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56章 白帝城

三国:季汉刘璋 第56章 白帝城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56章 白帝城

第56章 白帝城

“多谢孟先生告诫,不然我等皆为囚虏也。”

江州城大族上官氏和程氏的族长,上官明和程虎向着巴郡名士孟彪致谢道。

两人皆是心有戚戚,荆州别驾刘阖入巴郡煽动大族和賨夷谋逆,他二人也收到了书信,只是犹豫未决,后来孟彪受新任别驾王商托付,劝诫他们不去参与谋逆,他们便没有去掺和到其中。

如今看来,听从孟彪的建议,实在是个正确不过的选择。

这几日,先是从梁平传来消息,新任益州牧刘璋一战克定刘阖,荡平叛军,巴郡的这场风波已然停息。

参与反叛的大族中,杨平授首,谢丰和白喜被生擒,用囚车装着将送往成都,昨日从江州城经过。

不止谢丰和白喜二人,还有他们的三族,外加一些参与叛乱的小族,同样举族械送成都。

他二人昨日在路边酒楼上观看了一会,当时头上冷汗直流,背后冷汗涔涔。

新任益州牧刘璋不亚于其父刘焉,两三万人的叛军,竟是旬日讨平,恐怕比刘焉还要强上三分。

过往巴郡还传言刘璋为人温仁软弱,如今看来,只怕是潜龙在渊。

若是当初刘阖煽诱时,他们生出有一念之差,参与到谋逆中,只怕今日的囚车中会有他二人的身影,举族皆是覆灭,江州再无大姓上官氏和程氏。

看着一脸侥幸逃过一劫的两位族长,孟彪淡然的说道:“何须言谢,此次纵使我不劝诫,两位族长想来也会秉持忠义,不参与到刘阖的起事中。”

他说的没错,上官氏和程氏本就怀有犹豫之心,这等轻易间覆族灭家的大事,很少有人能下定决心。

就算他不劝诫,上官明和程虎也大概率不会参与到谋逆中。

他的劝诫不过是止住了二人的摇摆之心,让他们坚定的站到刘璋一边。

上官明和程虎却还是千恩万谢,孟彪的话对他们影响很大,让他们站位到刘璋一边,在刘璋面前露了个脸,成为有功之人,这就值得一谢。——

“白帝。”站在白帝城城楼上的刘璋,轻轻的拍着城墙的垛口,抚着城楼上的砖石,感受着岁月的气息。

他想到了将原名子阳城改为白帝城的公孙述,公孙述割据益州,自称白帝,国号成家,看似拥有天命,实则不过是一井底之蛙。

正如见过公孙述的马援所说:‘天下雌雄未定,公孙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此子何足久稽天下士乎!’

占据益州称帝的公孙述,不去招揽人才,而是喜好车马衣服,扮相是很不错,内里却是腐朽,没有想着打出蜀地,而是在蜀地肆意威福,最后被汉光武帝刘秀所灭。

‘单只割据蜀地是没有前途的。’刘璋摇了摇头,心中叹息公孙述的命运。

蜀道难,蜀地和关中、荆州的交通十分不便,和外界的局势相对隔离,再加上都江堰的水利、成都的平原,蜀地自给自足,一旦中央政权有所衰落,蜀地就容易出现割据的势力。

但割据蜀地的军阀,由于蜀地过于富庶,再加上从蜀地向外打十分困难,所以往往不去参与争霸天下,而是待在成都妄自尊大,公孙述就是一例。

不止公孙述,历史上很多军阀都凭借蜀地山川闭塞的地理环境,得以逞一时的威风,但等中原逐鹿出了结果,割据蜀地的军阀无一不是被灭。

刘璋想起了明末清初人欧阳直公的《蜀警录》中的一句话:‘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这句评语可谓十分贴切。

想到这里,刘璋举目东望,大江东去,滚滚长江水,顺流而下,势不可挡。

益州顺长江而下,是荆楚大地。

“公衡,让荆州别驾刘阖到议事处等我。”思索到这里的刘璋对着身后的黄权吩咐道。

他捏了捏下巴,想着做点废物利用的环保事业。

“诺。”黄权应下。——

“巴郡汹汹,皆由尔一人也。”议事处,刘璋对着面前的荆州别驾刘阖批斗道。

刘阖提前拾掇了一下,虽是身陷囹吾,但还是一副名士的派头,听到刘璋的批评,他拱手辩解道:“使君,此事实非我本心,我受刘荆州之托,来到此地,实是来吊丧的,不幸被叛逆裹挟,妄图假借我荆州别驾之名,壮大声势。”

“阖不能劝诫叛逆,改邪归正,弃暗投明,这段时间,是追悔不已。”

说到这里,刘阖眼眶有些泛红,一脸真情流露。

‘我尼玛。’刘璋有些无语,这个刘阖狗嘴里没有一句实话,竟是这么不要脸的将自己摘了个干净,搞得好像别人强迫他一样。

“别驾,这些煽动他人谋逆的文书,可是都有你的文字和印章。”黄权拿起一叠书信,往地上一扔,毫不客气的揭露刘阖的罪恶面孔。

刘阖看着那一堆文书,面不改色的回复道:“这些都是逆贼胁迫,不得已写下。”

听到这里,刘璋失了问罪的兴致,刘阖无耻的程度不下于王司徒,证据确凿他还想着抵赖,他明知故问的抛出一个钩子:“别驾的刘字可是金刀刘。”

“然也,正是金刀刘。”刘阖脸上浮起骄傲,宗亲的身份是他身上闪亮的一道光。

“呵,如今宇内大乱,你身为宗亲,不思襄助王室,而是跑到巴郡煽动谋逆,意图使我和刘荆州同室操戈。”

刘璋根据这段时间局势发展,大概猜出了一些事情,刘表没有西进之举,只有刘阖在巴郡兴风作浪,再加上历史上刘表的为人,他断定这次巴郡反叛的局面八成是刘阖在从中作梗。

接着上面的话,他继续严厉的批斗道。

“似你这等好乱的小人,为祸一方的鼠辈。”

“伱怎么会姓刘。”

“你哪里配姓刘。”

“你如何敢姓刘。”

刘阖听着刘璋连连的几句质问,怀疑他宗亲的身份,认为他配不上刘姓,不由脸上闪过一丝愠色,但想到如今身为阶下囚,终究还是一脸谦卑的禀告道:“使君,我实是刘姓,有宗谱为证。”

“此次阖一时不慎,为逆贼裹挟,致使犯下如此滔天大罪。”

“还请使君念在我非是本心,又是同宗,宽宥我此次的无心之失。”

说到这里,刘阖想了想,觉得要表现下自己的作用,于是接着说道:“若蒙使君能放我回荆州,我当于刘荆州前,言明使君之恩德,使两家和睦,荆益结为盟友。”

刘璋的脸垮了下来,这刘阖还在辩解,竟还想回到荆州。

思索了一下,他和善的说道:“刘别驾自是可以回到荆州,只是我欲向你借一件东西,还望你不要吝啬。”

刘阖闻言顿时大喜过望,脸上流露出喜色,大声回应道:“使君欲借何物,阖无有不应。”

“那就好,这是你答应我的。”刘璋面带微笑挥了挥手,让武士将刘阖带了下去,却没有说出要借何物。

‘给人希望,再抹杀希望,这才是最为毒辣的手段,尤其是对付刘阖这种无耻的烂货。’他心中想到。

接着他将刘阖抛到脑后,对着张肃说道:“君矫,请你弟弟过来一见吧。”

目光望着门口,他有些期待,那位历史上想把益州卖给曹操,但由于曹操怠慢他,所以将益州卖给刘备的张松。

不多时,一位生得额头尖,鼻偃齿露,身短不满五尺的士人踏进了议事厅。

这人一进殿,举座欢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