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 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

大明镇海王 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7:20:45

第1102章,南洋的甘蔗

南洋。

当北面的辽东地区开始迎来寒冷的冬雪之时,南洋这里依然炎热如夏。

吕宋丹河城,赵明的种植园内,赵明骑着马在自己的种植园巡视。

抬眼望去,除了一条连接外界的水泥马路之外,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甘蔗林,得益于这里优越的自然条件,甘蔗在这里生长的极为不错,产量高、含糖量高,效益极为惊人。

所以种植甘蔗也是成为了整个南洋几省种植园的首选,大量的甘蔗种植园遍布整个南洋,进而也是形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蔗糖产业链。

“甘蔗的价格又降低了~”

看着眼前的已经可以收获的甘蔗林,赵明却是有些不开心。

因为甘蔗的价格在逐年下跌,一年比一年低,虽然甘蔗丰收了,但是却卖不出太好的价钱来。

“种甘蔗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到处都是甘蔗种植园,这价格降低也是正常。”

“或许我应该要尝试下去种植一些别的东西,不然这以后的日子可不太好过。”

赵明心里面默默的盘算着。

很快,骑着马就来到了一片甘蔗林这里,在这里有上百个奴隶正在卖力的干活,不断的收割甘蔗,然后将甘蔗一捆、一捆的捆绑起来,再将甘蔗搬运到四轮马车上面,等待着他们的主人赵明前来将甘蔗运到丹河城去出售。

“老爷~”

侯赛因看到赵明过来,连忙满脸笑容的走了上来。

他是赵明的奴隶,一个波斯商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又善于经营和管理,所以赵明也是将管理奴隶、打理种植园的事情交给他。

“新来的那些奴隶还听话吗?”

赵明点点头,看了看正在干活的一百多个奴隶。

这一百多个奴隶来源极其的广泛,有来自南洋本土的爪哇人、也有来自天竺的天竺人,而天竺人当中又分了泰米尔人、达罗毗荼人和肤色白皙的雅利安人,这几种奴隶是赵明前面通过丹河城的奴隶市场购买回来的。

在后面,赵明陆陆续续的又购买了很多新的奴隶,这些奴隶包括波斯人、阿拉伯人、奥斯曼突厥人。

可以说别看赵明手下仅仅只有一百多个奴隶,但是这一百多个奴隶的来源却是非常的广泛,有黑的,有白的,各种各样。

“还算听话,干活也认真、卖力。”

侯赛因连忙回道。

“嗯,那就好。”

赵明满意的点点头。

南洋种植园经济繁荣,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奴隶自然就是最好、最廉价的劳动力,故而南洋地区一直以来都是大明最主要的奴隶消费市场。

每年都有数以十万、百万的奴隶被贩卖到南洋这里,然后被南洋的种植园主们买回去,价格昂贵的奴隶,刺激奴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条非常完整的产业链。

奴隶产业链最开始的有好几种,一种是以大明商行为主,他们主要是在天竺这里进行殖民,将天竺这里的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或是直接明火执仗的抓,或是诱骗,又或者是购买的方式,将大量奴隶先是集中到锡兰岛,然后贩卖到南洋。

天竺是现在大明最为重要的奴隶来源地。

除了天竺之外,缅甸、暹罗、南洋的岛国,这些地方,大明的商行虽然没有直接去抓、去抢,但是往往本地的一些地头蛇合作,地头蛇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将人变成奴隶贩卖给大明的商行。

这些都是离南洋比较近一些的地方,活跃着大量的以从事奴隶贸易为主的商行、商人、船队,一个奴隶在南洋可以卖出几十两的银子,这是非常暴利的买卖。

这刺激了无数人投身到这个暴利的行业当中,将大量的奴隶源源不断的贩卖到大明来。

不过这些地方的奴隶大多数皮肤黝黑、又身材矮小,故而被大明人称为黑奴,除了黑奴之外,大明这边对白奴的市场需要也非常大。

大明以白为美,喜欢白奴。

故而有商人不远万里前往地中海、中东、波斯等地购买白奴运到南洋来出售,白奴普遍身材高大,身强体壮,价格高,如果是女奴隶,只要长相还可以的,往往还能够卖出极高的价钱来。

这也就导致了在中东、波斯、奥斯曼帝国等地,有大量的商人从事奴隶贸易,用各种手段将白奴贩卖给大明人,一转手就可以获取丰厚的利润。

这也成为了这些地区极为重要的一条产业。

很多奴隶甚至于都来自非常遥远的欧洲,从欧洲贩卖到地中海,然后被阿拉伯商人购买,再运到红海或者波斯湾,转手卖给大明商人,大明商人再将这些奴隶贩卖到了南洋。

赵明的种植园面积很大,且一直在不断的扩张,故而他经常都会去奴隶市场这里购买奴隶,少则一个两个,多则五个六个,慢慢的手下就有一百多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奴隶了。

“走吧,跟我去丹河城。”

赵明看了看已经装的满满的几两四轮马车,骑着马就往丹河城这边走去。

丹河城这边有几家专门的蔗糖商行,收购甘蔗或者甘蔗水,种植园主可以直接将甘蔗出售给他们,或者是自己将甘蔗榨汁之后出售糖水给商行。

骑着马带着自己的奴隶,赶着几车的甘蔗慢慢悠悠的往丹河城这边走去,没走多久在路上就遇到了自己的邻居孙宏礼,说是邻居,也仅仅只是两家的种植园连在一起,但彼此之间住的庄园还是离的有些远。

“孙秀才,你也去丹河城?”

赵明笑着和孙宏礼打招呼。

“是啊,这甘蔗熟了,不卖了,难道留着烂掉?”

孙秀才笑了笑,两人也是经常往来,都是老熟人了。

“孙秀才,这甘蔗的价格有降低了,在这样下去的话,到时候我们都要喝西北风啊。”

“可不是嘛,没办法,种甘蔗的人太多了。”

“现在种植园遍地开花,到处都是种甘蔗的,这糖的价格都一降再降,这甘蔗能不降价?”

“孙秀才,你读书多,又经常看报纸,有没有发现一些新的东西,我想重点别的东西,这甘蔗我估计以后价格还会更低。”

“你有这想法就对了,甘蔗以后啊肯定还会降价的。”

“前两天我看了最新的大明商报,上面说啊,今年上半年卖到欧洲的糖下降了不少,而且价格也降低很多,我们本土的糖也在降价,那些商行自然是要压低甘蔗的价格才能够有利润。”

“所以啊,有些新的种植园现在都已经不种甘蔗了。”

“那他们种什么?总不至于去种水稻吧?”

“嘿嘿,在南边的一些岛屿上,有些种植园在种植香料,香料这东西,在欧洲最受欢迎,而且价格非常高。”

“欧洲人身上的狐臭味太大了,他们需要这东西来掩盖,所以一直以来欧洲对香料的需求都非常旺盛。”

“另外就是我们大明京津地区现在也是开始流行使用香水,故而有人分析,以后这香料市场肯定非常不错。”

“所以我是准备种一些香料,先试试看,反正地也多,适当的进行规划。”

“另外我还听说了,现在有一些商行,专门购买那些快船,往返南洋、琉球和京津地区,普通船需要十几天才能够走一趟,这种快船只需要七天就可以。”

“这些商行啊,专门收购我们南洋这边的水果、蔬菜之类的贩卖到京津地区去,你也知道,这北方一到了冬天,大雪纷飞,什么东西都种不了,蔬菜、水果比肉都贵。”

“真的?这几天的时间,水果蔬菜不会都烂了吧?”

“听说他们是提前采摘,还没有完全成熟就采摘下来,然后一边运输一边自然就熟了,虽然运到京津地区之后不算太新鲜了,但是价格依然非常的昂贵。”

“所以接下来我也准备种一些蔬菜,这马上要过冬了,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可是非常旺盛的。”

“还是你们读书人厉害,看看报纸就知道天下事,我这大字不识几个的,什么都不懂。”

“我也就多在私塾里面待了几年,都考不上举人。”

“那是你不去考,只要去考,还不轻轻松松就考上了。”

“不去了,举人也就那样,当官又有什么好的,还不如我现在轻松自在。”

“倒也是~”

“对了,去年说的那个橡胶,现在怎么没有消息了?”

“别提那个橡胶了,我有朋友跟投了不少银子种了一些,结果呢,到现在都还是小树苗,连大明远洋贸易行麾下的橡胶种植园都一直在亏钱呢,听说要七八年的时间才能够产胶呢。”

“需要七八年啊,还好我没有种,不然这银子都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回来呢。”

“那是有钱人才能够玩得动的,不过上次看报纸,这橡胶的价格倒是很贵,都需要从黄金洲这边运回来,听说橡胶的用途很多,估计这种橡胶以后应该是不错的,毕竟刘尚书麾下的产业都在种橡胶呢。”

“七八年的时间太久了,而且我们现在都还不知道怎么种呢,风险太大了。”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