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332章 班师途中

兴汉使命 第332章 班师途中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332章 班师途中

在落日原通往归化城的大道上,刘正居然骑上了红龙马,拿上了梨花枪。

吕布骑着赤兔马,拿着方天画戟。

两人并马而行,吕布似乎故意落后了半个马身的位置。

刘正问:“五原侯,从虎牢关大战以来,咱俩有几年没有动手了吧?”

今天天气不错,心情挺好的。

不如咱俩比试一番,也好打发无聊的时间。

吕布摇了摇头,缓缓的说:“王爷,时移事易,如今的咱们,根本就没有办法痛快淋漓的打上一场。”

此时此刻的并州铁骑,正处在风口浪尖之上,咱们之间要是动起手来,那尺度就没有办法把握了。

要是打出了真火,引起了大家的误会,并州铁骑就会进退两难了。

吕布言之有理,刘正只得放弃了与吕布动手的想法,毕竟并州铁骑的集结风波,并没有完全的消散。

要是两人全力以赴的打一场,那受伤就在所难免了。

自从做了兴汉王,刘正就英雄无用武之地了。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武技,根本就没有施展的余地。

难怪很多人身居高位之后,就只能把多余的力气,全部都用在了女人的身上。

一个以武功著称的王者,连上战场拼杀的权利都被剥夺了。

一方面是要给身边的文臣武将表现的机会;另一方面就是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老规矩了。

王者成了吉祥物,距离战场最近的地方,叫做中军。

难怪魏王曹操和晋王袁绍越来越多疑了。

想当初与黄巾军交战的时候,两人可都是一马当先,冲锋在大部队的最前面。

可是在诸侯联军讨董的时候,除了刘正与吕布打了一场,曹操和袁绍的出行,都是前呼后拥的。

就算是距离敌人最近的时候,敌人也在五百米开外。

刘正自从做了兴汉王,也是处于里三层外三层的亲卫队的严格保护之中。

八百忠贞女卫,负责最核心的保护工作,外围又有三千亲卫军。

男女搭配的混合模式,让刺客们无计可施。

女刺客过不了亲卫的关卡,毕竟男人对于女人的敏感程度,可以让想要行刺的女刺客败露行踪。

男刺客或许可以穿过亲卫营的防守,可是面对忠贞女卫的控制区域,也是英雄难过美人关。

刘正已经很久没有遭遇过刺杀了,至于有人想要买通忠贞女卫,根本就没有操作的余地。

忠贞女卫的成员,都是战死沙场的兴汉军将士的女儿,再经过多年的忠诚教育。

更有内外安全局的联合审核,同时又制定了严格的巡逻制度。

这样挑选出来的忠贞女卫,背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再加上刘正的武力值也突破了神将级别,正式的迈入了超神之列,能够形成威胁的刺客,根本就不存在的。

东方月和轩辕无双也是超神武将,一直贴身保护刘正。

这样的绝对防御,即便是超神吕布也不敢轻举妄动,更没有成功的可能。

王者之争,在于堂堂正正的战场拼杀,偷鸡摸狗式的刺杀,不仅坏了规矩,还会毁掉了争霸天下的潜规则。

还有一种气运守护的玄学传说,真正的王者,会死在战场上,或者是老死在病榻上,几乎没有人会死于刺杀。

王者之间的对决,在于大势之争,想要威服天下,就得以正制胜。

一个势力的存亡,不是刺杀一个王者就可以解决问题的。

东方月说:“王爷,其实作为一名王者,也是一种束缚!”

失去人身自由不过是最浅显的层次,失去思想自由才是最可怕的。

王者孤独,无私即无情,无情则远离百姓。

王者被困在方寸之间,既接触不到敌人,也接触不到最底层的普通百姓。

那些有资格觐见刘正的人,也会经过层层的筛选,最后才能说上两句话,或者是表达一番敬仰之情。

刘正知道,每年接见的普通百姓,肯定是兴汉军中先进个人的家人。

至于与兴汉军毫无瓜葛的平民百姓,是没有资格享受这个待遇的。

地方执政官在筛选觐见名单的时候,会优先选择阵亡将士的家人,再有就是那些信得过的百姓。

这样一来逐步走向高层,更是会优中选优。

最终获得刘正接见的百姓,肯定是各方面都信得过的人。

刘正想到这里,于是就问东方月:“小月,咱们崛起于普通百姓,还有机会回到普通百姓中去吗?”

我怎么感觉自己与百姓的距离越来越遥远了。

或许有一天,我也会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这也太可怕了,脱离百姓,这不是我想要的。

东方月说:“王爷,咱们都回不去了。”

你每年接见的那些百姓,虽然说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但是他们都来自于最底层,能够知道百姓的真实需求。

通过他们,你可以明白地方上的社会生态。

没有什么政策可以照顾好所有的百姓,能够让九成以上的百姓安居乐业,就是最好的政策。

就拿东方家族来说,传承几千年,也没有摸索出绝对公平的家规来。

更不用说包罗万象的兴汉国,就拿乌桓人和鲜卑人来说吧!想要吃饱穿暖,就得“讲汉语,进汉食,行汉礼”。

否则的话,是没有资格享受与汉人同样的福利待遇的。

当然了,对于那些有条件坚持个性的乌桓人,兴汉国可以给予包容,却不会特殊照顾。

就拿市场上的日常交易来说,不精通汉语的人,吃了亏也是自找的。

兴汉国各级政事堂,可不会给那些不会讲汉语的人开后门。

刘正说:“互相尊重和文化认同,是兴汉国的立国之本。”

对于鲜卑人和乌桓人的个性,兴汉国讲究的是不支持,也不反对。

同一个地方,同一套法律,对于作奸犯科的人,一律严惩不贷。

要是有人不了解法律而吃了大亏,那就怪不得别人了。

刘正的想法很简单,顺从者昌,逆行者亡。

兴汉军是保护兴汉国百姓而存在的,至于那些游离于兴汉国政策之外的人,没有人会在意的。

轩辕无双说:“王爷,兴汉国已经担起了教化天下的责任。”

只要坚定不移的走下去,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的。

兴汉使命,就是让华夏民族的光辉,荣耀整个天下。

大草原上筑城,不仅可以光大华夏的旗帜,还能让华夏文明辐射整个地区。

轩辕家族留下了炎黄子孙的传承,真正认可的却只有长城之南的华夏人。

如今筑城留根的做法,会让华夏一统的兴汉思想,在大草原上生根发芽。

无论是汉人,鲜卑人,乌桓人或者是高勾丽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的称呼——那就是“华夏人”。

兴汉国中,华夏民族,人人平等。

刘正说:“无双,你的这个想法很不错。”

可以联合蔡大家,把关于华夏的传承,进行充分的史实论证。

凡是有资格列入华夏民族的,都可以包罗进来。

兴汉军是兴汉国的保护伞,也是华夏民族的守护力量。

拥有两千四百万百姓的兴汉国,有资格塑造华夏人的新形象了。

轩辕无双说:“王爷放心,天上地下,唯我华夏永恒。”

炎黄精神,华夏命脉;五湖四海,皆属神州。

我一定会找到华夏的精神之源,配合蔡大家写出传世巨著来。

吕布说:“王爷,为华夏而战,是我最大的心愿。”

我已经老了,就让我培养出一批优秀的子弟兵来,代替我征战沙场。

并州铁骑的旗帜,将会飘扬在北海之上。

刘正说:“五原侯,征战十几年了,咱们都没有辜负华夏这个民族。”

这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并州铁骑于华夏神州,是有大功的。

你们都是值得尊敬的人,华夏民族不会忘记并州铁骑的付出。

兴汉国的荣耀,是兴汉军将士用牺牲换来的,这其中也有并州铁骑的功劳。

吕布说:“希望姜伯约可以扛起并州铁骑的大旗,继续为开拓大草原做贡献吧!”

王爷替并州铁骑选定的未来,让我无话可说。

这就是并州儿郎的宿命,我带着他们闯荡了二十年,总算是没有辜负“并州铁骑”这面旗帜。

将来见了义父,我也可以理直气壮的回话了。

义父的两大心愿:一是将并州铁骑发扬光大,二是让并州铁骑吃饱穿暖。

如今在王爷的英明领导之下,这两点都实现了。

我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

吕布的感慨,让刘正看到了并州铁骑的缔造者丁建阳公的宏图大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