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枭雄 >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蛇岛议事

乱世枭雄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蛇岛议事

作者:九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7:59:31

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蛇岛议事

去年那场稀里糊涂的惨败,让数十万百战老府兵葬送尽了,这些新兵有不少连血都没见过,怎么可能攻下一座坚城?

“大隋朝要完了,而每一次的大战都会加速大隋的衰败。”回到自己帐篷中后,李渊挥退左右,帐篷中只剩下自己和两个儿子,禁不住叹气道。

李建成也叹气道:“父亲所言极是,去年征高句丽惨败,固然是因为皇帝陛下昏招不断,奸臣谗言和一些文官迂腐误事所致。可是这一次这些因素都没有了,可依然久攻不下辽东城,这正是大隋军力下降的厉害的真实体现。”

李世民却没有任何担忧或者失落之色,他正想说什么,李渊又叹了口气道:“当年大隋立国的的时候,可不是今天这个模样。当年的大隋可以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抵挡住突厥人二十万骑兵的狂攻,然后将突厥人和吐谷浑人杀得望风而逃。当年的大隋只用了四十几万人,就彻底扫平了南陈,金陵、岳州这些号称固若金汤的城池无不席卷而下。但现在,大隋出动百万大军,却攻不下一个辽东城。”

今年才十六岁的李世民说道:“父亲,大哥,大隋老了,或许已经走到了尽头,父亲需早日为我们家族出路谋划考虑。”

李渊精神一振,说道:“没错,此次战后,不管结果如何,我都需要谋一富庶大郡的太守之位,否则乱世之中,不掌控一郡之地,难保家族安全。”

李建成却还在想刚才之事,忍不住问道:“父亲,大隋衰落孩儿知道,可是父亲为何认为大军短时间内就一定攻不下辽东城?毕竟去了十万骁果,就算是耗命,也能够将那辽东城守军耗尽。”

李渊眉头微皱,没有说什么,李世民却一脸自信大声反问道:“大哥,六十万府军都不能攻下的辽东坚城,大哥以为去了十万连流寇都不如的新兵,就能攻得下。”

李建成擅长文事,对兵事向来不是很擅长,但被自家弟弟如此反驳,却是心中不爽,又问道:“二弟,昨日便有消息传来,陛下已经命令大军将那垒土与辽东城头齐平,为兄虽然没有带兵攻过城,但也知道这种情况下破城之日不远了。”

李世民看了一眼父亲,见后者一副注意听他们兄弟争论的样子,便精神更加振作,说道:“大哥有所不知,如果破城指日可待,陛下就不会下令调十万骁果上前。而且陛下更是亲口下旨,第一个入城之人升三级,封万户。如此重赏之下,若是辽东城能够很快攻破,这样的大功岂能轮到这些骁果。”

“而且如今负责辽东城防守的是那渊盖苏文,我记得秦安王两年前去范阳郡赴任时,路过我们家,曾经说过此子,说此子之才还在其父亲渊太祚之上,去年渊太祚便将辽东城死死守住,渊盖苏文恐怕更加难缠。”

李建成说不过李世民,转头对李渊说道:“父亲也认为辽东城短时间内很难被攻下?”

李渊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是示意次子李世民解释,后者越加昂扬,盛气凌人道:“大哥有所不知,三十步宽的土垒,只能保证我们大隋军队冲上城头。冲上城头后,还得找马道下城,斩关落锁。地方越狭窄,人数的优势就越显不出来。相反,老兵数量和士兵个人战斗力却成了关键,而我大隋府兵如今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

李世民的分析和解释非常专业,很认人信服,但却让李建成更为难堪,毕竟换成谁被自己弟弟反驳的哑口无言都会感觉很不爽。

李渊见长子被次子说的满脸涨红,忍不住说道:“不过,高句丽人也耗不了多久了。皇帝陛下已经命宇文成都带人在马砦水边伐树造桥,秦安王在安南郡那边也不可能一直没有动静。辽东城即使能守到冬天,平壤城若是被我们大隋大军拿下来,高句丽一样要亡国,留下一个辽东孤城又能如何!”

“父亲所言极是,孩儿刚才也是这样想的。”李建成看了一眼李世民,脸色好看了一些,故作平静的说道。

李渊点了点头,但心中却是叹了口气,长子建成在文事方面有大才,但在兵事方面的确有欠缺,这在乱世之中可不是什么好事,而且缺乏做一个好家主的战略眼光,这正是他最担心的事情。

乱世即将到来了,每个家族都可能有机会向上发展,同时也有消失的可能。百年之前,江南大地上,人们言必称王谢,如今,谁还看得到王谢两家的门窗在哪里?

……

……

蛇岛,聂小雨给自己建造的四方四正的建筑大厅中,王君临负手身后,看着悬挂在北面墙壁上的地图。

这不是高句丽的地图,也不是辽东主战场或者安南国与高句丽边境地图,而是以弘农郡为中心,俯瞰大半个大隋的地图。

从杨广强行推动第二次征伐高句丽开始,王君临的注意力或者说重心便全部放在了弘农杨氏杨素身上,除了最开始给远在安南国的房乔、罗春来、刘一东、李玄霸下令在安南国与高句丽边境出兵小打小闹,有所表示之外,他便再没有理会过高句丽的战事。

去年王君临去洛阳时,给杨广说过,弘农杨氏有谋反之心,杨广也知道杨素很可能还活着,杨广也采取了不少防范措施,比如罢免了与杨素关系密切的李子雄幽州总管官位,弘农杨氏周边几个郡都派了自己心腹之人去担任太守和鹰扬郎将。

但王君临却知道,对于杨素来说,杨广御驾亲征高句丽时,是他们弘农杨氏谋反的最佳时机。事实上,沈果儿打探到的种种蛛丝马迹显示,杨素的确在准备谋反之事。

“皇帝对弘农郡附近诸郡的安排其实非常周密,各郡兵马相加不下于十万,此次征伐高句丽,也特意没有调动这几郡兵马,所以表面看起来,杨素就算谋反,也没有什么胜算,而杨素在短时间内若是不能从弘农郡杀出,占据大片疆土,控制五郡之上的土地,等朝廷大军返回来,弘农杨氏谋反很容易被扑灭。”说话的是罗士信,此时进行军议,按照王君临的习惯,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