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246章 乌桓分裂

兴汉使命 第246章 乌桓分裂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246章 乌桓分裂

昌黎城外,乌桓突骑大营。

蹋顿脸色铁青,一字一句的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这样的罪名,蹋顿感觉无法忍受。

不是说好的兄友弟恭的吗?

怎么才一个晚上的功夫,就什么都改变了呢?

这样的问罪王诏一出,蹋顿连辩解的余地都没有了。

是回去接受命运的审判呢?

还是拒绝楼班的王诏,自立为王好呢?

蹋顿陷入了纠结之中。

按照部落长老的意思,回昌黎城就等于送死,还得忍受奇耻大辱。

然而不回去的话,就只能针锋相对的揭竿而起了。

在这样的关头,是顾全大局而死,还是坚持信念永不动摇呢?

蹋顿难以抉择,只好看了一眼麾下最得力的两个人——苏仆延和乌仆延。

苏仆延说:“大王子,楼班王子一力主和,交出乌桓突骑,就等于交出了乌桓人独立自主的命运。”

咱们这些人倒也没有什么,官照做,酒照喝,汉室东西和人口照样抢。

然而作为乌桓突骑统帅的您,就只能在兴汉王刘正的虎威之下瑟瑟发抖了。

这还只是最好的结果。

更坏的结果——是大王子您前脚刚交出乌桓突骑的兵权,楼班二王子就会在部落长老们的怂恿之下,害了您的性命。

以部落长老们的贪婪,咱们这些人的利益,肯定会被他们瓜分的。

这已经不是大王子您一个人的事情了。

我们这些人的利益,都系于大王子一身。

大王子顶天立地,我们这些人就可以扬眉吐气。

您要是俯首送命,咱们这些人都得死。

大王子三思,十万乌桓突骑的命运,就由您一言而决。

乌仆延也说:“大王子,楼班称王之后,肯定会死心塌地的投奔燕王刘虞。”

现如今的幽州局势一触即发,燕王刘虞和白马王公孙瓒之间必有一战。

听说燕王刘虞因为交好咱们和鲜卑人,所以被汉室百姓给抛弃了。

燕国控制区域之内的总人口,已经不足五十万了。

幽州铁骑也只剩下不到五万,还有就是鲜卑人拿马匹,换走了蓟城的百年库存。

燕王刘虞已经是穷光蛋一个了。

现如今白马王公孙瓒的大军,已经控制了整个右北平郡,乌桓人与燕国之间的联系,已经被切断了。

白马王公孙瓒的立场坚定,肯定不会与乌桓人讲和的。

面对咄咄逼人的兴汉军,乌桓人只能孤军奋战了。

可笑的是部落长老们,为了一己之私竟然想要杀害大王子。

先王丘力居曾经说过——蹋顿大王子,是乌桓人崛起的唯一希望。

部落长老们如此这般的不顾全大局,这是想要带着乌桓人往绝路上走呀。

大王子,为了身后的十万乌桓突骑,咱们不能认命。

蹋顿听了乌仆延的话之后,把目光看向了,坐在角落里数蚂蚁的难楼。

蹋顿问:“难楼,你的意思呢?”

难楼抬起头,一字一句的问:“大王子,面对兴汉军,您有把握吗?”

我曾经也是天之骄子,然而与兴汉军一战之后,才发现自己就是一个屁。

井底之蛙而已,又怎么有资格说三道四的呢?

想当年的辽东属国,西侵上谷郡,北逐公孙瓒。

向东挑衅公孙度,向南抗拒兴汉军。

兴汉王刘正为了稳定局势,不得不派麾下的第一大将,征东将军赵云坐镇扶黎城。

白马军与乌桓突骑的对抗,也只能是千人级别的规模。

这才过去几年的时间,兴汉国地跨四州,实力超群。

辽东属国的乌桓人,仅仅是面对扶黎大将徐荣的一支偏师,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

如今兴汉军主力出动,对昌黎城志在必得。

我不反对造反,只是与昌黎城中的乌桓人决裂之后,咱们的出路在什么地方呢?

难楼的意见十分中肯,大家都想找到新的出路。

至于投靠兴汉军,乌桓突骑从来都没有想过。

毕竟“讲汉语,进汉食,行汉礼”的结果,就是在百十年之后,乌桓人就会成为历史。

“乌桓”这两个字,也只会存在于族人们的记忆之中。

看看那些与忠勇集团做生意的部落长老们,汉语讲得好。

至于乌桓话,那是下里巴人使用的语言。

作为一名高贵的乌桓贵族,讲汉语才是高人一等的象征。

蹋顿说:“大家的意见,我已经清楚了。”

其实成为兴汉国的百姓,我的内心深处是不抗拒的。

然而作为一名乌桓人,我们总得保留一些自己的东西。

兴汉王刘正提倡的一视同仁,我可不敢苟同。

要是乌桓人完全与汉室百姓一样了,拿起手中的弯刀砍柴割草,靠自己赚钱吃饭,再也不抢掠了。

这样的日子,大家能忍受吗?

乌桓突骑手中的弯刀,就是为了抢掠汉室百姓而存在的。

咱们乌桓人想要吃饱穿暖,不抢掠汉室百姓行吗?

要是有一天,咱们乌桓人不用抢掠也能吃饱穿暖了。

那咱们就不再是乌桓人,而是兴汉国的百姓。

真要到了那个时候,乌桓人都“以自食其力为荣,以抢掠他人为耻”。

这样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乌桓人的意志就崩了。

到时候大家虽然外貌不同,但是讲着同样的话,吃着同样的东西。

见了面的时候,连打招呼都是清一色的——“您吃了吗?”

乌桓人穿着特色的兽皮衣服,也得被别人称作“老土”。

乌桓人与汉人,大家见了面也不再拔刀相向,而是互相推销。

乌桓人会说——我的毛皮是最上等的,得这个价。

汉人百姓也能理直气壮的讨价还价——这可是“女儿国”最新出品,买回去送夫人小妾,那绝对是非一般的感觉。

夫人小妾感动了,那好日子就来了。

到时候咱们都得为了讨好家中的女人而殚精竭虑,至于抢掠汉室百姓,哪里有那个闲功夫呀。

你们说说看,这样的乌桓人还配叫做乌桓人吗?

蹋顿的话,引起了苏仆延的共鸣。

苏仆延说:“大王子,一年多以前,我化妆前往扶黎城中,那份记忆让我至今都无法忘记。”

生活在扶黎城中的乌桓人,已经不穿兽皮了。

有钱人都穿上等的蜀锦衣服,没钱的也穿上了女儿国精制的麻布衣服。

至于乌桓人的传统服饰,只有在特殊的日子里才穿。

我有一个族人名字叫做苏仆伸。

以前做乌桓人的时候,他是穷得叮当响。

迫不得已才去扶黎城淘金。

这人挪活,树挪死。

苏仆伸进了扶黎城,凭借着忠厚老实的模样,以及灵活机变的头脑,居然成了忠勇集团的伙计。

才干了三个月,苏仆伸就辞职不干了,转而开了一家乌桓皮店,与老东家做起了生意。

苏仆伸凭借着“薄利多销,诚信经营”八个字的理念,很快就打出了名号。

我去拜访苏仆伸的时候,发现他已经变了。

苏仆伸对我说,不如两人一起干,强强联手,好日子很快就会到来的。

我堂堂正正的乌桓勇士,怎么可能操持商旅贱业呢?

苏仆伸说:“苏仆延大哥,别看你是牛皮哄哄的乌桓三王之一,可日子铁定没有我过得舒坦。”

苏仆延说:“口说无凭!”

苏仆伸直接命令搞起了烤羊腿,至于羊身上的肉,那是留给仆人伙计们吃的。

苏仆伸说:“这人心都是肉长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羊肉虽然精贵,但是没有伙计重要。

用一顿肉换来伙计的忠诚,那收益可是口碑。

苏仆延问:“苏仆伸,这口碑是什么?”

苏仆伸回答说:“一开始我也不明白,后来总算是知道了。”

所谓的口碑,就是伙计和仆人对东家的看法。

一个好的东家,会获得伙计们的忠诚。

更是吸引人才的标志。

如今只需要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就可以坐等着收钱了。

苏仆延说:“苏仆伸,我这次来扶黎城,就是要搞到徐荣的兵力配置图。”

你有办法搞到手吗?

我可以重金求购,反正你把这当成是一个交易,怎么样呀?

苏仆伸拒绝说:“苏仆延,我当你是兄弟,才好吃好喝的招待你。”

没有想到你居然想要害我,这可是一锤子买卖。

能不能成功先不说,即便是侥幸的完成了交易。

你可以拍拍屁股走人。

而我呢?

不仅要面临兴汉军情报部的追杀,还得搭上“乌桓皮店”这份产业。

苏仆延说:“可你是乌桓人,就得为乌桓人的大业做出牺牲。”

苏仆伸说:“苏仆延,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要是你们一心为乌桓人谋福祉,我付出一切也是心甘情愿的。

然而你们却是为了一己之私,居然想要让无数的乌桓人去死,我怎么可能助纣为虐呢?

我劝你不要白费功夫了,兴汉军已经铁了心,要彻彻底底的解决辽东属国的问题了。

乌桓人要么反抗到底,死在战场之上。

要么放下武器,承认自己是兴汉国的一员。

我劝你还是不要白费心思了,扶黎城中的乌桓人,已经过上了好日子。

他们绝对不会允许,抢掠成性的乌桓突骑,前来破坏扶黎城的安宁。

你我之间的交情,也到此为止了。

你回去吧!

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扶黎城已经是兴汉军的地盘了。

乌桓人也适应了兴汉军的统治,至于昌黎城中的乌桓王族,已经永久性的失去了扶黎城中的乌桓人的效忠。

要是换了其他的人,恐怕会把你送到兴汉军中换取物资奖励,用来改善生活。

我劝你还是尽早离开扶黎城,想想如何应对兴汉军的进攻吧!

至于乌桓人想要主动进攻,已经不可能了。

苏仆延讲到这里的时候,脸上已经挂满了泪珠。

苏仆延问:“大王子,是乌桓人变了呢?”

还是咱们的坚持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呀?

蹋顿想了想,才回答说:“兴汉军控制区域内的乌桓人,确实过上了好日子。”

然而他们都忘了本,一群数典忘祖的败类。

他们的自甘堕落和唯利是图,已经摧毁了做为一个乌桓人的根本。

我们这些人,以及身后的十万乌桓突骑,必须要承担起唤醒乌桓人的责任。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苏仆延说:“大王子,可是反抗就意味着战乱。”

如今的战场就在乌桓人的腹地,不管战争的结果如何,受伤的还是乌桓人呀。

更何况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年的汉室百姓,乌桓人有必要为了保持个性,而伤害辽东属国的汉室百姓吗?

蹋顿说:“乌桓人是狼,而不是狗。”

狼是要吃肉的,没有肉就得抢,至于是不是符合道义——乌桓人需要道义吗?

蹋顿决定:

乌桓突骑誓死与兴汉军周旋到底,不死不休。

……

义县,兴汉军大营。

庞统问:“王爷,对于乌桓突骑的选择,你怎么看呢?”

刘正回答说:“士元,我们可以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个问题。”

对于接受兴汉国统治的人,就是兴汉国的百姓。

记住:讲汉语,进汉食,行汉礼,这就是自己人的标志,而不是所谓的朋友。

兴汉军管辖范围之内,都是兴汉国的百姓,绝对没有另类的存在。

同样的法律标准,适用于所有的兴汉国民众。

法律面前,没有特殊群体,乌桓人也不能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