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镇海王 > 第581章,前往辽东

大明镇海王 第581章,前往辽东

作者:中华田园牛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4-12-24 17:20:45

第581章,前往辽东

在草原美美的享受了烤全羊、涮羊肉,顺带着也将修建草原城镇的规划一直向北推进。

嗯,这一次必须修建到北海。

苏武牧羊的北海。

一想到后世一个个好好的北海被毛子哥占了之后改名贝加尔湖,刘晋就觉得来气,怎么好的地方,怎么就便宜了毛子呢。

所以必须修,必须修道北海去,以后指不定还要在北海这边建一个大城慢慢的开发北海以北的广袤地区。

搞完草原上的事情,刘晋又往东走,准备去辽东这边看一看。

辽东这个地方就是接下来的重点开发的地方了。

好山好水,要资源有资源,这是一块宝地。

长白山、大兴安岭、小兴安岭三面环绕,中间则是一块大平原,土地是最肥沃的黑土地,这样的好地方,全世界都找不到几块。

不过在这个时候,辽东地区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天气比较寒冷,冬天的时候下雪特别多,有时候又下的很大。

明初的时候,朱元璋在辽东这边设置了辽东都司经营辽东,后来朱元璋的儿子朱棣同学又招抚女真部落,在永乐九年的时候设置了努尔干都司,共辖130多个卫所。

到了宣德十年的时候,明宣宗撤回了努尔干都司的派遣的流官和驻军,让女真部落首领管辖这些区域。

这个时候女真部落还是奉大明为主,但是后世之人都知道,从这个时候开始,女真部落其实就已经开始壮大了,并且逐渐掌握了这些地方的控制权,这也为后来后金逐渐取代明朝控制整个东北埋下了隐患,并且最终成功辽东都被占领,到最后又成功的入主中原。

不得不说其实这一切都是大明朝廷自己埋下的祸患,农夫与蛇的故事最真实的写照。

前面讲到西南土司叛乱,最终采用改土归流的方式将之逐渐平定。

但是在努尔干都司上面,明朝这边却是反过来了,将原先的流官和驻军都撤回,这不是给机会让这些女真部落做大?

人的野心都是伴随着实力的增长而不断壮大的。

或许起初的时候这些女真部落并不一定有反叛之心,但是你长期让它做大,独霸一方,实力强大了,你又变弱了,它自然而然就会反叛之心。

刘晋的脑海中微微仔细的整理了一下明朝在辽东这些地方政策之后,整个人也是忍不住一阵长吁短叹,都是自己作死,也怪不得人。

历史总是有太多、太多的相似之处。

历史上中原到底一次次被异族入住,屠戮的时候,其实说到底都是自己犯错,给了对手机会。

唐朝的安史之乱,归根结底来说是长期以来给节度使的权力太大了,地方军政财大权一手抓,长期下来,不变成藩镇割据才怪。

人一旦掌握了大权,野心就会膨胀。

再加上唐朝对异族的信任,太过自信了,岂不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西晋时期,五~~~胡~~~乱~~华是怎么发生的?

还不是司马家的几个王爷争来争去,然后引入异族大军,最终司马家没有好下场还连累了无数的华夏子孙。

明朝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不该将流官和驻军都撤了,不该让女真部落掌握了一个地方大所有大权。

给他们这一切,就等于是给自己挖下了定时炸弹,他们实力弱小的时候,自然是对你言听计从,可是一旦他们强大了,你衰弱了,必然就会狠狠的咬你。

现在刘晋要来开发辽东地区,这自然是少不了要和辽东地区的女真部落打交道了。

这个时候的女真部落,分为野人女真、海西女真和建州女真三个大部落。

野人女真主要是分布在黑龙江河流域以北一带,海西女真则是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以南、以东,长白山一带,建州女真则是主要分布在长白山南部,后世辽宁一带。

从分布图就可以知道,建州女真在南,野人女真在北,海西女真在中间,建州女真和大明之间的往来最为密切。

而且建州女真所在的地方也是辽东一带开发最早的地方,这也为后面螨清的崛起打下了基础,没有辽东都司开发出来的这些地方,建州女真是根本成不了气候的。

“这里的女真部落必须要解决掉。”

“要么就和草原部落一样,部落的首领贵族去京城养老,至于下面的这些部落百姓则是迁移出来到平原地带进行耕种或者是干脆迁移出去。”

穿越过来的刘晋对于老鼠尾巴可谓是恨透了,正是因为螨清的统治,华夏子民的脊梁骨都被打断了,精神传承都断掉了,导致了后世之人极其的不自信,崇洋媚外的人非常多。

看看现在的大明,脊梁骨杠杠的,见到异族人都是蛮夷,都是满脸的不削一顾。

后世瞒清修改历史,将明朝的各个皇帝都改的一无是处,昏庸无能,纵**海。

有的爱吃,有的爱斗蛐蛐,也有的爱木匠活。

国家经济全然不顾弄得国库空虚,军事疲惫。不懂得体恤百姓,苛税繁重,百姓生活水深火热。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如此王朝能延续近300年?

意大利人利玛窦,1582年来大明传教,在游历各地之后,定居于政治中心北京。

在他的眼中,大明朝物产极丰,人们衣食华丽且人口素质极高,每个百姓脸上都洋溢着笑脸和自信。

在他所著的一本书当中是这样评价当时的明朝,高尚的民族、伟大的国度。

这样的评价可以说是非常高的,也足以看出来当时的明朝人是何等的自信。

可是到了瞒清的时候,即便是所谓的乾隆盛世的时候,英国人来到当时的北京城,所看到的却是犹如乞丐一般的军队,瘦骨嶙峋、又麻木呆滞的老百姓,宛如行尸走肉一般。

这就是明朝和螨清的巨大差别。

一个自信满满,是当时最伟大的民族和最强大的国家,一个却是精神脊梁骨都被打断,完全没有一丝色彩和精气神的国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