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 第1653章,有收获就好

大明镇海王 第1653章,有收获就好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7:20:45

第1653章,有收获就好

刘晋做事一向都让弘治皇帝喜欢。

以前当吏部尚书的时候,刘晋就是懒货,别的大臣恨不得一天给弘治皇帝上个十个八个奏疏的,刘晋就不一样了,十天半个月他都未必给你上个奏疏上来。

即便是上奏疏了,通常也就直接说事,奏疏简洁,很快就可以看完。

不像其它的大臣,奏疏多就算了,还又长又臭,关键是还什么内容都没有,根本就不谈什么国家大事,都是拍马屁、请安的奏疏。

和哪里是希望皇帝好啊,这还不是为了拍马屁、炫耀自己的文采,想要获得天子好感,以此来升官。

真是要希望天字好,就该跟刘晋这样,讲究效率,怕天子劳累,言简意赅,不要给天子添麻烦,增加工作量。

对于这一点,弘治皇帝心里面是门清的很。

天天喊着忠心于,天天问陛下你好吗?你吃了吗?你要保重龙体、注意休息的这些大臣,未必就是真的关心你,忠于你。

反倒是像刘晋这种,替自己将事情给办好了,将国家给治理好了,让可以变的更轻松的才是真正的忠心,是真正的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

真要是忠心,那就把事情办好了,自己少烦恼,这才是真正的忠心。

这时,朱厚照的小脑袋探了进来,看到弘治皇帝心情很不错,这才嬉皮笑脸的走了进来。

“儿臣拜见父皇!”

随即也是恭恭敬敬的行礼。

“你还知道回来啊?”

弘治皇帝看看朱厚照,板着脸说道:“你堂堂一个太子,国之储君,不好好在京城待着,竟然跑出去游玩,而且一去就是半年多的时间,你哪里还有点太子的样子?”

“父皇,我这又不是出去玩,而是去考察民生、视察各地去了。”

朱厚照那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考察民生、视察各地?”

“你以为朕不知道你都去哪里地方?做了那些事情?”

弘治皇帝都忍不住要笑起来了。

朱厚照去了那些地方,和那些人接触过,自己那是清清楚楚,他还在这里胡说八道。

“父皇,我真的是去考察民生,考察各地去了。”

“这次去西域、河中各地,我可是获益良多,深有体会的。”

朱厚照撇撇嘴,自己不就是沿途多收了几个女人嘛,我这也是为了老朱家开枝散叶,又不单纯的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

“哦,那说来听听。”

弘治皇帝一听,顿时就来兴趣了。

“父皇,此去西域,我乘坐的是火车,这西域离我们京师足足有好几千里之遥,但是乘坐火车去可以很轻松、快速的抵达。”

“这说明了火车的重要性!”

“也说明父皇您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坚持修建铁路的国策是非常正确的。”

“据儿臣所了解,在火车没有开通之前,西域河中的牛羊粮食虽然非常的多,但是因为交通不便,难以运输,故而这些地区的牛羊马匹粮食是很难运回关内的。”

“这一方面造成了这些东西的浪费,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导致当地百姓的收入无法得到增长。”

“但是火车一开,运输就非常的方便了,利用火车在短短几天的时间内就可以将西域、河中的牛羊马匹运回到关内了。”

“不仅仅提高了西域河中地区百姓的收入,而且关内地区的肉食也变的更便宜了,同时还有大量的马匹可以使用。”

“这就是火车的重要作用了!”

“我大明以后要是各省都有火车通车的话,这天下的货物、粮食和人都可以快速的流通,对我们大明是好处多多。”

朱厚照开始一板一眼的讲起自己在西域这边的收获来。

“你就看到了铁路的好处?”

弘治皇帝微微点头,但还是不满意,现在谁不知道铁路的便捷和好处啊。

“当然不止了~”

“西域这边部族众多,大大小小的部族有上百个,以前的时候这些部族之间纷争不断,矛盾重重,市场刀剑相见。”

“但是现在,因为我大明在当地实行的是流官管理的方式,讲究公平、公正和法制,故而各个部族之间能够和睦的相处,同时朝天坚持推行汉化教育的政策,也是让各部族之间增进了了解和往来,矛盾变的更小。”

“儿臣以为,现在在西域各地执行的政策是非常有效的政策,同时还应该要持续的推进各部族学习我汉家文化,推进他们的汉化,这样一来才能够长治久安。”

很显然朱厚照是在拍弘治皇帝的马匹,而弘治皇帝显然也是很享受自己儿子的吹捧。

“嗯~”

弘治皇帝微微的点头,他也总算是没有白出去一趟。

“儿臣在西域、河中、中亚几省游历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事情。”

“在西域,当地的官员为了促进各地的发展,也是想了很多的办法,其中一个就是发展种植业。”

“这哈密的香瓜、吐鲁番的葡萄、库尔勒的香梨、天山南路的苹果、红枣等等,这些原本在当地就比较有名气,但是种植规模并不大。”

“经过当地官府的组织,当地百姓大规模的进行种植,并且还进行专门的育种培育,培育优良的品种,并且在销售方面,也是当地官府出面,帮忙联系。”

“如此的一番操作,让西域各地都逐渐的形成了自己有特色的农产业,老百姓也是因此获得了更多的收益。”

“此外,在中亚省,中亚省这里的移民都是汉民,而中亚省有着广袤肥沃草原,是极其适合发展畜牧业的。”

“但汉民都不喜欢和草原游牧部族一样逐水草而居,而是喜欢定居。”

“所以当地的官府就慢慢的推广了一种固定式的牧场放牧方式。”

“这种方式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固定养殖,将牧场划分成若干小块,放牧的牛羊马匹轮流在这些小块的草场上放牧。”

“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种植牧草,甄选优质的牧草进行推广,专门进行种植,再将种植的牧草用来喂养牛羊马匹。”

“这样的牧场经济模式下,汉民也是可以放牧牛羊马匹,并且效率非常高,只需要不算太大的一块牧场就可以放牧大量的牛羊马匹,比起草原游牧部族的游牧方式效率更高、效益也是更高。”

“儿臣就得出了一个结论,官府在百姓日常的生活、生产之中可以起到非常重要作用,有官府去组织和引导,老百姓能够很好的适应市场,结合当地的情况,摸索出最适合当地情况的发展模式。”

“像西域各地的水果种植,河中的机械化耕种以及农牧业,中亚的牧场经济,这都是非常的典型的在官府干预下,逐渐摸索出来的一种成功经济模式。”

“这些地方的成功,不仅仅为当地的百姓带来了大量的收益,过上了富足的生活,而且也能够极大的提高物产。”

“像西域的水果,以前的时候产量有限,根本就没有太多可供外销,但是现在,西域的水果可以一车、车的运到关内来销售,给他们带来收益,也给丰富了我大明人的食物和餐桌。”

“再比如中亚的牧场经济,以前的时候中亚虽然有着广袤的草原,但是因为汉人不会游牧,故而始终没有什么太多的牛羊马匹产出。”

“但是现在,牧场经济盛行之下,中亚省的牛羊马匹产出甚至于都快要追上河中省了,未来极有可能会成为我大明最为重要的农牧业大省,甚至于超过现在的草原省。”

朱厚照滔滔不绝的讲起自己的心得体会来。

这一路走来,他对中亚这边的大牧场经济的印象是最深刻的。

“当地的官府,不仅仅推广牧场经济,而且还为当地牧民提供诸多的服务,像牧草,那是想办法在全球各地甄选优质的牧草。”

“每一个牧场这里都种植了各种各样的优质牧草,为牛羊马匹提供充足的食物和均衡的营养。”

“除了牧草,牧草养殖的牛羊马匹品种方面,当地官府也是专门的建立起育种的牧场,专门培育和推广优良的品种,有专门从欧洲引起的产羊毛的绵羊,也有专门用来饲养肉食的几种优良品种。”

“这些优良的品种,不仅仅肉质好,而且长势快,效益非常好。”

“这些都是当地官府想办法去做的,如果没有当地官府去做这些事情,紧靠老百姓自己慢慢摸索的话,恐怕中亚省这边一时半会也是很难发展起来的。”

“再联想下我们关内各地的官府,各地的官府往往都是碌碌无为,尸位素餐,整天就是喝茶看报纸,这才导致了很多地方发展极为的缓慢。”

“儿臣在怀柔县的时候,鼓励和引导怀柔县去搞蔬菜大棚种植,也就形成了现在怀柔县是京城周围最大的蔬菜种植基地。”

“不仅仅让怀柔县的百姓收入大增,也是满足了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一个地方要发展,当地的官府有没有作为,这是有很大关系的。”

朱厚照一口气讲完,接着眼巴巴的看着弘治皇帝。

“你这一趟是没有白出去,还是有所收获的。”

弘治皇帝仔细的听完,也是记下了这一点,随即也是欣慰的说道。

“那是当然,我怎么可能白出去一趟。”

朱厚照一听,顿时就翘起尾巴来了,接着拍拍手,刘瑾这边也是拿着几件上好的貂皮过来。

“父皇,这马上要冬天了,这是我在凛冬城买的几件貂皮,回头让人做成袄子,这样冬天就不冷了。”

“哈哈,好吧,东西朕收下了,这次的事情朕就原谅你了。”

第1653章,有收获就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