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421章 知耻后勇

兴汉使命 第421章 知耻后勇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421章 知耻后勇

徐刚终于意识到了自己的严重错误——作为童子海军的一员,他的一举一动,在很多时候都代表了整个童子海军的思想教育水平,甚至是整个兴汉国启蒙教育的成败。他一个人的错误,让童子海军一千二百五十名成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是整个兴汉国的少年们都得为他的那一泡尿买单。

禁闭处罚结束之后,徐刚在宿舍撒尿严重违纪事件,在校方和童子海军总部算是告了一个段落。然而这件事情在少年男女们的心中还在持续的发酵,根本就没有中断的可能。

港口校区寒风凛冽,结束了一整个上午两个时辰常规训练的少年们,成群结队的涌向了生活区的学生食堂。徐刚似乎被同伴们给排斥了,在他身边方圆四、五米的范围之内,所有的少年都选择了敬而远之。

就连那位专门替少年们盛菜装饭的食堂阿姨,也是捏着鼻子给徐刚的饭盆里扣上了标准配置的饭菜。这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今就连受过专门的职业培训的食堂阿姨,也对徐刚另眼相看。气得他当场就想倒掉饭菜,连进食的都被愤怒的情绪给抵消了。

好不容易才在心里默念浪费食物可耻,不能浪费食物。靠着这样的自我催眠,徐刚才端着饭盆走到了餐厅的位置。

本来坐满了八名少年人的那张连体桌凳,在徐刚靠近的时候仿佛刮起了一阵风,把少年们都吹到了偏远的角落,硕大的双排凳子上,就坐了他一个人。

这次对徐刚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用臭名远扬来形容他也不为过。这对于一个少年人来说,简直就是从灵魂上直接摧残,想要崩毁他的意志。徐刚有些扛不住了,同样的禁闭处罚,吕铜归队的时候成了整个十三号宿舍的英雄,受到了室友们热环的欢迎。而他即便是通过了改造,依旧是一堆狗屎,所有的少年都对他敬谢不敏。他扪心自问——这样的坚持还有意义吗?

徐刚默默的走到泔水桶边,就打算把饭盆里的饭菜往泔水桶里面倒,沉重的思想包袱压得他喘不过气,他几乎失去了挣扎的勇气。

饭盆才刚倾斜,身后就传来了刘立的声音说“我要是你的话,就不会选择用这样的方式结束童子海军的生涯。”

刘立直接告诉徐刚,逃避不能解决任何的问题。既然校方没有放弃他,他就不应该自我放弃。他的错误让整个港口校区的师生们有了一个心结。作为一名负责任的少年人,应该努力的打开师生们的心结,而不是在自暴自弃中堕落,从而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徐刚问“屯长,我实在是受不了了。我已经接受了最残酷的禁闭处罚,也真心诚意的进行了悔改。这里的人们为什么还要排斥我呢?”

刘立说“一个人身上有了污点,就再也没有机会洗去了。这就是犯错误的沉重代价,谁也不能例外。你自认为已经付出了足够多的代价,可是在身边的人心目中,你所做的一切还远远的不达标。这是由于双方的不同视角造成的差异。”

徐刚往宿友脸盆里撒尿的事情很严重,让人最难以接受的是他不讲卫生,这会让师生们在潜意识中拒绝与他有任何的交往与接触。他已经被周围的人们完全的孤立了。

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徐刚必须要持之以恒的让周围的人们看到他改正错误的态度。如果他现在放弃了,就再也没有机会突破自身的桎梏,从而沦落为最卑微的小人物。

与贤者同行的一定是达人,与愚者同行的,基本上都是乡野村夫。徐刚想要与什么人为伍,将会直接决定他的前途。人们的地位可以平等,然而每个人的能力,却没有办法维持在相同的水平线上。这就造成了身份差异,竞争的存在,让人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如今的徐刚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要是他不能抓住机会破茧成蝶,就只能做一辈子的虫子,再也没有机会起飞。他失去了宿友的友谊,被食堂阿姨本能的排斥,却成功的进入了刘立等人的视野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然而徐刚是靠着犯错误的巧合进入了高层的考察范围,在第一印象上就是严重的先天不足。在引来更多关注的同时,也增加了他想要扭转形象的难度。

刘立取出了一份兴汉月刊,上面着重报道了东海大学港口校区,十三号宿舍舍员之一,童子海军的普通成员徐刚,由于某种不知名的原因,在夜半三更朝室友吕铜的脸盆里撒尿,从而遭遇了校规和军纪的双重处罚。这件事情更引起了很多人的评论。

著名的特约撰稿人,有着毒舌之称祢衡评论说“好小子,真的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前有祢衡裸衣骂人,今有徐刚脸盆撒尿。既然已经成功的引起了兴汉国高层的注意,那就好好的表现吧!小子,你的一举一动都有四千多万兴汉国百姓在关注,我看好你,加油!”

兴汉月刊的主编陈琳也发表评论说“制造话题吸引百姓的眼球,这是一场成功的策划。徐刚作为本次舆论的焦点,如何扭转在兴汉国百姓心目中的第一印象才是关键。成则名垂青史,败则遗臭万年。我个人对这样的炒作持反对意见。毕竟一个少年人,不由自主的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小错也就变成了大错,在众目睽睽之下,改正错误的难度也会成几何倍数的增加。彻底的改造自我,才是徐刚唯一的出路。凡是利用舆论的人,总有一天会被反噬得遍体鳞伤。”

兴汉月刊的主笔陈玲在评论中说“徐刚,谢谢你为本期月刊了一个全民讨论的话题。不过你必须要记住一件事情——百姓的眼中揉不得沙子。你必须要改造得特别的彻底,才有机会扭转形家。从今以后,你的一切行为都会曝光在普通百姓的视线中,没有和讨价还价的余地。你成功的引起了启蒙教育方面有缺陷的话题,同时也成为了四千万兴汉国百姓共同监督的对象。兴汉国通行的标准具有唯一性,当你利用舆论获得关注的时候,你就得做好成为道德楷模的心理准备。否则你一个人的失败,对于整个童子海军来说,都是灭顶之灾。”

著名小说家洛神王二火也发表了评论说“徐刚事件是一个契机,他让我们看到了德育的失败,对于启蒙教育方面的投入,还必须要持续不断的加大力度。这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二十年的启蒙教育,只偏重了识文断字,却忽略了思想教育。从今以后需要调整侧重点,教书育人必须要加强,思想品德也不能落后。如何改造徐刚,这是整个兴汉国的使命和责任。道德的缺席就是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思想教育需要常抓不懈,就从尊师重道开始。加强老师的权威刻不容缓。至少在学校里,班级中,老师的地位不能动摇。”

刘立并没有说话,而是静静的等待着徐刚看完兴汉月刊上的相关内容。这是一个知识为王的时代,老师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支撑点,其地位必须要得到巩固,否则就会造成知识层次的断代。

徐刚的改造,事关整个兴汉国的蒙学大局,这可不是人为可以中止的。

刘立作为兴汉王刘正的世子,终于在蒙学教育这个舞台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向逐步僵化的教育体系发起了冲击和挑战。

这是刘立和父亲的第一次交锋,凭借着徐刚事件,他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也向世人传达了一个另类的声音——兴汉王刘正培养接班人,确实与众不同,交接权力的方式也非常的特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