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1815章 统帅标签

兴汉使命 第1815章 统帅标签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1815章 统帅标签

苟元问道:“既然廉颇的统帅标签世人皆知,秦国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派出白起,早点结束战斗难道不香吗?”

刘正叹道:“统帅的标签,代表着其人在该领域无出其右的绝对成就。廉颇的进攻能力差强人意,秦国只需要派出一名上将,就足以轻松应对。然而他的防守能力,就连称雄于世的白起也难有建树。才有了秦军进攻,廉颇防守,仗打了小几年,赵军的反击力度微乎其微。须知道,战争是政治的延续。廉颇在防守中节节败退,即便是给秦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可是在其他五国高层看来,赵军败了。在上党各阶层的心目中,赵军根本就没有能力保护地方的安宁。上党百姓本就对赵国没有多少忠诚度,在看不到希望的情况,还会陪着已经获得了高官厚禄的前任太守,一条道跑到黑吗?”

刘正坦言,统帅的专属标签,就代表了其人在该领域的绝对话语权。廉颇的防守能力天下闻名,即便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白起,也没有把握战而胜之。这其实就是一种有形的威慑力量。白起是当时最强的矛,廉颇也是当时最强的盾。

在不棋的时候,通常都有王不见王的规矩。也就是说至强进攻白起,不能与至强防御廉颇照面。一旦两人照面,结果就有可能拼得同归于尽。

廉颇称雄于世的防御力,却成了秦军练兵的对象。至于世人所幻想的防守反击。防守倒是一目了然的事情,反击就有些子虚乌有的味道了。

廉颇守了几年,把上党的民心都给损失殆尽了。

赵王想要打破被动的局面,指望廉颇就有些天真了。毕竟秦军还有大杀器白起没有动手,仅一员上将就可以操盘。

迫于无奈,赵王只能换一个没有统帅标签的赵括登场。

赵括出击,秦军的心里就没有底了。

赵军在赵括的带领之下,在主动进攻中,把赵军胡服骑射的成果发挥得淋漓尽致。有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赵军胡服骑射在主动进攻的领域优势明显,劣势也不容小觑。

胡服骑射是草原百姓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最迫不得已的选择。这就注定了同样的短板,在赵军身上也同样的明显。

战斗的结果,赵军在后勤补给上栽了跟头。

白起善于捕捉主动进攻机会的能力,终于有了用武之地。他巧妙的抓住赵军后勤大做文章,成就了不世之功。

可是白起还是低估了赵军缺粮的程度,只得在招降之后,迫不得已的破坏规矩杀伐。

至于有人以为是出于对赵军战斗力的恐惧而杀降,其实这是子虚乌有的事情。从战国七雄征战的大环境来看,各国出兵,唯一的目标就是争夺土地和人口。秦国已经俘虏了大量的青壮,完全可以转化为国力和军力。可是最后的结果却是杀降,那就只有一个原因,缺粮过于严重,秦军根本就没有能力养活俘虏,更没有实力安顿俘虏。

同样的战例,让刘正想起了后来的反秦之战。项羽破釜沉舟打败了秦军,同样大肆坑杀俘虏的道理如出一辙。既然是破釜沉舟,那就意味着没有补给,没有后勤,维持军需的唯一办法就是战场缴获。那么问题就来了,秦军战败之后,会心甘情愿的把粮草完整的移交给楚军吗?答案是否定的,甚至可以直接认定为楚军的缴获有限,根本就养不活俘虏。结果就是为了活命,只能请俘虏们组团赴死了。

刘正提醒说:“阿元,统帅的标签就意味着绝对强大。可是这种标签被碾碎之后,同样会产生严重的反噬。甚至会造成一将无能,累死三军的可怕后果。”

廉颇的防御标签,让秦国只用一员上将的掌握了战略主动。

项羽的破釜沉舟,被韩信的十面埋伏完虐。

赵军胡服骑射的威力,却被白起巧妙的抓住了后勤软肋。

从这两个战例可以看出,统帅的标签意味着绝对强大。可是这种强的存在,同样是最致命的薄弱环节。倒不是说统帅的标签不好,而是这样的统帅会存在着一定的偏科,廉颇善守,那么进攻能力就会欠缺。项羽有勇气破釜沉舟,那就注定了会有孤军深入的弱点。

智帅在武力方面有短板,勇帅很有可能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当然了这种偏科是相对的,能抓住这种破绽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苟元问道:“将军,难道就没有无懈可击的统帅吗?”

刘正叹道:“所谓的完美统帅,其实就是没有人可以抓住他短板,或者说赶在对手抓住短板之前结束战斗。”

苟元刚刚走上统帅的道路,刘正可不希望她过早的贴上标签。毕竟标签能力越强大,相对而言的短板就会更加的致命。

统帅需要懂战略,而不是在具体的战术问题上指手画脚。

对于苟元的参谋习惯,刘正不希望她贴上智帅的标签。

苟元按照刘正的指点疯狂的读书,总算是明白了统帅标签的意义所在。标签的存在,虽然说决定了统帅的地位,但是却给当事人留下了绝对隐患。

苟元的参谋习惯,从插手钱多多指挥的小事,就可以看出她追求完美。

这样的习惯一旦被对手掌握,人家只需要派出作战勇猛的统帅,就有机会乱拳打死老师傅了。

苟元刚刚有所领悟,钱多多就带回了不周山一层的罗汉军大营情报。

当苟元瞄到任务执行者的时候,发现上面的签名居然是赵飞燕。

苟元还没有来得及发问,钱多多就随口解释说:“我回去之后才发现,执行侦察任务的最佳人选王昭君还有任务没有完成,于是就让赵飞燕带着人出征了。”

钱多多看似轻描淡写的解释,却让苟元明白了很多东西。

苟元拿到了第一手资料,立功的人却是赵飞燕。这就是军队内部无法根除的利益团体问题。

苟元按照军法记录了功勋,可是她的心里有点不舒服。钱多多承诺的王昭君,到最后竟然变成了赵飞燕,这纯粹是阳奉阴违嘛。

苟元让钱多多离开之后,就去找刘正旁敲侧击的投诉。

刘正劝道:“阿元,做人做事皆不能吹毛求疵,你只需要执行命令的结果反馈,而不是去追求执行任务的人选。”

苟元问道:“这是什么道理呢?”

刘正叹道:“军中势力复杂,各种利益小团体盘根错节。你在不了解情况的时候,千万不要胡乱的插手。假如你故意的动了别人盘子里的蛋糕,人家就算当时无法报复你,也会在某个关键时刻故意捣乱坏你的事儿。”

苟元问道:“那有人遭遇怀才不遇的不公平待遇,难道咱们就只能袖手旁观吗?”

刘正叹道:“作为统帅,你只需要制定战略,然而让手下将领执行节点任务。你得学会只问结果,不问过程。在军队之中,除了军法会一视同仁之外,其他的方面就不存在公平了。毕竟用得顺手的人多用,用不顺手的人就会弃而不用。至于是否有人屈才,抑或是怀才不遇,都不是统帅应该考虑的东西。统帅只有两个任务,一是发布命令,二是针对反馈回来的结果进行论功行赏,而不是缘木求鱼的追求所谓的公平,那不现实。没有人可以保证不错过任何的人才,咱们只需要关注任务完成率。”

苟元听完,心中的那丝不快终于消失了。朱雀坊的人才不计其数,可是有机会执行任务的人选相对有限,这就注定了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用武之地。作为统帅的她,一味的追求公平任用人才,纯粹是本末倒置。

就像苟元很欣赏王昭君,钱多多却束之高阁。这中间的利益纠葛,很难用是非对错来衡量。

刘正并不认为苟元有错,同样也不会反对钱多多的做法。至于失去表现机会的王昭君,刘正可以给予同情,却没有办法给付补偿。

毕竟赵飞燕执行任务,也交付了满意的答卷,就已经证明了钱多多的人才使用没有问题。

苟元问道:“将军,难道就不管王昭君了吗?”

刘正叹道:“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不管王昭君出于什么原因错失了机会,那就只能期待下一次幸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