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枭雄 >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渊家父子的计划

乱世枭雄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渊家父子的计划

作者:九孔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7:59:31

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渊家父子的计划

小说网..,最快乱世枭雄最新章节!

出于对王君临的仇恨和忌惮,渊太祚给大隋范阳郡派了不少探子,最近探子送来的情报显示,王君临麾下有一支庞大和商队,而且这四千水师只是王君临招安的一支海盗训练出来的,范阳郡的两万水师根本都没有动过。

这种种迹象显示,王君临通过大弥岛和白翎岛所图甚大,虽然不知道王君临具体目的,但是渊太祚也能够大体猜想到一些,总之都是对高句丽极为不利的。

而一旦王君临与百济国、新罗国结成联盟,高句丽又难以将其打败,甚至连驱逐都做不到,那么高句丽在朝鲜半岛的霸主地位立刻就会失去,甚至连以往那些很听渊太祚话的海盗都不会再听命于他。

说实话,高句丽三面环海,传统的造船、出海捕捞业极为发达,周遭群岛地形,易藏海盗,高句丽也常年在沿海诸郡县备有水军防备海盗侵陆。以安南郡为最,不仅要防备海盗,还要防范百济国。

所以,高句丽在水师方面也远比大隋要重视,一直以来渊太祚都认为本国的水师要比隋国要强,可是此次被王君临带着四千人击败他们一万五千人之后,他开始怀疑自己之前的判断,早就没有了信心。

算起来,高句丽水军其实还能够聚集一两万人,但除了朝廷控制的水师之外,其他水军太过于分散了,而且不够集中,受下面的郡县控制,战力太过于弱小了。

而且郡县控制的水师又以防海寇为主,缺乏坚船大舰,五百石的便算大船。而探子回报,王君临带到大弥岛和白翎两岛的水师,最小的战船都有一千石。

一直以来,高句丽的战略重心都在陆地,东面一直想着吞并百济国和新罗国,西边要防范大隋和契丹人的同时,有一点点机会便会想办法开始扩大疆土,最后才是两边海域的防线,才考虑水军。

高句丽过去一年在军费上投入五百万两银子左右,水营其实连一成都不到,也就是连五十万两银子都没有。

郡县的各自掏钱养着自己的小股水师,可高句丽直属的三万水师兵卒粮饷、兵甲、器械,就用了四十万两银子,能用来修造战船的银子,只剩下十万两。

水军需要战船数量很大,银子又少,只能造便宜的、单位运力能载更多兵卒的战船。

不要看王君临在大弥岛、白翎岛和蛇岛上的水师多达六千人,有近两百艘千石以上战船,可谓是扩编和建设速度极快,但这其中投入了多少资源和多少银子,说出去不止是高句丽人吓一跳,即使是大隋皇帝杨广和一众君臣也会感到难以置信。

从去年冬天到现在才**个月的时间,盐场造船场的投入,就达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多达百万两银子。

但效果却是极为明显,蛇岛造船场,此时已经能够在一个月内建造出三艘五千石的大船,或者十艘两千石的大船,这比之前范阳郡水师的造船作坊产量和船的质量提升了十数倍不止,这还不用说船上安装的远程强弩、投石车等利器,以及水师官兵身上的精良盔甲和手中利器,还有六千水师官兵比范阳郡水师高了一点五倍的军饷。

总之,王君临以四千水师打败高句丽一万五千人,与其说是他们战力惊人,还不如说是用银子砸赢的这场战争。

王君临之所以在水师上如此大手笔的投入资源和银子,除了为了为下一步杨广远征高句丽可能出现的惨败做准备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有了强大的水师护航和安全保障,王君临让杨空蝉组建出来的海上商队,在接下来所带来的庞大利益收成,将完全可以弥补在水师上面砸的银子和资源。

王君临暂时还无法准确估算海上商道正式形成之后能够带来多大的利益,但以他和聂小雨的推断,绝对不会少。

所以,最终保障这个海上商道顺利运转下去,是王君临发展水军最根本的动力。

王君临占了大弥岛和白翎岛,其实震慑的意图更加明显。一旦王君临以这两岛为核心和中转点,理顺范阳郡往朝鲜三国和倭国的海上商路,扩大海贸规模,王君临就能从里面源源不断的获得巨利。

“王君临的水师船大、坚固,据说在海上比奔马还快。就算将我们所有郡县所辖的水军都集中起来,人数上能占优,可是战船的差距太大,犹不能胜,当奈何之?”带着人又商讨一天之后,渊太祚依然没有找到能够在海上战胜王君临的办法。

“王君临的水师在海上战船大且坚,是其利也。然而为提高船速,王君临一方船底造脊,以利破浪,吃水甚深,无法在浅滩和陆河港口作战,若是将大量水军集结起来,偷偷藏于海岸线,战时利用潮汐起伏,以及船小进出浅滩便捷,然后将王君临的水师战引来,利用我们船只灵活接战,未必就落在下风。”渊盖苏文最近同样绞尽脑汁的想着如何战胜王君临,不愧是朝鲜半岛历史上最有名的枭雄,很快就找到了能够战胜王君临水师的办法。

“出不了海,总是处于劣势。”渊太祚想了一下儿子所说的这种战法,跟陆上依城而战差不多,虽能扳回一些劣势,但受局限太大,主动性更不在他们这边。

“孩儿一直怀疑李成坤他们惨败,除了战船比王君临水师差距太大之外,就是王君临已经提前打探到我们的偷袭计划,早有准备,甚至早就设下陷阱,等着李成坤将军去钻。”渊盖苏文又沉思半响说道。

渊太祚欣慰的点头道:“不错,这一点为父也想到了,而且已经让人去查王君临安排在我们高句丽的密探,接下来的保密工作应该能够好很多。”

渊盖苏文继续说道:“若是能够做好保密工作,不让王君临提前打探到我们的计划,还有一个办法或许能够打赢王君临,夺回两岛。”

渊太祚从小就知道这个儿子心智不凡,谋略过人,此时一听,精神一振,急声道:“什么办法?”

渊盖苏文说道:“从安南郡到大弥岛和白翎岛,不过两百里水路。若是调集到足够多的船只,除了一万水师之外,再承载一万陆军,在风顺之时出海,不过少半天时间便可到达,王君临在大弥岛和白翎岛上的水师不多,绝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将兵力集结在海船之上准备作战,我就不信,在这汪洋大海之上,让我们这边连少半天的空档都找不到。”

说到这里,渊盖苏文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总之,我们要避免与对方海战,而是找机会将陆地上的军队运送到大弥和白翎两岛上,这样一来王君临不止战船优势不在,战船上面厉害远程武器优势也将失去。我就不信我们一万陆上的精兵在海岛上打不过对方四千水师!”

渊太祚沉思半响之后,说道:“不错,我儿所说之法是眼下最有效的办法,我现在便传令从全国调集战船,另外调遣一万陆军精锐练习乘船。”

“父亲,关键还是要做好保密工作,若是提前将我们的计划被王君临知道,我们一万精锐陆军可能连上岛的机会都没有,便会稀里糊涂的被王君临的水师葬送在大海之上……”渊盖苏文显然已经看清了前一段时间惨败的问题所在,深知关键之处在哪里。

“从现在开始,我会下令让各郡县停止一切渔民出海,任何海商船只都出不了海,国内一切疑似是隋国的人先抓进来。我就不信我们的计划还能够被王君临打探得到。”渊太祚恨恨的咬牙说道。

“父亲,我们高句丽海两边临海,多年以来受海盗困扰,郡县多备水军,也有不少识水战之将领,孩儿这几天特意查了一下各郡县剿灭海盗的战事,发现成阳郡水师大将崔成俊算是一名海战能将。”渊盖苏文继续说道,“孩儿要意思是可将这崔成俊调集来统领水军,这样的话我们取胜的把握更大一些!”

“崔成俊嘛!此人我倒是听说过,听说是个大孝子,因为母亲曾经被海盗侮辱过,对海盗恨之入骨,所以一直研究如何剿灭海盗,此人的确可用。”渊太祚想了一下,点头道,算是敲定了下一次开战的水师主将。

……

……

渊太祚听了儿子渊盖苏文的计划之后,在他全力推动下,高句丽国内先是轰轰烈烈的开展了一个多月的反间谍的保密活动,抓了不少人,那些在高句丽做生意的大隋商人倒了大霉,高句丽根本不听他们任何解释,收了他们贿赂的银子依然将他们抓了,不过倒也没有立刻杀了,只是暂时先关起来。

同时也让高句丽南部海岸线的大量渔民和海商怨气很深,他们都是靠海吃饭的,渊太祚直接宣布禁海两个月,海商损失不知多少,渔民两个月没有了生计,岂能不怨恨渊太祚。

渊太祚却不会在乎这些渔民和海商的感觉,感觉自己的计划不会再泄密之后,便开始实施起来。

顾不上大雨天气,那些穿黑色甲衣的驿骑,陆续从安南郡驰出,带着渊太祚的命令,开始调集船只,精选一万精锐陆军。

与此同时,给成阳郡水师大将崔生俊的调令也送到了其手中。

而就在崔生俊接到调令的当天,成阳郡府城中来了一个面容清秀,耳朵上有着奇怪银色耳坠的少女和一名看起来仙风道骨的老头。

两人说着一口流利的高句丽土话,身上有各种证明自己是高句丽人的东西,所以没有人会怀疑他们不是高句丽人。

Ps:抱歉,今天还是两更,明天开始就恢复至少三更了,不过这是三千多字的章节————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