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兴汉使命 > 第1419章 大明帝国

兴汉使命 第1419章 大明帝国

作者:开先洞人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8:02:01

第1419章 大明帝国

李丹青顶着熊猫眼跟赵光商议对策。

“刘正那小子,怎么发起狠来都不带给咱们留面子的。”李丹青吐槽说。

赵光忙解释说:“当年他就比咱们两个强,大汉帝国成立之后,又第一时间去找张劲拼命。我听说那小子已经窥探到了道仙的门槛。”

“我们两个九阶气仙,的确是弱了一些。只不过这逐鹿战场是咱们历练的场所,就这样拱手认输可不好。”李丹青叹道。

“中原咱们是守不住了,准备南下寿春,找机会南渡,以金陵为新的战场。”赵光劝道。

李丹青同意了赵光的建议,派人传诏岳飞,退守寿春。

岳飞坚守官渡,不愿意不战而退。

李丹青无奈,只得派出十二路使者,直接传诏给官渡方面的守军将领。

那些将领早就被吓坏了,根本就不想打。一接到退兵的诏书,就开始准备撤退的事宜了。

他们怕岳飞阻拦,直到大军起程之后,才通知中军大帐。

岳飞接到了十二位军中大将的通知以后,才知道大势已去。迫于无奈,他只得随军撤退。

刘正顺利的拿下了官渡,进驻了许昌。

唐宋帝国的主力南下之后,趁着周瑜牵制陆逊的功夫,一举攻占了金陵。

东吴大帝孙权自尽,唐宋帝国南渡成功。

南方的世家不接受唐宋帝国的统治,纷纷闹了起来。

赵光为了安抚南方世家,直接把唐宋帝国改名为大明帝国。同时还设置了两套朝廷的制度。

也就是说原本唐宋帝国的官员,品阶和职务完全保留。新加入的金陵朝官,依旧把握着地方实权和绝对话语权。

大明帝国和两套朝廷制度,使得李丹青和赵光顺利的在长江以南站稳了脚跟。

柴桑的陆逊,就变成了无根的浮萍。

陆绩亲自赶到柴桑劝降。

“为什么?”陆逊问道。

“陆家在金陵,东吴帝国已经亡了,陆家没有必要陪葬。”陆绩解释说。

陆逊带着柴桑,江夏,长沙,桂阳四郡投靠大明帝国,使得李丹青拥有的兵力达到了2000万。

李丹青将大军编成了四路,又称大明帝国的中兴四将。

柴桑陆逊,统兵500万,对阵汉军周瑜的800万大军。

金陵李煜,统兵500万,拱卫大明帝国的中枢。

寿春岳飞,统兵500万,对阵许昌的1500万汉军。

彭城苏烈,统兵五百万,对阵霍去病和王翦的1200万大军。

汉军的实力,几乎是明军的两倍。

许昌汉军,成了战场上的战略威慑力量。

贾诩抵达许昌之后,立即建议刘正,在许昌成立医疗卫生计划。

刘正也知道大战既起,必将天崩地裂,血流成河。如何保障百姓的生命安全,就是大汉帝国必须要深入钻研的重大课题。

许昌医学峰会,就是刘正鼓捣出来的第一个计划。

“大家都知道,战争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外科技术的繁荣。为了缩短病人的住院治疗时间,通常都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战事的需要。毕竟大战就意味着新陈代谢的速度加快,慢吞吞的治本策略,根本就没有办法适应战场上的快节奏。然而战争总会有结束的一天,可是战争催生的医疗卫生体系,将会影响未来的好几代人。医疗卫生体系的平衡,才是各位需要研究的东西。”刘正说道。

“陛下,治本之策很好,可是起效慢。伤员要想尽快重返战场,治标是唯一的办法。即便是我们想要推广治本的办法,病人有没有命撑到治疗结束还得两说呢?”华神说道。

张机接着发言说:“陛下,我倒是专攻治本之道。可是大战频繁,身体健康的人都是朝不保夕,更何况那些病人。对于病人来说,治病需要的时间越长,就容易拖累别人。因此需要休养的时间越短,就越容易让病人接受。”

孙仙说道:“陛下,病人都是急性子。再加上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是以都无法忍受长时间的休养治病。病人的难处越多,对见效快的治疗手段也就越推崇。至于所谓的治标和治本之间的差别,对于病人来说都不用考虑。”

李药也接着发言说:“陛下,战争其实就是人为的制造伤病员。这就造成了某个特定的时期,伤病员的数量会打破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抢救更多的人,就必须尽一切的可能提升治疗速度。”

刘正总算是明白了,对于医护人员来说,速度就是生命。

只有治疗的速度够快,才能让病者获得及时的治疗。

然而速疗的代价,就是牺牲病人身体的元气。也就是修道者的道元。若是道元消耗超过一定的限度,就会造成不可逆转的根基损伤。

只是单位时间内的医护人员不足,治标就是唯一的选择。

除非医护人员的数量足以轻松救治伤病员,才能让治本得以抬头。

华神继续发言说:“在战争年代,一场大战下来,伤病员的数量绝对会超出医护人员的救治极限。速疗法作为首选,就可以给更多的伤病员提供救治的机会。这是战场的需要,非人力可以逆转。”

张机也接着说道:“其实战争年代才是治本疗法积累经验的环境。只不过医护人员可是跟阎王抢人,根本就没有办法按部就班的准备治本疗法。然而到了太平盛世,治本疗法又没有足够的临床经验。毕竟速疗法一旦成了治病救人的主流,想要更换就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孙仙和李药没有说话,但是两人都明白治本疗法的致命缺陷。战争造成的伤害会持续多久,治标疗法就会主宰世界多长时间。

刘正望着积极发言的几位医者,直接把治标疗法定为外科,即就是通过工具将病患产生病变的位置切除,然后由人体消耗元气重新长出。

至于治本疗法,也就是内科。内科以人为本,以调理病人的身体为主。固本培元,就是内科唯一的理念。

外科手段立竿见影,哪里有病切哪里。

这种治法的确可以缩短治疗的时间,只不过代价就是消耗病人的元气。

要知道一个人的元气极其有限,能够固本培元的东西更是少之又少且价格昂贵,普通人根本就没有能力拥有。

人的元气直接与寿命挂钩。

元气的过度消耗,就会导致寿命缩短。

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要选择外科疗法。

然而内科疗法以调理为主,由于治疗的周期长,病人需要承担更多的风险。毕竟时间与风险是成正比的。

刘正也在想,先用外科的办法解决问题,再用内科的办法慢慢的修补。

这样一来,既解决了关键的病变问题,又可以通过调理的手段把伤害抚平。

孙仙却说道:“陛下,外科那一刀下去,或多或少都会对身体造成一些不可逆转的伤害。即便是微创手术,也会破坏人的原始身体。即便是通过调理固本培元,也会损伤一部分根基,甚至某些不可逆转的东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