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310章 周仓攻城

兴汉使命 第310章 周仓攻城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310章 周仓攻城

刘正知道,这就是所谓的蝴蝶效应。

种田技术的进步,肯定会节约更多的劳动力。

按照二十年前一个人养活五个人的比例,兴汉军需要四百万种田的人口。

如今种田技术好了,一个专职种田的人,可以养活二十个人了,兴汉军只需要一百万种田人口,就可以完成备粮任务了。

剩下的三百万人口,无论是从军,还是进入工坊劳作,以及一些有偿劳役,都可以让专事种田的人口不用分心。

想要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首先是提高种田的技术,让单位人口养活人口的比例提升。

随便增加一个数值,都会获得大量的富余人口。

不断的优化行业结构,从改变农民开始。

农业是基础,基础行业的产能提升,就会推动衍生出其他的行业。

刘正总算是想通了,种田人的水平,直接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地位。

用最少的人口,养活更多的人,那些从士地上被释放的种田人,将会成为各行各业的储备人力资源。

这就是整个时代的进步,毕竟种田技术的革新,是最不容易保密的。

兴汉国可以在武器装备方面严格保密,却不会在种田技术上敝帚自珍。

衣食住行,衣是排在第一位的,衣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食是维持人类生存的基础,就像兴汉军当初在幽州设立的屯垦团,就是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保障粮食的生产。

种田人能力的提升,带给了兴汉国快人一步的机遇。

相比之下,其他诸侯国种田人的能力,大部分在一个种田人养活十个非农业人口的范围之内。

以魏王曹操拥有近千万人口的实力,种田人需要一百万。

麾下各大世家隐匿的人口,也在百万左右。

剩下的八百万人,除开三百万的老弱病残,再减掉两百万左右的管理人口。

能够用于从事其他行业的人口,就不足三百万了。

商业人口和装备工坊的人口数量,将会直接决定军力储备。

魏国的总兵力的极限是一百万,除掉各类辅助军,正规军的规模会少于四十万。

一旦魏军超过四十万人,整个魏国就会崩溃了。

刘正也不知道这样的计算方式是怎么得来的,但是兴汉军的兵力极限是七百万人口。

相当于魏国的二十倍,这才是兴汉国可以席卷天下的底气所在。

毕竟兵力储备的多寡,直接反映了一个诸侯国的战争潜力。

以兴汉国目前的实力,还没有哪个诸侯国有实力,消耗掉兴汉军七百万人的兵力储备。

其实在真实战场上的人口消耗,基本上维持在一比一的水平,最多就是前线人口和后方人口的差别而已。

精兵可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需要大量的辅助人口。

一个精兵需要十个左右的辅助人口。

然而一个普通的士兵,有一个辅助的人口就足够了。

这就是兵家的多多益善原则,毕竟精兵太贵了,一般的实力根本就用不起。

只能用大量的普通军队代替,毕竟在大型战场上,精兵的战损会让一个势力伤筋动骨的。

真正的精兵,只能用在最关键的时刻一锤定音。

在冷兵器时代,人多力量大是亘古不变的真理。

天很快就亮了,思考了一夜的刘正,在点卯之后就让周仓带队攻城。

陶升站在东阿城头,身后一步远的地方,站着长史薛山。

薛山问:“王爷,兴汉军势大,咱们真的要顽抗到底吗?”

东阿实力太弱了,即便是挡住了兴汉军的攻势,也会大伤元气。

更何况兴汉军数倍于我,想要挡住,恐怕不行。

陶升说:“一旦称了王,就身不由己了。”

必须要打上一仗,对各方都有一个交代。

这不得不战的理由,是那些追随我的人不肯死心的综合意志。

要是不战而降,你和我都会死无葬身之地的。

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祈祷可以在仗打完之后依然活着。

兴汉王不会满足所有人的条件,咱们要是不战而降,肯定会有人想要找咱们的麻烦。

周仓站在东阿城下,看着城头上窃窃私语的两个人,终于开始了攻城。

陶升坐镇城头,亲自指挥守城部队反击。

三万铁骑,下马备盾,列阵向前。

周仓提着长柄大砍刀,率先冲锋。

云梯小队跟在周仓身后,亦步亦趋。

自行弩砲小分队,居然向城头抛掷陶罐弹。

陶升不知道陶罐弹的厉害,居然命令弓箭手朝天放箭。

大风吹散了漫天的沙土,祸害了守城将士的眼睛。

趁着城头慌乱的功夫,周仓接近了城墙。

兴汉军主力前移,自行弩砲部队也开始了火力的延伸。

云梯竖起,周仓踏步而上,如履平地般的登上了城头。

陶升带人围住了周仓,双方开始了血战。

周仓最大的特色就是跑得快,最得意的战绩,就是跟兴汉王刘正的红龙马,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友谊赛,一人一马居然跑了个旗鼓相当。

现在到了东阿城头,周仓就在方圆二十米范围之内活动,把速度优势发挥到了一个极致。

陶升追着周仓跑,连衣角的边儿都沾不上。

周仓以运动为主,至于斩将杀敌,那都是次要的。

陶升的围追堵截,对周仓来说根本就没有意义。

周仓刀下没有一合之敌,如果有,那就可以活命了。

陶升看得真切,周仓对每一个敌人,都只挥出一刀,决不拖泥带水。

这就是男人的本色,战斗就是这样,非生即死。

陶升觉得很憋屈,居然让周仓在城头上,跑出了千里马的速度。

这仗该怎么打,陶升的心里也没有底。

当陶升把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周仓身上的时候,后续部队上城了。

兴汉军攻城,到了城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树起圆盾,用血肉之躯掩护身后的战友。

成建制的向着敌人推进。

周仓的速度越来越快了,陶升的百名亲卫,居然在追逐的过程之中,折损了十几人。

陶升不想管周仓了,他要回到指挥的位置上去。

然而轮到周仓主动了,陶升想走,兴汉军是不会答应的。

陶升退一步,周仓就会进两步,还能顺手的解决几个敌人,替登上了城头的兴汉军,总算是打开了局面。

这是一场拼体力的较量,养尊处优的陶升,不是周仓的对手。

城头上的兴汉军已经超过三千人,周仓的体力也消耗了七成。

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毕竟高速的跑动,还要躲避明枪暗箭,周仓也不敢过于托大了。

周仓退回了大阵,指挥上了城的铁柄长刀兵,以陶升为目标,开始了向前推进。

陶升的身边,居然聚集了五千人,打算跟周仓阵战。

长刀兵呈兵墙移动,遇上的敌人要么退走,要么成为刀下鬼。

单打独斗的周仓,速度是令人绝望的噩梦。

指挥阵战的周仓,联兵成墙的办法,直接摧毁了陶升的战斗意志。

城头上的兴汉军已经超过了六千,距离战斗发起的时间,也才过了一个时辰。

薛山带人接替陶升,却无法扼制兴汉军的攻势。

陶升后退的速度很快,更多的人居然慌不择路的下了城墙。

周仓居高临下,开始朝城门方向迂回。

一千兴汉军,渐渐的靠近了城门,拉起了门栓,打开了城门。

周仓立即整队,盯住了陶升厮杀,替兴汉军主力扫清障碍。

自行弩砲部队进城之后,立即化整为零,投入了巷战之中。

陶升见大势已去,只得退守东阿王宫。

兴汉军按照巷战的演练标准,迅速的投入兵力,不断的压缩陶升的生存空间。

这是一场力量的对垒,没有技术含量可言。

自行弩砲的架子不大,在巷战之中的威力,可是比攻打城头的时候大多了。

薛山在混战的过程中,挨上了一枚陶罐弹。

幸亏是砸在了肩膀上,又有铁制盔甲保护,才没有受到更加严重的伤害。

只是陶罐弹的精准度,吓得薛山躲进了军阵中间,再也不敢轻易的露头了。

东阿巷战失去了陶升的统一指挥,只持续了半个时辰,就兵败如山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