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2160章 英诗讨明

兴汉使命 第2160章 英诗讨明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2160章 英诗讨明

.中文域名一键直达

汉军强渡乌江,项皇之魂咆哮不已。

刘正学先贤以面和馒头,沉入江水祭奠,方得太平通航权限。

汉军渡过乌江之后,便算是进入了明国的地盘。横在前方的第一重镇,就是封号皇者朱理打造的明国第一坚城石头城。

石头城乃是天下一等一的雄城,四面八方拥有36座城门,也就是36处进城通道,其中水门12座,皆可通行大船。

汉军四部,水陆各半。

英诗擅长水战,便负责从水面进攻乌水门,乌水门连通乌衣巷,过了乌衣巷,便是明国宫城凤阳九宫。

明国统帅南天,领兵三十万扼守乌衣巷,前锋在乌水门外布置了连环陷阱,双方对乌水门外的千里水域展开了残酷的争夺。

英诗率部抵达陷阱边缘,却被告知明军已有准备,前锋不敢冒然行动,便让军队暂时按兵不动。

英诗赶到前沿,发现数艘汉军战船的残骸就那样乱七八糟的漂浮在水面上,泛着红颜色的江水,在微风的吹拂之下散发出了择人而噬的光芒。

汉军将军陈经汇报说:“大将军:负责布置陷阱的明国大将,便是当年从骊山村出走的少年骊山。他对汉皇尊者有恨,对汉国更是恨之入骨。如今针对汉军,他已经拿出了最完美的状态。”

英诗叹道:“骊山的事情,在汉国高层可是公开的秘密。当年骊山村危急,汉皇尊者从天而降救了一村百姓,唯独亏欠骊山一家。后来为了安置汉国第一宫城阿房宫,对骊山村进行整体搬迁,还顺势打造了天下第一村奉汉村。少年骊山却不愿接受汉军的照顾,坚持离开。汉皇尊者心中有愧,便果断放行。”

陈经问道:“汉皇尊者既知骊山天赋异禀,为何不能把危险扼杀在摇篮之中,反而放虎归山?”

英诗说道:“关于这个问题,汉国内阁大臣骊勇大人也问过。汉皇尊者给出的解释,就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汉国需要天赋异禀的大敌鞭策大家不断进步。有小道消息称:当年骊山离开的时候,汉皇尊者赠了一本书。至于这个消息是不是空穴来风,我就不清楚了。反正汉皇尊者并没有任何的说法,大家唯有暗自猜测。”

陈经问道:“那这一仗该怎么打呀?”

英诗叹道:“高层有什么算计,绝非我们这些将军可以插手。咱们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打好每一场仗。生死面前人人平等,不管骊山的身份是什么,咱们都没有资格犹豫,他轮不到咱们心慈手软,也不需要这种弄巧成拙的所谓留情。”

陈经有了明确的方向,立即命令一万汉军下水,手动拆除陷阱。

明国大将骊山在乌水门上,看着千里之外忙碌的汉军士兵,取出一声令箭对一部将军吩咐道:“带上你的人去活动一下筋骨,让汉军消停一点。”

明军出动之后,副将骊林试探着问道:“将军还在恨汉皇尊者和汉国吗?”

骊山皱着眉头说道:“有什么事情你直接说,不需要拐弯抹角。”

骊林叹道:“当年的骊山村,如今变成了名闻天下的奉汉村!”

骊山冷冷的问道:“那又如何?”

骊林劝道:“汉皇尊者重信义守承诺,你这样逆天而行只怕结局不会太好!”

骊山叹道:“纵是汉皇尊者完美无缺,我也没有办法回头。杀父之仇不共戴天,狼皇有份,汉皇尊者也脱不了干系。如今他们皆是汉国高层,我便难以释怀?”

骊山一番义正辞严的话,直接让骊林哑口无言。

乌水门外,明国大将抵达陷阱区域之后,立即将兵力散开,以小团体模式集体下水,由人主持陷阱防御汉军的拆除行动。

陈经拆除陷阱的行动很坚决,见明军进驻,便调整策略,把每一处陷阱都当成陆地堡垒一般对待,只不过是比较棘手而已。

明国大将也是狠人,只要陷阱没有崩溃,那就持续增兵。

汉军没有退缩的余地,便在水下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地方,让下水的汉军结成阵势,再一步一步的向前推进。

这下就轮到明军吃鳖了,汉军结阵,就可以使用攻打堡垒的专用重装对陷阱进行碾压式拆除。

明军的陷阱虽说在水下有着堡垒的功效,毕竟根基不牢。面对汉军的重装强力拆除,陷阱也没有办法扛住。

明军吃了几次亏之后,不愿继续被动挨打,于是就走出陷阱舒适圈,主动冲向汉军重装。

只可惜每一座陷阱驻扎的明军士兵有限,故而被严阵以待的汉军士兵打了个冲锋,然后就没有办法形成有效的抵抗了。

明军也想集群对抗,可是连绵不绝的陷阱,反而限制了出兵的规模。规模上不去,所谓的对抗也就形同虚设。可要扩大出兵规模,就只有动手拆除陷阱一个办法。毕竟自己人被自己人安排的陷阱弄出伤亡惨重的乌龙事件,一旦发生了,就会有很多人挨板子。

明军大将犹豫不决,让乌水门上的骊山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无力感。陷阱由人布置,再由自己人拆除也是随机应变。

如今陷阱已经束缚了明军的正常发挥,前线统兵大将却不能当机立断主动拆除,反而一次又一次的搞添由战术,持续往汉军队伍里送人头。

骊山忍不住的问道:“骊林,这就是你所说的可造之材,简直就是愚不可及?”

骊林说道:“将军过于吹毛求疵了,布置陷阱消耗了不少的资源,他只是舍不得,这才导致了行动力大打折扣。我这就去传令:让他拆除陷阱!”

骊山怒道:“不许去!我倒是要看来,那个浑蛋究竟要损失多少人手,才能番然省悟,主动拆除陷阱避免更大的被动。”

骊林问道:“将军这是要拿人命培养他?”

骊山叹道:“早发现,早治疗,总好过将来他独挡一面的时候再犯这样的错误,那就有可能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

骊林还想继续劝谏,骊山却没有精力继续纠缠了,冷冷的说道:“这是军令,理解要执行,不理解也要执行!”

骊林深知战场抗命的严重后果,只得放弃了提醒前方的想法。

乌水门外,明军大将左等右等,依旧没有收到骊山的指令。他忍不住的有些火了,陷阱布置可是消耗了1/3的资源,如今要不要拆除,拆除多少,都需要乌水门守将骊山决断。

如今骊山一言不发,搞得明军大将忐忑不安。主动下令拆除,又怕事后背黑锅变成替罪羊;不拆除倒是平安无事,可仗怎么打,也是比较麻烦的事情。

尝到了甜头的汉军却没有理会明军大将的纠结,反而以最快的速度加紧攻势,趁对方犹豫不决的机会,不断的给明军士兵造成杀伤,扩大战果。

一万明军士兵,就这样消耗过半,明军大将依旧没有决断。

乌水门上,骊林苦口婆心的劝道:“将军,不能再等了!前方的兵力已经不足五千了,再等下去就会是一个全军覆没的结果。”

骊山平静的说道:“哪怕是拼得个全军覆没,乌水门这边也不能下达拆除陷阱的指令!”

骊林问道:“为什么,难道将军是怕担责任?”

骊山平静的说道:“糊涂,他是本将军的部将,他犯了错,本将军有机会独善其身?身为前线大将,必须要具备相应的判断力和决断力,而不是让千里之外的你我遥控指挥。前方陷阱拆多少,怎么拆,唯有前线大将有发言权,决断事关生死,追责乃是过后的事情。”

骊林听了骊山的话,似乎听懂了,却又好像啥也没有听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