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515章 大授衔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515章 大授衔

作者:玩蛇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8

第515章 大授衔

宣德门主席台上,赵祯看着下方山呼海啸的欢呼声,一时间百感交集。

这是赵骏在穿越过来第一天就说过的话。

他说一个强盛的国家,首先要保证军队的健康,其次才是国家的各方面发展。

如果连自己国家的军队都受到歧视,不被看重,那还能寄希望于谁去打败强大的外部敌人呢?

这些话让赵祯开始反思。

因为赵骏说得是对的。

尊严从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也只在大炮射程之内。

军队作为国家暴力机关,它的存在本身就充满了暴力和凶险,势必会伤人也会伤已。

犹如一把双刃剑。

可如果因为害怕它伤到自己而不敢拿起这把双刃剑,那当敌人的剑挥来时,又用什么东西去阻挡呢?

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何况当一个国家的百姓都对军队失去信心的时候,那么军队自己又凭什么要保家卫国?

所以大宋军队战力羸弱,空有数量而无战力,连战连败。

所以宋代明明经济发达,商业繁荣,农业文化空前兴盛,军事力量纸面上强大,但最终却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能欺压在他们头上。

基于这些问题的思量,赵祯明白从太祖、太宗、真宗三代以来的弱军思想,也是时候该在自己手里做个终结。

即便以吕夷简为首的文官集团用五代十国的例子劝过,可最终赵祯还是被赵骏说服。

只是当年太祖赵匡胤将两司改为三衙,将各军主将调离,以形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局面,就在于五代十国的教训的确太深刻。

况且冗军的问题积重难返,赵祯也不敢轻易对军队动手,便只能把希望寄托于赵骏。

而赵骏本人在发现自己居然真的来到大宋,亲自了解情况之后,又才明白自己当年的口嗨有多么天真,知道军队的问题不能急于一时。

因而祖孙二人就算想改变这样的局面,也在审时度势之后,决定先不立即动手,而是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他们靠着先知先觉的优势,加上手榴弹对付骑兵的奇效,先打赢了宋夏战争。

接着大力发展火器,拥有了可以与西夏和辽国掰手腕的能力,这才于庆历后,先解决冗官冗费,最后才开始对军队动刀。

即便是如此,也是困难重重,还闹出过叛乱造反的事情,可以说一路走来,非常的不容易。

但到了今天,赵祯觉得这一切的不容易,都是值得的。

他与自己的大孙做到了。

不仅彻底解决了冗军之患,还大力整顿了军队,让军队焕然一新,有了强悍的战斗力,成为了世界第一的强军!

宣德门外下方万千百姓还在欢呼,城楼上赵祯感慨几息之后,高声说道:“朕宣布,阅兵开始!”

“砰砰砰砰!”

礼花咻地冲天而起,紧接着军乐的声音响彻广场。

在这个没有电脑中控的年代,想要做到这样无缝衔接真的非常不容易。

后方放礼炮和烟花的人要时时刻刻准备,乐队也必须一直站在话筒前,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事故。

不过好在这次大殿朝廷非常重视,从九月份开始就多次排练,直到万无一失才正式开始。

否则的话,他们也做不到这样完美衔接。

随着音乐响起,左掖门宫门大开,张亢带着步兵方阵第一个走了出来。

他们昂首挺胸,踏着整齐划一的步伐,威武雄壮地迈入宣德门外广场,然后在军靴一声声踏在坚硬大理石地板上的清脆响声中,来到了宣德门外。

礼部一个年轻进士走上台,高声说道:“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由枢密使张亢张相公率领的我大宋步兵方阵,他们英勇无畏,屡次奋战杀敌,在张相公的带领下,屡次挫败西夏李元昊,辽国耶律宗真的进攻,保护了我大宋江山,他们是我大宋的守护者,也是我大宋的英雄战士,陛下将为张相公以及他们颁发勋章。”

张亢骑在马背上,带着步兵方阵到了门外,随即翻身下马,走到了宣德门外广场上布置的一个话筒前,向城楼上敬了一个标准的新式军礼。

赵祯走到主席台上,说道:“张相公本是进士出身,却愿意投笔从戎,先以麟延路知府之身,率领八千铁骑深入兴庆府,大破西贼老巢,又率军突袭元昊,大败西贼.朕授予你上将军之衔,中华宋帝国龙旗勋章!”

他讲述了一番张亢的功绩,张亢早中期的功绩非常逆天,带着狄青他们多次深入西北,打得李元昊溃不成军。还在宋辽战役当中截击耶律宗真,俘虏了大批辽人。

之后又跟着范仲淹在宋夏与宋辽战役当中多次立功,与范仲淹一同收复了燕云十六州,可谓是功劳非常大。

也正是因为早中期逆天的功绩,加上进士出身的身份导致升官太快,直接升到了枢密使,导致后面封无可封,在灭西夏战役当中没办法再打。

于是后面的战争就只能由狄青代劳,使得狄青成为后半段逆天战神,先灭西夏,又收复西域,丧失了不少功劳。

不过即便如此,作为把狄青带出来的将领,张亢足以当得起目前除范仲淹之外的大宋第二战神,就算后期狄青战功比他高,也不敢在老上司面前争功。

王守忠此时早就站在了下方,旁边一个内侍手里举着个托盘,托盘上面摆放着一个由金银镶嵌而成的勋章,中间还有一条龙纹。

这就是如今大宋最高荣誉勋章——中华宋帝国龙旗勋章,代表了国旗和国徽,可谓是最高的荣耀。

在赵祯宣布之后,王守忠就为张亢将这枚龙旗勋章佩戴上。

毕竟张亢需要带领士兵走方阵,又不可能临时跑到宣德门上,因此佩戴勋章的事情就只能交由王守忠代劳。

张亢等勋章佩戴好之后高声道:“谢陛下!”

“啪啪啪啪啪。”

全场掌声再次雷鸣。

张亢敬礼结束,返回到了马上。

赵祯继续道:“这里遴选出来的将士很多都是在战场上杀敌立功的功勋将士,朕授予你们一等功,一级克敌勋章,一级卫国勋章。”

“谢陛下!”

下方将士齐齐高喝。

“啪啪啪啪。”

又是全场掌声雷动。

大宋目前设计出了多套军队荣誉。

除了一二三等功以外,还有一二三级克敌勋章、一二三级卫国勋章、战斗英雄勋章、特等功勋章四种。

其中卫国勋章的含金量最低,基本上只要参与过战争的士兵都有。

克敌勋章则是杀死一名敌人以上才行。

特等功勋章和战斗英雄勋章就不一样了,至少得改变小规模战局才行,比如一个人杀几十个人的那种特殊情况。

整个军队当中就只有寥寥几名猛将获得了这两个勋章,都是在当年没有火枪大炮的时代,手里拿着冷兵器与西夏军队死战不退,杀死很多敌人才有。

比如王信曾经带两千人于保安军栲栳寨,面对数万西夏人的围攻,死战不退,在拼杀一夜之后,退入到寨南山上休整了一番,接着清晨带着士兵们再次发动突袭,将来犯西夏人打退。

还有在张亢带着八千人奇袭绕后之时,李元昊带着主力部队围攻延州,王仲宝的部队于交战中被击溃,副将朱观被围攻,他单枪匹马又杀入阵中,杀死数十人,救出朱观。

除此之外,郭遵在这场战役当中同样大放光彩,手中挥舞铁杵如杀神不可阻挡,三出三入敌营,杀敌数百人,威震延州,让正面战场顽强抵挡住了李元昊的袭击。

而大多数宋军将领当然没有这么夸张的个人战斗力,也很难左右一场小规模战局,因此不管是战斗英雄勋章还是特等功勋章,含金量都非常高,已经算是目前军队当中最高荣誉级别。

至于龙旗勋章的话,就不是军队荣誉,而是帝国荣誉。

不止是做出突出贡献的将领,还包括有重大发现的科学家,有政治功劳的政治家等等,像赵骏、范仲淹他们其实也被颁发了龙旗勋章。

给张亢和步卒方阵颁发功勋之后,赵祯退去一边,主持人再次上台说道:“接下来过来的是由副枢密使狄青狄相公率领的马军方阵,他们奋勇拼搏,曾经跟随过张相公、狄相公浴血奋战,败元昊于栲栳城,破宗真于保塞城,他们威风凛凛,战无不胜,让大宋的敌人闻风丧胆,让大宋的子民安享太平!”

狄青率领着马队徐徐来到了宣德门前,随即翻身下马,同样走到了麦克风前敬礼。

赵祯说道:“狄相公出身于微末,却有一心报国之情,在国家危难之际,多次孤身入阵,杀贼克敌,先随范相公与张相公破西夏,又于李越屡次寇边之时大破李越,更是在收复燕云十六州时,以极少兵力,拦截辽国大批援军,神勇盖世,不负大将军之志.朕授予你上将军衔,中华宋帝国龙旗勋章!”

狄青早期其实和其它同样底层军官出身的折继闵、周美、郭遵、张岊、王信、范恪、杨文广等人没什么区别,纯粹是靠个人武力战功慢慢爬到了中高层军官的位置。

直到灭越战争中才首次出现高光,因为迅速灭亡了李越,凭借战功首次脱颖而出,进入到了高级军官的范畴,与葛怀敏、任福、高继宣等老将平起平坐。

于是才有了后来他以海军总管的身份,率领三支海军舰队,横插进山海关,拦截了十多万辽军西援耶律宗真,为西线战场争取了极大的胜利。

所以灭越李朝可以说是狄青的一个转折点,让他能够独当一面,之后灭西夏、收复西域、灭高昌与黑汗王国,也是顺理成章。

“臣,多谢陛下!”

狄青保持着右手行礼的姿势,站得笔直,一动不动。

王守忠为他佩戴上了勋章。

赵祯随即又为骑兵们授予一等功,一级克敌勋章以及一级卫国勋章。

下一个便是火枪军,由王德用率领。

老王只打了前期的宋夏战争和宋辽战争,作为范仲淹的副手稳定军心。

最大的功绩就是面对耶律宗真的围攻,坚守住了保塞城,等到了范仲淹的援军。

论起战功他肯定没法和张亢狄青比,但架不住这家伙资历夸张,年轻时候打过澶州之战。

所以同样也是上将军衔,中华宋帝国龙旗勋章。

火枪军过后,就是将军方阵。

到这就拉了。

因为将军方阵其实就是曹琮、李用和、李昭亮三人带着一百多名少将坐在三十多辆春秋战国时期的那种战车上过去。

诸多少将还好说,甚至曹琮也说得过去,毕竟跟王德用一样,也参与了早期宋夏战争和宋辽战争,虽然没什么功绩,可至少也是参与了这两场大战。

但李用和与李昭亮就尴尬了,他们都是外戚亲信,名义上是三衙最高将军,实际上并没有战功,所以连赵祯都不好意思念太多,只是说了句他们祖上有功,一笔带过,就没有再说什么。

之后赵祯授予了他们上将军衔,除了曹琮因在战斗中手刃数人而有个一级克敌勋章和一级卫国勋章以外,另外两人就只有上将衔,没有其它任何荣誉。

反倒是那些少将当中,有杨文广、周美、郭遵、王仲宝等数人作战英勇,被授予特等功或战斗英雄。

等将军方阵过去之后,就是葛怀敏、任福、高继宣等中将率领的其余方阵,如炮兵方阵、先锋军方阵、突击手方阵、海军方阵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

海军当中也有两人被授予少将,一个是前登州平海军指挥使呼延守用,另外一个是前滨州定海军指挥使王奎。

在大宋海军并不是单独序列的一个军种,而是属于陆军的一个附庸,没有单独作战的权力。

他们本身人员少,部队不多,因此主官的级别都不高,像七大海军成立之后,指挥使只能算中下级军官,兵马不过五千人,远远不能跟陆军相比。

不过如今赵骏也在慢慢发展海军力量,打算多多修建铁甲舰,让海军能够下饺子。

毕竟现在东方陆军已经无敌手,也确实该制霸海洋。

所以加重海军权重是必然的事情。

呼延守用与王奎在山海关战役时跟随狄青立下大功,现在升为海军副总管,少将军衔,以后等海军权重上来,数量更多,再把海军单独列出也是迟早的事情。

到时候恐怕就不是现在这样大宋军队六个上将,十多个中将,一百多个少将除了呼延守用与王奎以外,全是陆军将领的局面。

海军上将和中将出现,也应该理所当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