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 第103章 继续CPU赵祯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 第103章 继续CPU赵祯

作者:玩蛇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8

第103章 继续CPU赵祯

第103章 继续CPU赵祯

赵祯用袖子遮住脸,此刻心惊胆战。

赵骏发起火来,喷起人来,那是直往人的肺管子里戳。

严格意义上来说,吕夷简他们过来,不一定真就是为了韩家和马家的人求情。

因为赵骏包围开封府,造成巨大恶劣影响,以后开封府威严扫地,对将来开封府治理汴梁形成难以估量的后果。

以后老百姓再也不会信任开封府,到时候即便开封府出了清官,在这样的舆论下,肯定也会唾弃朝廷。

可事关开封府的脸面,同时也是事关朝廷的颜面,吕夷简他们也不得不过来想寻求商议,看能不能让赵骏给开封府和朝廷留点脸。

赵骏知道,所谓的脸面在宋朝一直都是一个与国体有关的大问题。

《重熙增币》事件当中,辽兴宗要求宋朝对辽输送岁币应称“献”或者“纳”,富弼认为这有辱国体,因此坚持称“赠”。

都被人家逼着交钱了,本身就是一件丧权辱国的事情,结果就因为一字之差,为了争这点所谓的颜面,富弼坚持称“赠”,可见他们多么粉饰太平,善于自我安慰。

而今天赵骏就是要打破这所谓的颜面,让他们的脸面扫地,把所有的事情公之于众,让大宋朝廷的脸丢得干净。

“其实.吕相他们说得也有些道理,这毕竟事关开封府,事关朝廷的颜面。”

赵祯听到赵骏的话,迟疑说道:“要不.”

“没有要不。”

赵骏把怒火倾泻在吕夷简他们身上后,已经渐渐平息了下来,摇头说道:“朝廷的颜面从来都不重要,一个王朝想要强盛,就要直视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单纯靠遮掩。”

“遮掩得了一时,你遮掩不了一世。就如同你所谓的仁宗盛世,史书上夸的是太平,可难道民间就没有人会记录下来,没人会知道真相?”

“还有史书上说宋徽宗和宋钦宗是二圣北狩,然后呢?这样给那两货脸上涂金,能换来后世人对他们好的评价吗?”

“醒醒吧!”

“历史只会记录你赵祯昏庸,被那些文官士大夫们牵着鼻子走。只会记载宋徽宗和宋钦宗是无能蠢货,像两条狗一样被金人带去了北方。”

“颜面这东西从来都不重要,只有国家强盛,得天下百姓之心,才能够真正让大宋拥有颜面,正如汉武帝晚年昏聩,也曾经发过罪己诏,这耽误后世人对他雄才大略的评价吗?”

赵骏说话再次毫不客气,这次事情其实赵祯已经很给力了,顶住了很大的压力,而且他能够抓人,也是赵祯给的权柄。

但赵骏还是得继续CPU他。

因为实在不放心。

历史上这货真的是个包庇贪官的好手。

至和年间,潭州发生了一起地方官员没收商人珍珠,并擅自贱卖的**案。

元年初,广州商人戢舜中携带珍珠五斤,前往北方地区贩卖。途径潭州时,不幸暴病身亡。其携带的珍珠被当地官府发现后,因这些珍珠的税票不知所踪,官员便以偷税漏税为由,将珍珠予以没收。

随后,时任潭州知州任颛、湖南转运判官李章等官员,擅自将价值三千余贯的珍珠,作价四百余贯贱卖,并由他们自己买下。

不久,商人戢舜中的儿子戢子乔来潭州寻父。得知父亲已病逝,所带珍珠被当地官员贱卖,戢子乔十分气愤,于是将此事上告朝廷。朝廷命湖南提刑司派人调查此案。

可负责办理此案的官员经过一番调查后,深感棘手。

因为涉案官员中有些人背景深厚,如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是当朝宰相陈执中的女婿,另一名涉案官员蓝惟永,则是朝廷内都知之子。

所以湖南提刑司的办案官员希望将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后来此事被一位正直的御史所知,于是上书弹劾。在他的坚持下,赵祯被迫让当时的三司使王拱辰督办此案。

没想到王拱辰到了湖南之后,不仅不彻查此案,反而将从涉案官员手中收缴的珍珠,交给内供奉廖浩然,送入宫中留用。

由于作为关键证物的珍珠缺失,无法核定珍珠的价值,也就无法给涉案官员定罪。这样一来,案子只能不了了之。

因此,至和二年五月十二日,那位正直的御史又写了一个《奏状乞取问王拱辰进纳赃珠》的奏折,弹劾三司使王拱辰罔顾事实,徇私枉法。

其实,此案案情并不复杂,关键是涉案官员朝中有人,导致迟迟不能结案。

在御史的一再坚持下,宋仁宗不得不让审刑院再审此案。最后,涉案官员和包庇犯王拱辰,全部受到了降职处理。

听上去似乎这件事情圆满落幕,但事实上完全不是一回事。

表面上涉案官员和包庇犯都受到了处理,但实际上处罚都很轻,而且后来大都又得到了升迁。

如原潭州知州任颛,降职后第二年就复为龙图阁直学士,晚年以太子宾客致仕。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没多久就调到中央为大理寺少卿。

包庇犯王拱辰被降职之后,宋仁宗对他仍然宠信有加。赵弹劾王拱辰不到一个月,宋仁宗就想另外给他安排重要职位,引起了御史们的强烈不满,这才作罢。

还有王奎、孙沔、郭承祐之流,整个仁宗朝的情况就跟西游记一样,有背景的基本屁事没有,没背景的如果是进士出身以上,最多就是降职处理,至于什么抄家灭族,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对于赵祯这货,赵骏是一点都不放心。

哪怕他已经跟赵祯说了很多次宋朝的结局,也已经CPU过他很多次,可就是怕这厮旧疾复发,又耳根子软听了朝廷里那些人的鬼话拖自己后腿。

“是是是。”

赵祯听到赵骏的话,连连点头应是。

赵骏继续说道:“老哥,我是伱子孙后代,我是为了你着想才会跟你说这些。我只能提醒你,别忘了靖康耻的事情。”

“这些朕自然铭记于心。”

听到赵骏提起这个,赵祯一下子就严肃了许多。

赵骏摇摇头道:“不止是北宋灭亡的事情,还有宋钦宗被宋徽宗禅让后,那些文官们不顾城里百姓想要反抗的意见,竟然逼宋钦宗出去与金人谈判,你说说,文官们会在乎你这个皇帝吗?”

“竟然还有这种事情?”

赵祯震惊。

赵骏说道:“以前没跟你详细地说,但我记得跟你说过宋钦宗出城去金军营帐和人谈判,结果被人扣留的事情吧。”

“是。”

赵祯想到赵骏确实跟他这么说过。

“金军打到汴梁城下,要求皇帝亲自去金军议和。”

赵骏就说道:“那些士大夫被搞怕了,只希望议和尽快送走金军,就一直怂恿皇帝去谈判,第一次去平安回来,第二次去就被扣押了,之后金军打破汴梁,肆意劫掠,掳走徽钦二帝,这就是事情经过。”

赵祯的脸色就变得很不好看了。

任哪个皇帝得知自己被士大夫出卖之后,脸色也不会好看到哪里去。

“还有明末,江南士绅与朝廷官员勾结在一起,阻拦皇帝在江南收税。并且江南士绅也团结一致,抗欠赋税,导致明末最富庶的南方地区税收不上来,朝廷无钱可用,最终被农民军覆灭。”

赵骏继续说道:“最有意思的是崇祯帝希望那些朝廷大员捐钱为国家渡过难关,大臣们个个哭穷,崇祯最后只募得二十万两白银。等起义军李自成杀入北京,从这些大臣家里搜刮出了七千多万两白银,是不是挺讽刺的一件事?”

“我大宋的士绅.应该与明朝的士绅不一样吧。”

赵祯勉强笑了一下。

“都一个德性,趋吉避凶是人的本能,宋朝灭亡了,他们就给蒙古人当统治基石。蒙古人灭亡之后,他们又给明朝做事,朱元璋就是知道他们的德性,所以大开杀戒。可惜的是老朱只能保住明初,保不住明末,所以他们之后又做了清朝的士绅。”

赵骏说道:“其实士绅里也不乏爱国者,愿意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捐献所有家产。但老哥你一定要记住,永远只有背叛阶级的个人,而没有背叛阶级的阶级。如果制度不改变,生产力不改变,历史就会成为一个轮回。”

“朕知道了。”

赵祯深呼了一口气。

历史上他就是一个包庇士大夫阶级为所欲为的包庇犯。

但如今赵骏毕竟已经给他灌输了很多东西,并且也知道了大宋即将灭亡,如果再跟历史上那样继续包庇士大夫,就不是皇帝,而是蠢货了。

归根到底,他包庇那些人就是为了维护稳定。而现在他发现包庇这些人并不能维持稳定,那自然是要用别的办法。

赵骏点点头道:“老哥明白这些道理就好,汴梁作为大宋首都,将来我要进行科技、教育、发展的中枢地带,就必须维持好这里的稳定。如果这里乱成一团,又有那些人拖后腿,大宋还怎么强盛?所以该清除就要清除,决不能手软。”

“那”

赵祯迟疑了一下道:“你打算如何?”

“当然是继续深挖。”

赵骏毫不犹豫地道:“有好几个朝中大员是那些人幕后的保护伞,我要一路挖到底。”

“可是如今御史台和谏院那边.”

“我不太想搭理他们,到时候让曹修带着瓶儿过去一趟让他们闭嘴吧。”

“好吧。”

赵祯也无奈,瓶儿确实能让所有人都闭嘴。

“那就先这样。”

赵骏起身,看了眼赵祯道:“我先回皇城司了,还有很多人要审问,还有很多大刑要用。”

“那位宗女.”

“我会把她救出来的。”

“大孙,大宋就托付给你了。”

赵祯认真说道。

“嗯。”

赵骏只是点点头,向赵祯拱手一礼,离开了崇德殿。

应付完赵祯和吕夷简他们,自己也确实要回去处理一下那些抓回来的人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