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405章 东海大学

兴汉使命 第405章 东海大学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405章 东海大学

甘宁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回转东莱海军基地,而是向刘正提交了一份关于在东海郡修建海军大学的计划。

刘正看了甘宁的计划之后,决定让甘宁向五相权为机构进行答辩,论证计划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在答辩会议上,甘宁坚持认为海洋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想要深入细致的研究,必须要进行基础教育方面的投入,海洋事业的繁荣需要大量的人才作为支撑。

随着兴汉国海上贸易的繁荣,大量的百姓在海洋和陆地之间来回的奔波,许多新的问题包括疾病预防,食品安全,以及文化交流等,都有可能打破旧的常规。

海军常年周旋于海上,很有可能在回归陆地的时候,发现自己居然与时代脱节了。如何解决思想代沟,就成了海军需要立即着手解决的难题。

还有就是战略战术方面的调整,毕竟出海之后,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不仅会改变海军的治军标准,很有可能演变成不可化解的海陆冲突。

筹建东海大学,就是为了研究这些全新的课题,培养基础人才,把海洋探索当成海军的战略目标。

陆地面积有限,这是谁也无法改变的事实。然而海洋却是比陆地大了很多。兴汉国可以向海洋索要土地。至于如何从海水的包围圈中获得土地,这就需要专业的人材去研究。

十年前兴汉国的人口不过一千多万,如今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四千万。照这样下去,估计用不了多久,兴汉国就得人满为患了。

华夏拥有的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口增长的潜力却是无限的。特别是医疗卫生体系逐渐的完善以后,兴汉国的人口增长是在逐年增加,平均每个家庭都有添丁进口。

据梅园政事堂的人口统计,在过去的一年之中,新增婴幼儿达到了八百万,其中成功养活的也达到了七百万。

全民生育的政策,让兴汉国每年的新增人口一直在逐步的提升。如今整个华夏的总人口已经突破了一亿,比起黄巾军大起义前夕的五千万人口,足足增长了一倍。

这还是各大诸侯勤修内政,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和推广新式农业技术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然而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瓶颈期,在极短的时间之内,根本就没有办法取得突破性进展。

如何缓解人口激增而土地不变的人地矛盾,就成了所有兴汉国中有识之士的当务之急。面对这样的情况,梅园政事堂可以有两个选择

一是发动中原大战,用战争消耗人口,从而化解人口增长带来的新式压力。

只不过这也不切实际,如今中原一带的人口突破了两千万,特别是豫州和司隶,重新变成了人口稠密的区域。

一旦兴汉军拿下中原,人口压力就会成为最大的障碍。农业技术方面的进步,已经让激增的人口给抵消。倘若应对不当,很有可能拖累整个兴汉国。

二是武装移民,只不过华夏百姓安土重迁,如何解决百姓的思想问题,是摆在移民大计前面的拦路虎。

想要解决思想问题,得投入专门的人才和资源进行研究。创办东海大学,已经成了研究海洋问题的当务之急。

甘宁还指出,东海大学将分为五大部门海军人才培养基地,船政技术学堂,海洋技术研究与应用中心,移民研讨机构,海洋疾病研究与控制部门。

这是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凡是与海洋相关的课题都可以研究。

医相华佗对于陆地上的疾病预防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体系,对于甘宁提出海洋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不仅投了赞成票,还抽调了资深的医学理论研究专家组,由张仲景带队入驻东海大学,从事相关的研究。

政相鲁肃则是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办学的经费从何而来呢?

甘宁早有准备,前期费用由海军部门独立承担,一旦基建完成之后,东海大学将通过代为培养的办法,实现自主办学,自负盈亏。

糜氏集团,兴汉集团,忠勇集团,张氏集团等有志于海外贸易的商家,将会七成以上的办学经费。

鲁肃见东海大学不用梅园政事堂拨款,就不再阻挠甘宁的提案,只是提出了一个额外的要求——东海大学每年向梅园政事堂一百名海洋方面的人才。

甘宁为了获取鲁肃的一票支持,二话不多说就同意了梅园政事堂的要求。

法相沮授仔细的考虑了一下,决定派人进入东海大学,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并推动海洋立法。刘正给了立法部门一个长期的任务——凡是兴汉军到达的地方,法律的触角必须要延伸过去,切实的做到有法可依。兴汉国的旗帜下,没有法外之地。

甘宁的答辩成功的解决了海外立法难的问题,或者是根本就没有人认识到——海洋之上也必须要立法,大海之中有的是资源,船队到达一个新的地方,法律也必须要跟上。

法相沮授的支持,让甘宁成功了一半。军相吕布不了解海洋,直接投了弃权票。

商相甄宓对于东海大学的创办十分支持。到了这个时候,甘宁的提案已经成功的通过了。

面对拥有一票否决权的兴汉王刘正,甘宁还是选择了坚持说服。

刘正问“兴霸,关于东海大学的定位是什么呢?”

甘宁犹豫了,提案上只是提出了东海大学的办学方向,至于这所学校的归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方案。

到底是海军的附属大学,把东海大学列为海军的下属单位,由兴汉军总参谋部管理;还是让东海大学独立办学,与海军形成单纯的合作关系呢?

两种方案都有利有弊,军人插手教育,总会是有一些后遗症的。刘正倒是不担心甘宁会有私心,只是现在不明确东海大学的直属领导机构,将来就会不断的扯皮。

甘宁说“还请王爷明示!”

刘正觉得,关于东海大学,还是要定性为专业型海洋人才培养的大学,而不是海军的下属单位。

除了南山军校由总参谋部直属管理以外,其余的大学一律有梅园教育管理中心负责领导。

东海大学拥有替海军培养人才的职能,关键还得替商部,法部,医部专业技术人才,这就意味着服务对象的多元化,从而只能定性为教育机构,而不是所谓的军事机构。

南山军校的服务对象只有兴汉军,作为军事机构是当之无愧的。

甘宁听了之后,总觉得海军似乎当了一回冤大头,不过他还是同意了刘正的意见。

刘正的两票赞成,让东海大学以六票赞成,一票弃权的绝对优势宣告成立。

关于校长的人选,甘宁提出了吕蒙,甘若男,陆逊三个候选人。

吕蒙作为海军督帅,自动失去了候选人的资格。

甘若男与陈达也进入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也无法当选东海大学的校长。

关于陆逊的资料,就摆在了五相和刘正的面前。

最后投票表决,陆逊全票当选为东海大学的校长,负责创办兴汉军海军人才培养学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