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345章 汉昌大学

兴汉使命 第345章 汉昌大学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345章 汉昌大学

辛评抵达任县的时候,恰逢刘正带着庞统和忠贞女卫,进入了红衣卫的大营。

刘正躲在了幕后,让陈到负责接见辛评。

陈到问:“仲治先生来访,有什么可以教我的吗?”

毕竟两军对峙了多年,想要消除隔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是出了什么问题,大家脸上都不好看哪?

辛评说:“陈将军,中山王自感才德浅薄,难以胜任保境安民的重任,这才决定退位让贤,还邺城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晋王的从事荀谌,挟势逼迫邺城归晋,邺城为了长治久安,只能选择兴汉国投效。

辛评说完,取出了韩馥的亲笔信,上面还用了冀州牧的大印,以及中山王的国印。

陈到接过信,飞快的浏览了一遍,随后才说:“仲治先生,请允许我考虑一下,一刻钟之后,再给你答复。”

这牵涉到红衣卫的兵力调动,我得先让行军参谋部准备一番。

陈到说完之后,让人把辛评带到了贵宾室稍作休息,随后就走向了刘正所在的房间。

刘正问:“叔至,你怎么看呢?”

会不会是韩馥和袁熙勾结,故意给兴汉军下的套呢?

毕竟红衣卫已经成了攻略邺城的唯一力量,要是有什么闪失的话,兴汉军在短时间之内,就不可能有兵力补充到西线。

真要是形成了兵力空档,晋国就会获得一次千载难逢的扩张机遇。

一旦晋军在邺城站稳了脚跟,兴汉军想要西进,就得付出更大的代价。

陈到说:“王爷,邺城情报部已经准备好了接应,这次和平接收邺城的可能性达到了九成。”

这样的风险红衣卫可以承担得起,以任县的防御力量,留下预备队守城就可以了。

咱们已经做好了预案,足以应对一切危机。

刘正说:“叔至,兴汉国发展至今,你们都是有功之臣。”

这是兴汉国的机会,也将昭示着整个冀州的最后归属。

其实邺城就摆在那里,咱们想什么时候取,就千么时候取,只要解决了袁熙和十万晋军,剩的事情并不重要。

陈到问:“王爷真的不打算亲自举行入城仪式吗?”

这可是向邺城百姓耀武扬威的好机会呀。

红衣卫要是抓住了这个机会,就一定可以成为兴汉军最重要的武装力量了。

刘正说:“叔至放心,我不会干涉你的决定。”

我只是想作为一个局外人,见证一下邺城归属兴汉军的具体过程,你去安排一下吧!

陈到领命之后,亲自把刘正等人安排到了中军,随后让人通知辛评,红衣卫立即出发,向邺城进军。

五万红衣卫,顺利的进入了邺城,很快就完成了交接。

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陈到在请示了刘正之后,就带着冀州大小官员觐见。

刘正当场拍板决定:

汉昌大营的驻军进驻真定,空出来的大营经过改造之后,成立汉昌大学。

汉昌大学除了纪效新纲作为必修课以外,其余的课程均由汉昌大学的校长韩馥自行安排。

韩家迁到汉昌,以教书育人为生。

安顿好了韩馥之后,刘正又开始了对冀州文武要员的安排。

韩猛经过多年的养尊处优,已经不适应战场的生活了,刘正让钟会负责整训中山军,韩猛调到南山军校,与超神吕布作伴。

邓艾在安排好了真定的事情之后,轻装抵达武安,接手耿武的大军。

至于耿武,进入汉昌大学,负责安保工作,与闵纯一起协助校长韩馥开展教学工作。

剩下的就是文臣的安排了,鉴于审配刚正不阿,刘正决定让他到梅园政事堂的刑部任职,暂时充当刑部主事阎柔的副手。

辛评调入总参谋部,作为冀州问题专家使用,享受参谋长级别的津贴和俸禄。

任命辛毗为冀州刺史,配合梅园政事堂的土地改革工作队,对新占领的地区进行土地回收,然后再分配给百姓使用。

庞统带着荀谌走了进来,对刘正说:“王爷,关于友若先生的去留问题,王爷有什么打算吗?”

他本来就是想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说服韩馥归晋。

只是说服失败之后,反而被当成了韩馥投效兴汉国的见面礼。

刘正说:“士元不必紧张,友若先生不是兴汉军的俘虏,自然是来去自由的。”

强扭的瓜不甜,兴汉军没有拉壮丁的习惯。

至于友若先生,想要离开的话,兴汉军无条件的放行。

荀谌说:“兴汉王果然仁义无双,我在此谢过了。”

既然兴汉王不打算强留我,咱们就此别过吧!

荀谌说完,转身就走。

眼看就要走出了大殿,刘正忙喊了一声:“等一下!”

我还有几句话要话,说完之后,友若先生再走也不迟。

我的那位二师兄,可是外宽内忌,友若先生在兴汉军中做客多日,回去之后还能一如既往的受到重用吗?

显奕师侄一心想要拿下邺城,好与自家兄弟分庭抗礼。

如今谋划失败,十万晋军无功而返,这失败的黑锅,应该由谁来背呢?

友若先生选错了少主,只怕是前景不明,生死难料哪?

背负着叛徒的名声而死于非命,就是友若先生想要的吗?

荀谌愣住了,他的谋略失败,已经回不去晋国了。

如今只能投效兴汉军,才有一片立足之地。

荀谌问:“王爷愿意相信我这个三心二意的人吗?”

女怕嫁错郎,谋士也怕选错主公哪?

我已经失败了一次,已经没有勇气再选了。

至于有没有出路,其实并不重要,人生自古谁无死,事到临头,伸头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我又有什么好怕的呢?

刘正说:“梅园政事堂的对外交流部,还缺一位主持日常事务的副主事,不知道友若先生有没有兴趣屈就呢?”

如今大草原上正在推广汉语,对外交流部的作用,就显得至关重要了。

友若先生出自名门,对于教育的理解也是比较深刻的,正好可以教化大草原上的百姓。

为天地立心,为百姓立命,将传世圣贤的绝学发扬光大,替华夏塑造永恒的灵魂。

华夏有魂,精神永存。

这其中真正的起源,在于对外交流部对汉语文化的推广应用。

当汉语成为唯一的时候,华夏就是整个世界的唯一。

不知道友若先生,有没有兴趣参与到这样的盛事中来呢?

荀谌说:“王爷都已经说到了这个份上,我只能恭敬不如从命了。”

罢了,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

荀谌接受了刘正的命令,专门负责“讲汉语,进汉食,行汉礼”的对外交流与推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