是孙权的小班底,也是他谋夺楚王之位的底气所在。

朱然和张承出身江东世家,家族实力雄厚,依附孙权之后,当仁不让的占据了两大屯长之位。丁奉善战,周胤多谋,严畯崇尚中庸之道兼有自知之明,是解烦军中最好的润滑剂,成功的平衡了五方势力。

周瑜最头痛的地方在于儿子周胤也隶属于解烦军,与孙权走得很近。这让周瑜自己觉得没有办法向楚王孙策交代。父子之间追随的主公各不相同,这确实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孙策说“公瑾,咱们已经年近不惑,就让仲谋和解烦军的那帮小子,好好的表现一回吧!”

周瑜问“主公,万一局势失去了控制,仲谋和解烦军尾大不掉怎么办呢?”

孙策摇了摇头,指着墙脚处的一只壁虎,一支铁箭飞出,扎断了壁虎的尾巴。神秘莫测的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一山南容二虎,孙权想要天下就得自己去争抢。至于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那就只有天知道了。

周瑜有了孙策的指示,忙下笔起草命令,同意孙权的解烦军与刘立的少年海军在芜湖水面上进行演习。

孙权收到命令之后,立即派人通知刘立,告知水上演习的相关事宜。恰巧被孙尚香收到了演习意向书。她直接找刘立软磨硬泡,获得了一个指挥的名额。

刘立问“尚香姐,解烦军队长以上将领都有谁?”

孙尚香说“解烦军是二哥孙权一手组建的精锐部队,战斗力超过了兴汉国海军的两栖战队,至于与少年海军之间的对比,并没有实战数据可供参考,只能打完之后才可以进行有效的评估。”

随着孙尚香的解释,解烦军一贤五豪。张承家学渊源,有儒将之风,攻守兼备;朱然成熟稳重,是解烦的定海神针,善于打防守战;丁奉骁勇善战,是冲锋陷阵的不二人选;周胤足智多谋,喜欢使阴谋诡计,少了几分堂堂正正之气,背后偷袭还行,正面对战就会底气不足;严畯为人小心谨慎,做事也是滴水不漏,又不喜欢与同袍争抢功劳,是解烦军中的老好人,也是最难对付的角色。

刘立听着孙尚香的解说,开始给解烦五豪对号入座。按照少年海军的编制,朱然应该执掌刺候船,由徐楷想办法对付就好了。

丁奉骁勇善战,吕琮也是热血男人,正好可以看一下谁是英雄。先锋船之间的大战,那可是士气之争,胜败直接与整个战局挂钩。

接下来就是整场战斗的核心,两艘护卫船分别有甘述和孙尚香执掌,恰好可以对付张承和周胤。至于后卫船就是徐刚对严畯了,两人都以小心谨慎著称,这就是名符其实的硬碰硬了。

最后就是座船上的指挥了,少年海军方面是刘立和辛宪英;解烦军方面就是孙权和步练师了。

刘立本来不打算让孙尚香出战的,可是他没有办法拒绝她,就只能勉为其难的安排了护卫舰之战。由于是水战演习,孙权特别调拨了一批演习专用装备,由少年海军后勤保障船负责接收。

孙尚香离开之后,辛宪英望着刘立缓缓的问“继祖,原有的武器配置你打算怎么安排?”

刘立说“英子,防人之心不可无。芜湖水战演习,也有可能变成实战,千万不要大意。要是在演习的过程中损兵折将,你和我都会是少年海军的千古罪人。”

辛宪英觉得事情难办了,想要瞒过孙尚香改装护卫船,这难度真的很大。要是孙尚香故意放水,少年海军的压力就太大了。

刘立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少年海军拥有兵力优势,可是不足以批消解烦军的年龄优势。

正在这个时候,徐楷等人也完成了试航芜湖,向刘立了相关的试航数据。经过一番分析之后,芜湖上的风浪没有东海那么强劲,想要凭借着顺风优势取胜,只怕是天方夜谭。至于操舟的技巧方面,少年海军多是北方人,也处于绝对的劣势,至于如何扭转不利的局面,暂时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在实战的时候临战发挥了。

刘立感觉很不爽,水战较量,既没有速度优势,又没有操舟的技术优势,真要打起来,还有取胜的可能吗?

辛宪英问“各位队长,少年海军都有什么优势,总不至于咱们的海船进了长江水道,就只能被动挨打了吧?”

徐楷说“其实咱们也有三大优势首先是少年海军的海船吃水深,稳定性好,不容易翻船。其次就是船速的降低让重型弩车和重型弩砲的命中率达到了五成以上。排除一些干扰因素的影响,也能达到四成。第三就是咱们的后勤保障体系比较完善,可以及时的补充战斗消耗。咱们的船比较大,冲撞能力也非常的强悍。即便是解烦军想要接舷战,咱们也有居高临下的优势。”

刘立听了之后,忙点了点头,在水战方面,船大才是硬道理。同样多的船只,少年海军可以让一千二百五十人的编制参加战斗。解烦军八百人的编制都显得拥挤,这就是硬件方面的差距。

辛宪英忙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尽量的拉开距离,利用武器优势进行对抗,减少接舷战的次数。毕竟少年海军在武器方面有压倒性的优势,至于兵力优势就没有那么明显了。

孙策和周瑜的裁判船队也秘密的达了决战水域,并且准备了大量的岸上观察点,试图了解少年海军的战斗风格。

为了增加演习的真实性,重型弩车使用的箭矢去掉箭头,至于重型弩砲,则使用水战火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