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2164章 汉军北伐

兴汉使命 第2164章 汉军北伐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2164章 汉军北伐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北明越来越乱,七大山头之间进入了无序攻伐状态。

石头城中,刘正和英诗整饬汉军,总兵力达到120万。

南天作为弈兵大国手,执掌六十万大军枕戈待旦。

新修筑的镇东关中,安全和白起也完成了集结,三百万汉军连营千里,旌旗蔽日,气冲斗牛。

白起牢记刘正的指令,把安全推上了总指挥的位置。

经过斧头山会战的安全,已经获得了全面的成长。就连老牌大国手唐光,综合素质方面都略逊一筹。

安全并没有推脱,只是觉得一人计短,两人计长。强烈要求白起和唐光作为副手,三人一起领导镇东关的汉军。

斧头山北面,新修的汉国镇北关已经峻工。

安全觉着需要强力干将镇守,于是就让唐光领兵一百万前往镇北关,防御宋浪挥师南下。

唐光带领部队离开之后,镇东关立即将一百万精选的预备役整备成军,交由李牧统帅。如此一来,安全手上的可用兵力依旧保持在三百万之上。

石头城的刘正得知镇东关已经做好准备,于是就指示安全:主攻萧山和祁山。

安全闻令而动,由白起领兵一百万进攻祁山,他本人则统帅一百万大军走大路进攻萧山。

石头城中,刘正找来南天和英诗说道:“镇东关汉军已经出兵攻打萧山和祁山,咱们这边也要积极行动起来,牵制凤阳诸山好配合。”

南天和英诗异口同声的说道:“汉皇尊者放心,大军早已做好战斗准备了,随时可以誓师出征。”

刘正笑道:“既然如此,明日便是黄道吉日,你们安排一下!”

南天和英诗领命,离开中军各自准备。

次日,刘正登台拜将,以南天为左路军统帅,负责进攻金国徐双部扼守的重镇九里山。

南天出发之后,刘正与英诗一道率军直扑凤阳山。

这一路汉军,可谓是将星云集,不说后起之秀英诗,便是老将陈经、叶雨和项云,也是名震天下的高手。

更有刘正统帅八百尊者阁封号皇者坐镇汉军,实力雄厚,斗志坚定。

英诗距离弈兵大国手仅有一步之遥,是以刘正愿意拿凤阳山给心腹爱将淬火。

根据刘正判断,只要英诗凭借着手上的六十万大军攻占凤阳山,便会夺得天命,正式成为汉国栋梁弈兵大国手。以棋道逐天道,以苍生为棋子,搏一个太平盛世,塑一个朗朗乾坤。

汉军进击凤阳山,金国高层立即从醉生梦死的状态中被吓醒。

众人慌了神,立即公推骊林作为总指挥,统帅120万金军防备气势恢宏的汉军。

骊林欲哭无泪,语无伦次的辩解说:“汉皇尊者也来了,我这小胳膊小腿的根本就经不起折腾呀。”

三家代表立即怂恿说道:“骊林将军不用担心,汉皇尊者一心提携大将,你的对手只有英诗。”

骊林心想:老子信你个鬼,你们三个糟老头子坏得很。英诗得汉皇尊者器重,肯定会有过人之处。关键是打了小的,真当人家的家长是摆设吗?

可想归想,推脱失败的骊林只得扛起统兵大任。反正他已经打定了主意,直接把120万大军堆在凤阳城南门,老死不挪窝。

英诗抵达城下,一时之间却犯难了。他手上兵力有限,想要分兵出击,又怕被骊林各个击破。毕竟两人是老对手了,算是知根知底。

对于英诗的束手束脚,刘正并没有任何的态度,完全听之任之。

随军行走的军机大臣赵平忍不住的问道:“汉皇尊者,英诗只不过是初具羽翼,你为什么不教他飞翔呢?”

刘正平静的说道:“苍鹰悬崖弃子,终有鹰击长空之日;老母鸡终日护崽,毕其一生也难以展翅高飞。或许有人认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可苍鹰遭遇鸡崽,那就是捕食者。”

赵平争辩说:“苍鹰试飞,多有粉身碎骨之辈,生者俱是百里挑一;老母鸡护崽,小鸡俱可茁壮成长,损失几乎可以不计。故而为国者,需善养百姓,唯有地方康宁,才是大同景象。”

刘正叹道:“汉国之太平来之不易,需要鹰击长空作为涤荡乾坤的守护者。”

赵平还有很多话要说,刘正却失去了聆听的兴致。

汉军鼓声响起,英诗终于开始行动了。他让陈经带兵出战,向凤阳南门发起试探性进攻。

防守南门外围的金军大将,便是陈经的老对手常态。

常态汲取昔日乌江水战的教训,在南门外布置了可从内部拆卸的陷阱。

陈经对拆除陷阱熟能生巧,立即按照传统流程进行作业。

只不过常态的陷阱可自由调整,汉军的传统作业,在这样的豆腐渣陷阱面前,极难把控分寸,屡屡用力过猛。

陈经吃了好几次用力过猛的大亏,又不敢随意调整冲击力度。迫于无奈,他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进攻,明知会损失惨重,也得试探出常态的真功夫。

陈经的撞了南墙也不回头,让常态一头雾水。

常态找骊林解惑。

骊林叹道:“汉军的一部将军,竟然有这样的层次觉悟,汉国的人才培养体系气候已经,咱们危矣!”

常态不服气的争辩道:“大帅如此神情,未免涨他人之志气,弱自己之威风?”

骊林苦笑道:“你不懂!”

常态不服,汉军进攻,屡屡因用力过猛而损失惨重。然而陈经不仅没有撤军,反而加大投入,制造更大的损失。这简直就是崽卖爷田不心疼,肆意挥霍手上的兵力。

骊林没有解释,常态的层次不够,说太多也说不通。

同样的一幕,在汉军大营同样上演着。

项云问道:“将军,陈经那老小子究竟发的哪门子风?”

英诗惊诧莫名,忍不住的反问道:“项云老将军,你真的看不懂吗?”

项云回答说:“真的不懂!”

英诗心想:怪不得当初会退出楚军,原来是有统兵将领最忌讳的硬伤。他不肯死心,转头问叶雨:“你也看不懂?”

叶雨倒也没有隐瞒,开门见山的说道:“从表面上看,陈经是在赔本赚吆喝,死要面子活受罪。可是很多东西似是而非,呼之欲出却又不得而知。以我当前的实力,很难看得真切。”

英诗忍不住的叹息道:“乌江三氏,陈家为首,叶家次之,项家再次。我原以为这样的排名只是逗人一乐,想不到根源却在这里。”

叶雨和项云皆表示不服,异口同声的说道:“愿闻其详!”

英诗无奈,只得调整心情说道:“那我就讲两句。”

英诗坦言,按照正常情况,陈经用力过猛导致损失,就应该知难而退,而不是反复的重蹈覆辙,让汉军士兵持续跳坑,自寻死路。

可是陈经的举措真的是没有意义的送死行为?

其实不然,汉军的每一次跳坑,就会对金军的陷阱配置标准多一分了解。

要知道陈经对常态有一定的了解,对其新增能力却一无所知。故而摆出一副头脑发热的愣头青模样乱撞一气,看似无头苍蝇,实则在不知不觉之中试探出了一些新的东西。

众所周知,像常态这样层次的人物,想要增加新的底牌会相当的艰难。故而即便是他有所进步,也没有办法拥有太多的底牌。

陈经的行为让常态有利可图,便在不知不觉中暴露了几张不为人知的底牌。这就是一直以来的道理——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

常态以为陈经昏了头,这才在利益面前动了心。故而忍不住拿底牌换战果,整个过程行云流水。

英诗苦笑道:“你们可以试想一下,已经用过了的底牌,还能称之为底牌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