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1492章 问仙路断

兴汉使命 第1492章 问仙路断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1492章 问仙路断

问仙大战结束之后,执委们将道主以上的修道者都带上了仙界。在这一次重新划界之后,仙界不许容纳普通人的规则就变成了铁律。

大家有七情六欲,自己下凡解决。完事之后再乖乖的返回,至于鸡犬升天的事情,想都不要想。

仙界执委们为了限制仙界人口,直接斩断了人间通往仙界的道路,并引天河水成为阻隔。不仅如此,还在天河岸边设置了专门的天兵天将驻守。

天蓬元帅奉命驻守天河,长年累月受红尘世界的气息影响,也就不可避免地有了七情六欲。蟠桃宴的时候酒后乱性,弄出了一番荒唐事。

天规不可违,更换天兵天将的统帅又是大忌。更何况一个萝卜一个坑,天蓬元帅可以上位,那是多方博弈的结果。这随随便便就要换人,仙界各方势力当然不会答应。

仙界执委们为了消除天蓬元帅的七情六欲,就只能把人送到红尘世界。

天蓬元帅下界,仙凡通道必定会打开。可是能够打开通道的人,只有仙界执委。

女娲娘娘与红尘世界的羁绊最大,当仁不让地成了执行者。

仙气降临红尘世界,女娲娘娘也透过通道看见了红尘世界的一个角落。她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当初造人的一幕,一时激动就失控了。自身的一缕气息顺着通道落入了红尘世界。

一块石头受到仙气滋润,很快就产生了灵性,最后变成了一只石猴。

石猴身具仙气,天生就具备了修道成仙的能力。再加上名师指点,很快就达到了飞升仙界的标准。

然而石猴孙悟空生长于红尘世界,想要上天,仙界执委当然不能答应。

孙悟空当然不愿意善罢甘休,直接打上了仙界。要知道他的根基源自于女娲娘娘的一缕仙气,这就注定了他的实力。

在仙界,有能力挡住孙悟空的人都是和女娲娘娘同等级别的存在。他们都是长辈,当然不好意思对晚辈出手。

至于同辈中人,根本就打不过孙悟空。

最后还是到仙界做客的佛祖出手,才解决了众执委的尴尬。

客人出手,只能略施薄惩,让双方都有台阶下。

孙悟空无法拿到进入仙界的资格,天蓬元帅当然也没有资格再回天庭了。

仙界天蓬元帅职位就那样空置,只有二郎神杨戬代理军务。

孙悟空打上南天门,他身上的红尘气息自然就跟着去了。

卷帘大将运气不好,被红尘气息一刺激,再加上身边来往的小仙女络绎不绝,难免心潮澎湃。他这一激动,手就不稳了,失手打碎了琉璃盏。

卷帘大将在客人面前失了颜面,当然要受到惩罚。

仙界执委们只能参照天蓬元帅的处置办法,把人送到了红尘世界。

仙界执委们的做法治标不治本,倒是佛祖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让红尘世界少一点争胜之心,多一点平和之气。

大家都不削尖脑袋想上仙界了,自然也就不会有人获得进入仙界的资格。

至于已经存在的石猴,天蓬元帅,卷帘大将,那就打包送给了佛界,然后就皆大欢喜了。

佛门劝人熄灭争胜之心,其实就是掐灭了大多数人的修道气运。要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修道者更是与天争命。这都没有争的念头了,当然也就不存在所谓的机缘了。

佛祖替仙界执委解决了麻烦,倒是让红尘世界获得平静发展的机会。

仙界的问题解决了,却把红尘世界的人坑了。

五大仙门修炼到了天花板,却发现上仙界没了路。

大家的心情不好,原本团结一致打上仙界的局面,很快就变成了各大势力之间的意气之争。

大家都去不了仙界,就只能把多余的精力发泄到其他人身上。有的人选择了欺凌弱小,有的人选择了遁世隐居,还有的人直接拉帮结派分地盘。

大部分人失去了争的环境,就陷入到了疯狂制造后代的怪圈。每一次大乱,都会有新的人口高峰期随之而来。人多消耗大,红尘世界做不到仙界的绝对管控,很快就超出了承受的极限。

大家为了争取生存空间,就只能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一时之间,群魔乱舞。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战争,其实就是为了削减超出承受能力范围之外的那部分人口。然而仇恨的驱使,使得战争从来都不受控制。即便是人心思安,也得打到筋疲力尽之后才有得谈。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因为战争消耗的人口,大部分都是普通人。至于真正的高层,死一个都是了不得的大事情。

帝辛说到这里,忍不住的叹息说:“从古至今,被无情大势碾压的人,大部分都是普通人。一将功成万骨枯,通常都是与慈不掌兵一脉相承的。这也就是说牺牲的那些人,并不是所谓的敌人,而是不折不扣的追随者。富贵险中求,以及士为知己者死,其实都是内部调整的需要而已。”

“难道说你当年不忍心自己人牺牲,这才主动放弃了大势吗?”刘正问道。

帝辛忍不住的说道:“那些站在对立面的人,都是曾经的左膀右臂。面对手足兄弟,每一场战斗都会是煎熬。想那西楚霸王项羽,在乌江自刎,其实就是在心灰意冷之后成全故人。那个所谓的故人不是别人,而是项伯。”

“你当年以**而退出,难道也有这样的考量吗?”刘正问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亲儿子站到了对立面。我要是在战败之后继续活着,我的孩子就不可避免地背上了忤逆不孝的骂名。可是**而死就不一样了,这叫做罪有应得,或者说是咎由自取。即便是我退出了天下之争,也没有人敢为难我的孩子。倘若我不自己死亡,战败之后也逃不了开刀问斩。这刑场上走一遭,监斩官肯定是我的孩子。以子斩父,这样的骂名谁也不能担当呀!”帝辛解释说。

帝辛的话,似乎谈到了一个无解的话题。

刘正忍不住的想到了一件事情,祖龙大帝为华夏开疆拓土,大秦铁骑纵横捭阖。然而秦王子婴被杀,天下从此无秦。

难道子婴没有血脉,大秦帝族都死光了吗?

其实问题就出在监斩官的身份之上。

大秦帝族的悲剧,是项羽亲自弄出来的。

项羽正是看到了项伯成为监斩官的可怕后果,才选择了以死成全。

王者苟活,祸及子孙万代。根源就在对手的以子斩父,以臣斩君的狠辣手段。

家族传承,靠的不是武力,而是德行。然而失败的王者,要是没有舍己为家的勇气,结局就相当的悲惨了。

扶苏奉诏自尽,成全了子婴。这就是大局观。

然而子婴没有选择王者的体面,就把大秦帝族给坑苦了。

无论是以子斩父,还是以臣斩君,这都是遗臭万年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一旦发生了,根本就没有办法翻案。即便是有一种说法叫大义灭亲,也没有办法改变忤逆不孝的结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