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25章 至孝子义

兴汉使命 第25章 至孝子义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25章 至孝子义

太史慈的家在一个孤零零的小山岗上,远离村庄,是一座独立的茅草屋。

自幼丧父的太史慈,与母亲孔氏相依为命。

这孔氏是孔融的庶脉族人,因为家境贫寒,所以自幼便卖到了孔家。有着同宗之谊在,孔家对孔氏还算优待,孔融也对孔氏礼敬有加。

太史慈的父亲是东莱郡的郡尉,凭借着那一对镔铁月牙戟,纵横胶东无敌手,偶遇孔氏,便惊为天人,入得深山,亲自猎取鸿雁,娶得孔氏归。

次年,生子太史慈。

为了养家糊口,太史慈的父亲常年进山剿匪。

这夜路走多了,终究会遇到鬼的。

在太史慈六岁那年,太史慈的父亲被胶州匪余孽行刺,重伤不治。

人走茶凉,一向器重太史慈的父亲的东莱太守大人,居然翻脸无情。

不仅收回了母子俩赖以栖身的房子,还把他们赶出了东莱郡城,任其自生自灭。

孔融得知太史慈一家的变故之后,打算把孔氏和幼子接回孔家。

孔氏怕太史慈多想,便婉辞了孔融的善意。

母子俩回到黄县老家,在老宅的基础上盖起了一间茅草屋,作为遮风挡雨的场所。

母子俩艰难度日,为了维持生计,孔氏便让太史慈读书习武,打猎为生。

太史慈天赋异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特别是射箭方面更是远近闻名。

只可惜灾年的到来,猎物绝迹,近三天的时间里,才打到一只瘦不拉叽的野兔子,剥皮洗净之后,就只剩下骨头了。

刘正来到草屋外面的时候,正听见太史慈母子的对话。

太史慈说:“娘,是慈儿无能,打不到更多的猎物,才让娘挨了饿,慈儿不孝,这半碗野兔子汤,娘快喝下吧,慈儿身强体壮,还扛得住。”

孔氏说:“傻孩子,娘知道你已经尽力了,白毛大灾,人畜都难以幸免,哪里还会有猎物等着你去打呀。娘老了,少吃一口倒也没有什么,你正在长身体,这半碗汤,你必须喝了,否则就是不孝。”

太史慈固执的说:“娘,您身体弱,还是您喝,我真的不饿。”

孔氏一着急,扬手便给了太史慈一个耳光,大怒:“混帐东西,你想要气死娘吗?”

太史慈双膝跪地,磕头请罪说:“娘,您别生气,孩儿知错了,我喝!”

太史慈含泪喝下了半碗肉汤,并且下定决心,若是打不到足够的猎物,便不再回家。

孔氏心疼孩子,却又不得不打了太史慈,若是她不那样做,孩子无论如何也不肯喝下那半碗肉汤。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打在儿身,却疼在娘的心尖儿上呀。

刘正见太史慈母子的谈话渐渐的告了一个段落,却没有想到那管亥的小弟子居然骑着马,来到了茅草屋前,伸手把竹制草门拍得瑟瑟发抖。

太史慈在屋里应了一声:“谁啊!”

管亥的小弟子回答说:“管师座下弟子,黄三。”

太史慈问:“所为何事?”

黄三说:“管师邀太史公子共谋大事!”

太史慈说:“慈本是忠良之后,不会与贼人为伍,你请回吧!”

黄三大怒说:“太史子义,管师看重你英雄了得,这才把你当一盘菜,你可别敬酒不吃吃罚酒。我可是知道,你们家已经没有吃食了,这大冷天的,猎物也不好打吧!你自己饿坏了倒也没有什么,要是把你娘饿坏了,那你就是不孝!”

太史慈心中纠结了,无言以对。

孔氏却对黄三说:“黄三小子,你回去告诉那管成武,我们太史家累世忠义,是不会与贼人同流合污的,他就死了这条心吧!”

黄三自从成了管亥的弟子之后,行走在黄县城中,所见过的人,都对他礼敬有加,如今到了这破落户,居然折了面子,当即对骂起来:“孔氏,你们就是那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黄三话没说完,就嘎然而止。

原来是太史慈见黄三对母亲出言不逊,张弓搭箭,射断了黄三的发髫。

黄三惊惧,不敢再多说半个字。

太史慈推开草门,从里面走了出来,舍黄三直奔刘正。

太史慈冷笑着问:“怎么,软的不成,便打算来硬的吗?”

刘正说:“你误会了,我们和黄三可不是一路人,你还是先处理好他的事情吧!”

太史慈扭过头,望着黄三,沉默了数息之后,突然喝斥:“还不快滚?”

黄三见刘正主动撇清关系,知道借力打力的阴谋破产了,不敢继续撩拨太史慈,爬上马背,仓惶逃离。

太史慈见黄三逃走,也不追赶,回过头来对刘正说:“东莱太史慈太史子义,敢问两位高姓大名?”

刘正拱手回答说:“涿县刘正刘佑兴!”

郭嘉抱拳施礼说:“阳翟郭嘉郭奉孝!”

太史慈说:“寒舍简陋,就不让二位进去了,且在院中坐下。”

刘正说:“斯是陋室,惟君德馨,甘之如饴!”

孔氏在屋里发话了:“慈儿,贵客到来,岂有拒之门外的道理,还不快请他们进来?”

太史慈说:“母命难违,两位,里面请!”

刘正和郭嘉只得起身,双双走进茅草屋中,向孔氏请安问好。

太史慈三日未曾进食,刚才喝下半碗肉汤,不仅没有缓解饥饿,反而牵动了肠胃,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

刘正见太史慈饥饿之态十分明显,便示意郭嘉取出干粮,供太史慈食用。

太史慈虽然饥饿,但是并没有立即进食,而是把目光看向了孔氏。

刘正眼尖,便拉着郭嘉对孔氏说:“我二人与子义年龄相仿,当以兄弟相称,孩儿涿县刘正,拜见母亲大人!”

刘正叩拜完毕,又示意郭嘉磕头认母。

郭嘉会意,立即大礼参拜:“阳翟郭嘉,拜见母亲大人!”

孔氏见大礼已成,拒绝不得,便说:“行,老身这便认下你们,佑兴,奉孝,子义,到娘的跟前来。”

三人来到孔氏身前,并排跪下,叙年岁。

刘正时年二十岁,为兄,是大哥。

太史慈时年十七岁,次之,是二哥。

郭嘉年仅十三岁,最小,是三弟。

刘正从来都没有想过,这次东莱郡之行,居然会弄出一个草屋三结义来。

虽然没有华丽的誓词,同生共死的盟约,但是有母亲大人为证,便胜过了一切。

刘正草屋拜母,只是让孔氏能够心安理得的接受食物赈济,避免太史慈母子挨饿。

如今事孔氏为母,略尽孝道便是理所应当。

四人团聚桌边,饱食之后。

刘正便问:“二弟,黄县太平道势大,你又得罪了管亥的弟子黄三,只怕是祸事将近哪?”

太史慈说:“黄三鼠辈,纵是千万人,我也不怕。”

郭嘉说:“二哥,你是可以自保,咱娘怎么办?”

孔氏也说:“那管成武用心险恶,一门心思的想要子义为将。如今求将不成,肯定会动什么歪脑筋。若是以老身性命作为要挟,只怕子义难逃厄运。老身观黄县近日的许多变化,便知道太平道没有法度,全靠同门义气统领教众,同富贵容易,共患难却是镜中花,水中月。老身料定:太平道必败。管成武要是聪明,还可以苟全性命。若是他不识时务,头脑发热之下,必定会死于非命。子义若是入了太平道,也逃不脱反贼的罪名,坏了太史家世代忠义的名声。”

刘正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对孔氏说:“母亲大人,正家在涿县,微有薄产,衣食无忧。请母亲大人移驾楼桑村,让孩儿们膝下尽孝,不知道母亲大人意下如何?”

孔氏叹了一口气,对堂下三人说:“佑兴的提议,老身准了。如今这黄县,已经成了是非之地。能够及时抽身离开,便是老天爷对我太史家的眷顾了。子义,你去准备一下,把牛车套上,咱们跟佑兴北上幽州。”

太史慈得到了母亲的授意,转身出去,到牛圈里牵牛套车了。

孔氏将太史一家先人牌位收进了一个木箱子中,令刘正搬到了牛车之上。

郭嘉把孔氏扶上牛车,亲自驾车。

刘正和太史慈骑马护持左右。

临走的时候,太史慈想一把火烧了草屋,孔氏制止了他。

一家人就这样离开了,独留草屋在黄县的风雨中飘摇,瑟瑟发抖。

孔氏知书达礼,见识不凡。她听说郭嘉的事迹之后,疼爱有加,待奉孝比亲生儿子还要好。

郭嘉才情不凡,家的感觉,母亲的温暖,让他沉浸在幸福之中。

母爱是伟大的,郭嘉的脸上不再是成熟男人拥有的机变,而是少年人那天真烂漫的笑容。

可是好景不长,郭嘉才享受了三天的“有妈的孩子是块宝”的生活,就被刘正拽下了牛车,继续以前的特训。

以前只有刘正一个人的时候,郭嘉还能变着法子偷一下懒。

比如说,让刘正多喝一点水,在水中放上几粒磨成粉的巴豆。

如今多了太史慈和孔氏,就算郭嘉再怎么混蛋,也不敢对孔氏无礼。

更令郭嘉恐惧的是,那太史慈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对,居然拉上他,要教他射箭。

从此之后,郭嘉就多了一个训练项目,射箭。

为了避免郭嘉敷衍了事,三人一致决定:一路上的食物,都得靠郭嘉来狩猎。要是他一无所获,一家人便陪着他挨饿。

第一天打猎的郭嘉,成功的实现了零收益。

刘正和太史慈陪伴着他饿了一天,就连那孔氏,也只喝了几口加了蜜汁的水。

当天夜里,郭嘉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痛定思痛之后,终于掌握了射箭的基本要领。

从那以后,郭嘉的射箭水平直线上升,虽然不是箭无虚发,但是十箭射出去,射中两三个目标还是没有问题的。

郭嘉的进步,大家都看在眼中。

刘正给孔氏请安完毕之后,就回到了屋中。

兴汉小精灵迫不及待的跳了出来,兴奋的说:“宿主,你真是太伟大了,不声不响的,就认了个干娘,还得了两个厉害的义弟。这些都不是问题,问题是:黄县草屋三结义的故事,肯定会流传海内,那桃园三结义,只能拾人牙慧,再也算不得惊世壮举了。”

刘正说:“小姐姐,我只不过是想让干娘好好吃顿饭,这后面的事情,只是一个意外,有奖励吗?”

兴汉小精灵冷笑着说:“你抢了刘备的开场白,还想要奖励?”

刘正立马就怂了,忙说:“小姐姐,我错了!”

兴汉小精灵说:“奖励便是,刘备由宿敌升级为死仇,你们之间,不死不休!”

刘正心想,为了天下大义,先来个司马懿,再来一个刘备又何妨?

一路晓行夜宿,乐安港便在眼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