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28章 兴汉商会

兴汉使命 第28章 兴汉商会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28章 兴汉商会

刘正见兴汉军初立,百废待兴,虽然高层人才济济,但是基层却是差强人意。

为了稳固根基,刘正决定分三步走,具体事务由鲁肃负责。

第一步,设立论道馆,招贤纳士,获得已经成型的人才,充实兴汉军。

论道馆分文馆和武馆。

文馆由刘正亲自坐镇,鲁肃负责具体事务。

武馆由典韦牵头,黄忠等人轮流坐镇。

第二步,先试岗,把基层的架子先搭起来,再从其中挑选有培养价值的人才,作为人才储备加以培训。

第三步,开展全民教育,蒙学扫盲,晋学取士,官学分科细务,储备人才。

蒙学以村为单位,让人人都有机会读书认字。

晋学是把蒙学中表现优秀的学员集中起来,统一教授基础学科,制定招生标准,规范招生考核。

官学是把优秀的晋学学员,分科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替兴汉军储备有用的人才。

刘正告诉鲁肃,以上的安排便是近段时间吏部工作的重点。

刘正安排好之后,便到了南山深处的第一军驻地。

赵云、方悦、张绣、周泰等人列队迎了出来。

几人寒暄完毕之后,便提起了正事。

刘正问:“子龙,大军都准备得怎么样?”

赵云说:“已经完成编制,各团正在集训。”

刘正随后检阅了第一军的基本训练。

发现了黑甲骑兵团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刘正说:“幼平,这黑甲骑兵团的战马还没有到位吗?”

周泰回答说:“已经就位了,只是丹阳团的战士到了马背上,连拿刀的力气都没有,我也不敢搞马上集训,怕出事!”

刘正说:“幼平,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丹阳团是步战精锐,也得成为马上雄师,大胆去做,有什么不懂的,多与子龙等人商量,他们都是带骑兵的好手,可以给你提供参考意见。”

周泰说:“司令放心,给我三个月,丹阳团一定可以: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则必胜。”

刘正说:“好,三个月之后,兴汉军将会在南山城中举行会武演练,第一军就指定由丹阳团参加。具体是哪支队伍,到时候会临时通知。”

刘正离开了丹阳团,又让赵云陪着去看了那一千白马亲卫的训练。

赵子龙亲自训练的队伍,就是不一样。

营长叫夏侯兰,是赵云的同乡,枪神的记名弟子。

白马亲卫的风格,与赵云大同小异,一身白马银甲,手中银枪,进退如同一人。

看来赵云已经领悟了纪效新纲的精髓。

看到这里,刘正对赵云的统兵能力才算彻底的放心了。

刘正回到正在施工的南山城中司令部的时候,发现张世平已经等候在那里了。

刘正大喜:“世平大哥,终于把你给盼来了,怎么样,想好了吗?”

张世平面露愧色,对刘正说:“司令,对不起,世平不想放弃经商,无法胜任商部的工作。我向司令举荐一个人,他的名字叫苏双,其人颇有学识,还有过一段从商的经历,对于生财之道可是门清,胜过世平千万倍。”

刘正本来想让张世平任商部主事,可是他无意仕途,只好说:“我想见见那苏双,世平大哥尽快安排吧。”

张世平领命之后,就离开了南山城。

十天以后,苏双走进了司令部的议事厅。

苏双大礼叩拜说:“无极苏双,拜见刘司令。”

刘正问:“苏双,你可有字?”

苏双回答说:“我等商人,地位卑贱,不敢有字。”

刘正说:“兴汉军中,人不分贵贱,只有分工的不同,士农工商,地位平等。我现在就给你赐字和珅,取其字表的意思,和气生财。”

苏双感动,热泪盈眶的说:“无极苏双苏和珅,拜见主公。”

收了苏双的心以后,刘正便开始考校苏双的专业知识,发现这个人确实有捞钱的本事。

当即拍板决定,苏双为商部主事,负责制定各项预算,以及兴汉军控制区域内的税收标准。

刘正依旧赐下纪效新纲和长孙安唐记事。

苏双有了参考经验,办起事情来雷厉风行。

他先是让张世平准备商会,把商人组织起来,为兴汉军所用。

又传信军长黄忠,挑选精通种田的人组成农会,专门研究优良品种和新型农具。

苏双的到来,让兴汉军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苏和珅的财神之名,更是在南山城中家喻户晓。

为了避免刺激到邹靖,刘正在规划南山城的时候,并没有把楼桑村纳入新城范围之内。

楼桑村距离南山城两里,算是离城最近的一个村子。

望着这一片生机勃勃的南山城,刘正发现士农工商各行其事,地位平等。

刘正终于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无士不明,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四位一体,缺一不可。

士存在的意义在于教化和管理,是规则的化身。

农的存在,是百姓安居乐业的根本所在。

工的存在,让人们在学习中进步。

商的出现,让分工更为明确,劳动效率的提升,带动了个人价值的增涨。

商人作为土农工之间的纽带,既是互通有无的关键,也是社会生态的调节器。

价格的波动,牵连的是各种不同的需求之间,此消彼长的变化。

光和六年十月,经过两个多月的紧张筹备,张世平在南山城中召开了第一届兴汉商会代表大会。

参加大会的代表分别是:

幽州范阳郡卢家,卢氏米行的掌柜。

冀州中山国张家,张家当代家主张世平。

冀州中山国甄家,甄逸三子甄尧,专门负责幽州北部商路。

陈留卫家,北平卫氏马匹贸易行的掌柜。

庐江陆家,泉州海船制造行的掌柜。

襄阳黄家,涿县百工农具行的掌柜。

江州李家,涿县李氏米行的掌柜。

徐州糜家,糜氏商栈的掌柜。

江东顾家,顾家书店的掌柜。

本来河内司马家也想派人参加会议,更是暗中游说与会的各大商家,想要控制兴汉商会,把张世平当成傀儡,然后逐步架空,最终一举夺权,甚至与兴汉军分庭抗礼。

司马家还喊出了一个口号:商人的事情,商人说了算,兴汉军的人,都得靠边站,想要加税,我司马家不答应,天下商人不答应。

不仅如此,还试图联络九大豪商,甚至是张家和甄家内部,都出现了司马家的人的身影,妄图凭借着影响天下大势的实力,迫使兴汉军做出让步,最终彻底的取消商业税。

负责幽州事务的司马朗,代表着司马家宣布:兴汉军不得与民争利,否则就是与天下商人为敌,必将招致天下商人的联手反扑。

刘正得报之后,冷笑了一声,令南山守备团出动两个营,查封了司马家的商铺,并且在司马朗前往张氏山货行的途中,强行逮捕,驱逐出了南山城。

刘正还让鲁肃发布通告,将司马家列为最不受欢迎的商家,但凡是兴汉军的控制区域内,凡是带有司马标志的商业机构,一律查封并驱逐。

刘正就是用这招杀鸡儆猴,向兴汉商会的其他成员表达了兴汉军的立场。

刘正说:“我给你们提供商机,提升地位,投之以桃。作为天下大商的你们,总得报之以李,按照我的规矩行商,大家好好合作,有钱大家赚,想要凭借着实力割我的肉,要看兴汉军手中的刀枪答不答应。”

解决了商会内部的不同声音之后,兴汉商会的总部落成剪彩照常进行。

苏双作为兴汉军的代表,与张世平并肩站立,拔出佩剑,十人同心,一起斩向了彩带。

随后,九大豪商代表云集南山城,在南山城南的集市中心的张氏山货行幽州总部,向天下人宣告了兴汉商会的正式成立。

第一届商人代表大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商业联盟正式登上了兴汉军的历史舞台。

大会一致通过了以下几项决议:

第一项:兴汉商会是兴汉军领导下的商人组织,一切以兴汉军马首是瞻,准确的说,是以兴汉军司令刘正马首是瞻。

第二项:与会代表一致推举张世平为第一任兴汉商会的会长,会长的权利与义务,会写在兴汉商会试行办法之中。主要负责协调商会成员之间的竞争,建立新的货易秩序,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对外则是与兴汉军的沟通,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准确来说,是让兴汉军上下认可兴汉商会的行为,并且为商会的成员提供必要的保护。

第三项:兴汉商会成立三个堂:一为兴汉堂,堂主由会长张世平兼领,专门负责兴汉军与商会之间的贸易;二为天下堂,堂主为徐州糜竺遥领,并筹建天下堂徐州分堂,召开天下商人会议,划分各商家的势力范围,争取做到内部损耗为零,获得更大的利益;三为仁善堂,刘正在汉中阳平关天师道义舍捐献钱粮,为天下人祈福的壮举,令天下的商人奉行。

甄尧代表中山国甄家宣布:为了给新出生的小妹甄宓祈福,甄家每年会拿出总收益的三成,捐献给仁善堂,专款用于赈济流民,以及兴建仁善学馆,为南山百姓提供义学。

学馆奉行有教无类,只会在每年十一月份,按照兴汉军的晋学考核标准进行入学考试,学员食宿全免,优秀的学员将会优先推荐就学兴汉官学。

鉴于甄家的壮举,仁善堂堂主毫无争议的落入了甄家人手中。

甄尧自忖威望不足,便让母亲张氏学徐州糜家的糜竺,遥领仁善堂堂主。

甄尧负责仁善学馆的日常管理工作,是第一任馆长。

刘正对于兴汉商会的成立非常重视,派苏双作为兴汉军的代表列席了会议。

苏双在会上代表兴汉军司令刘正,向兴汉商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并且隆重的向张世平颁发了会长的印鉴和任命书。

张世平代表兴汉商会的所有成员,向兴汉军司令刘正,宣誓效忠,并奉上了拥军礼单。

紧接着,苏双又向三位堂主颁发了印鉴和任命书。

张世平再一次接受了任命,成功的履职兴汉堂堂主。

天下堂堂主的印鉴和任命书由徐州糜家的代表代领,并且在兴汉军护送下交到堂主糜竺的手中。

仁善堂堂主的印鉴和任命书,由甄尧代领,同样派一队人马,专人护送到中山国无极甄家甄夫人的手中。

宣布完四份重要的任命之后,苏双再一次代表兴汉军向张世平等主要商会的负责人,表达了热烈的祝贺。

随后,苏双代表着南山城与兴汉商会的代表讨论了南山城商业贸易税务标准暂行管理办法。

双方一致讨论认定了按交易额收税的可行性,以及由商会代收税金的相关备忘录。

最后,双方还签署了严厉打击偷税漏税的备忘录,一致同意对破坏商会和平发展的个人和势力,坚决予以打击。

在必要的时候,兴汉商会可以出资邀请兴汉军出兵,向商会指定的目标发起攻击。

苏双代表兴汉军做出承诺,兴汉商会成员的地位,与士农工的杰出代表同等。

并且在即将到来的年会中,商人会出席第一界南山城士农工商军代表大会,获得与兴汉商会实力对等的席位,正式认可商人在兴汉军中的地位。

兴汉商会的成立,标志着兴汉军的后勤保障体系成功建立,为未来的南征北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兴汉商会的成熟,商人形象的重新树立,南山城百姓对商人的偏见完全消失了。

刘正接到苏双的报告之后,大声的在议事厅里呐喊:“老子再也不缺钱了!”

据说院子里的大树上有一只乌鸦被当场吓死了,也不知道是不是以讹传讹。

总之,兴汉军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以最好的状态迎接天下风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