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枭雄 > 第三百九十七章 壮士断腕

乱世枭雄 第三百九十七章 壮士断腕

作者:九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7:59:31

第三百九十七章 壮士断腕

长长的遗书握在王君临手里,字字句句表达出陇西杨家的悔恨和负疚,王君临面色阴沉,心中寒意久久未散。

他没想到门阀之间的争斗竟是如此残酷惨烈,一朝翻脸,绝不留半分情面,出手便是要命的杀招,连敌人家里的一条狗都不放过,而那弘农杨氏或者杨素竟然逼着这百余口自杀,这些人命就这样被抹去了存在的痕迹,永远消逝在尘世中,死后都没能留个好名声,纵然载于史书,也难逃“畏罪自尽”四字,可谓是字字噬血诛心。

人虽死了,但还是要搜查,数百骑兵冲进了这大宅内,开始大肆搜查,不多时,就有士兵前来禀报:“钦差大人,我们发现了东西!”

王君临和周文催马向空宅而去,只见宅门大开,士兵们从地下室内抬出来一个个大木箱,堆满了院子,足足有二十大箱,木箱右上角写着‘杨府’二字。

“撬开箱子!”

王君临一声令下,士兵们纷纷上前撬动箱子,‘哗啦!’一声金属声响,从一只大箱子里滑落出上百件兵器,有刀矛和军弩。

“这边也是兵器!”

“这边也是!”

士兵们纷纷叫喊,二十只大箱子里全部都是各种违禁兵器,士兵们一一清点,编制记录,仅军弩就有七百把之多,加起来有五千件兵器。

王君临倒吸口气冷气,对周文道:“周大人,这弘农杨氏私藏兵器,居心叵测啊!”

周文有些害怕了,他迟疑着道:“虽然藏有兵器,但我们并没有查到杨家养有私军,拿这么多兵器给谁用?”

王君临瞥了他一眼,冷冷道:“看来周大人是有点健忘,这陇西郡内如铁枪寨那样的山贼还少吗?这些人胆敢攻打武山县,不是私军是什么?”

周文倒吸一口凉气,顿时明白王君临的意思,同时也想起了自己和王君临之间的约定。只是他很清楚这份奏折写上去的后果是什么?彻底往死里得罪了弘农杨氏和越国公杨素。

“周大人,按照我们的约定,由你来写奏折,我把所有的证据全部给你,还有证人。”顿了一下,王君临注视着他继续说道:“周大人放心,令郎的事情绝不会留下后患,而且周大人若想被陛下赋予重任,唯有豁出去不怕得罪世家门阀,本侯能有今日,固然是立下一些大功,但能够被陛下如此信任,便是本侯从不怕得罪世家门阀,更何况这奏折将由你我二人署名。”

周文长长叹了口气,心中依然发虚,暗骂不已,心想,他周文只一普通文官,哪能和你这绝世凶人相比。他咽了一口唾沫,道:“侯爷放心,下官知道怎么做。”

……

五天后,由王君临和周文联合执笔的弹劾报告送到了京城,弹劾杨家镇杨家大宅内附近私藏兵器,前些日攻打武山县的反贼手中兵器与那杨家大宅内兵器一模一样。王君临得到消息,调集兵马捉拿杨家反贼,不料去迟了一步,杨家人竟然畏罪自杀。

这份奏折在朝廷引发轩然大波,皇帝杨坚自然极其震怒。

而陇西杨家老少悬梁的消息这时也已传到了弘农杨氏,弘农杨氏本家震怒,冤有头债有主,矛头直指陇西李氏,一个是千年古老的关陇贵族门阀,一个是大隋势力最庞大的中兴世家,双方正式进入敌对状态,两者之间开始激烈交锋,互碰火花,双方门下的儒士口诛笔伐,互相伤害,以各自的地盘为据点,在民间制造舆论,到最后,文斗渐渐发展成武斗,双方家族各自在自家地盘清场,断对方的商道和人脉,驱逐与对方有干系的地主富户,向官府施压,你来我往,各有胜负,闹得不可开交。

与此同时,杨坚当着满朝文武百官叱责杨素,语气极为严厉,斥责杨素治家无方,致使分支煽动灾民,妄图谋反,居心不轨,殊为大逆,并下旨罚弘农杨家铜万斤,杨素连称有罪,不敢有任何异义。

事情发展到此时,杨素知道自己被王君临和陇西李家联手坑了,面对着对方送到朝堂上的证据,任何在朝堂上的辩解都已经没有意义。杨素自是识得时务,眼下的情势很显然,他心中虽然怒极,但此时若还趾高气昂态度嚣张,无疑是不智之举,只会给皇帝创造机会进一步削弱他们弘农杨氏,甚至借机会将他从尚书右仆射这个宰相位置上弄下来。

于是杨素很快就转变了态度,自始至终都不辩解,并且向杨坚递送了一份认罪奏疏,奏疏中毫不犹豫地把那个杨家的分支当成了替死鬼顶了上去,言称他本人和弘农杨氏对此毫不知情,此皆杨家分支所为,弘农杨氏已召集全族老少祭拜祠堂,并宣布将陇西郡杨家从族谱中除名,并向朝廷请罪,请朝廷严旨追查,弘农杨氏绝不偏袒包庇,他杨素身为弘农杨氏家主自罚断食七日以赎罪云云……

蝮蛇蛰手,壮士断腕,衡量利害之后,杨素做出了最正确最理智的决定。

至此,因谶语一事引起的陇西郡乱局渐渐平定。

而这个时候,雍州北边三郡的上空,一轮艳阳高照,冰雪化冻,万物重生,处处鸟语虫鸣花香,迎接这个迟来的春天。

又过了几日,天气愈发暖和,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春意融融的气息,被赈济的雍州北边三郡的灾民们也待不下去了,推举了几位有名望的宿老出来,与官府谈了一次,大概意思是各村各乡百姓不愿再受赈济,纷纷愿意各自回村回乡,土地已化冻,春播虽然错过了,但地不能荒废,种不了粮食还能种豆子,种绿菜,种一切赶得上农时的作物,大家齐心协力咬牙撑过这个灾年,再图明年的好光景。

雍州刺史王通代表朝廷答应了百姓的请求,同时也承诺,朝廷对百姓的赈济不会断,赈灾粮食会发放各村里正,每日以村庄为单位各自领粮,朝廷与百姓同心同德,共同患难,一起撑过这个灾年。

Ps:今晚上五更送上,求捧场,求的支持和鼓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