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539章 退兵之议

三国:季汉刘璋 第539章 退兵之议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23

第539章 退兵之议

从月初的第一天开始,一场淅淅沥沥,兼带着一股清寒的秋雨在河东郡降下,这场秋雨下了一日也不曾断绝,竟是连着下了三五日。

连日不休的雨水降下,虽是雨势不大,可积少成多,润物细无声之下,袁军营寨中的道路变的泥泞了起来,就算是轻轻的一脚踏下,脚足也将陷入泥地中。

道路泥泞尚且是小事,顶多是通行不便,而营垒中的洼地积蓄雨水,处处都可见一个小池塘,寒湿侵扰之下,多有袁军士卒发病高热了起来。

士卒的病情,成为了当下袁军主帅袁绍最为关切的事情,毕竟零星士卒小病尚可,若是军中起了疾疫,恐怕将酿成大祸。

“明公,发病的士卒,臣下在后营划了一块地,将彼等都迁入了进去。”沮授发梢上沾着雨滴,衣服略微为雨水浸湿,神色间一副操持劳累的模样。

袁绍见之宽慰了一句:“沮卿辛苦了,来人,速速为沮卿换了外衣。”着人为沮授换取湿渌渌的外衣后,袁绍招手让沮授来到火炉边烤起火来,享受一二暖意。

同时袁绍也不忘关怀一句发病的士卒,他向沮授嘱咐道:“向邺城发书,令审配送来良医,为发病的士卒诊治,药材等物,也尽量多多送来。”

“诺。”沮授拱手应诺,以及赞叹了一声:“明公此行仁德无双,士卒闻之,必然感恩明公,日后当效死矣。”

“士卒为吾征战,吾自当抚恤之。”袁绍摇了摇头笑着推脱了一句。

处理完了发病的士卒,袁绍念及当下的情况,他轻声叹了一口气:“沮卿,连日秋雨不休,道路泥泞难通,攻打玉璧的事情只得放下了,又士卒因秋寒而发病,多有不能再战者,卿以为眼下当如何行事为宜。”

袁绍萌生了退意,玉璧城累月不下,地利上他输蜀军一筹,而今天时又不利于他,此行河东,征战攻伐,再打下去只怕也没有个好结果,不如就此退去。

沮授闻弦声而知雅意,他听出了袁绍的心声,知道袁绍有退兵的意图,而就眼下的局势来说,退兵似乎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毕竟玉璧城犹如天堑横亘在他们面前,非是积年不得下也。

“明公莫不是有退兵之意?”沮授直白的问询了一句。

袁绍摇了摇头,他否决道:“吾大军十万至此,阻于玉璧城下,未得河东一城一池,又不得牛羊马匹,士庶黔首,就如此退去,恐教天下笑矣。”

本意想退兵的袁绍,此刻却是给出了相反的答案,这句回答落在沮授耳中,沮授顷刻间就明白了袁绍心中的盘算,他知道袁绍这是想退兵,但不想承认他想退兵,而是想从别人口中得到退兵之议,袁绍再去做拍板。

沮授心中轻叹了一声,当下袁绍的行为确乎是掩耳盗铃,毕竟袁绍只因不愿背负退兵之议的提出人身份,就这般云山雾罩,有失君主的气度。

一声轻叹后,沮授拱手向袁绍言道:“明公,夫非常人也,行非常之事,岂能因为他人耻笑而行不利之事,况乎是军国大事,事关生死,自当慎重论之。”

“我军顿兵坚城之下,已有月余也,而玉璧城坚,授思来非逼得城内断粮,实难拿下玉璧城,可玉璧城内积蓄可支一年,城中又可屯田,非一二年之功不得下也。”

沮授语重心长的劝诫道:“明公,当今之事,唯有早早退兵为宜,不然秋雨连绵,后方粮草督运不济,军中饥寒,为蜀军所趁,将悔之晚矣。”

“卿言是也,然容我再思量一二。”袁绍没有立即应下,毕竟这未免显得他倾心于退兵之策,思量一两日再行退兵,就显得他行事慎重了。

入夜,袁绍心下烦躁,难以安枕,于是他起身披上一件单衣,举步走出了营寨,一脚踏出,他顿时面露喜色。

无他,盖因雨势已收,朗月青空悬于天穹之上,月光静静泻下,将四下之野照的亮如白昼一般。

‘明日当是一个晴天。’袁绍给出了明日天气的预告,这是他从生活经验中所得,在星月之夜过后,往往都是一个晴日。

第二日,正如袁绍所料,天气放晴了,明媚的阳光普照四方,将三五日的阴寒水气驱离而去,身体和心灵都是暖和的紧。

“昨日明公祈求雨停,今日雨势就收了,可见上天眷顾明公也。”郭图一日不拍马屁就浑身难受,他扯起了雨停和昨日袁绍祈晴的联系。

袁绍面色含笑,话语却是推脱道:“天时自有定论,非是人力所能改也,不过是恰巧而已,算不得吾的功劳。”

风停了,雨住了,阳光普照,袁绍的战心又是一点点的恢复了,他有意再战下去,盖因今次发兵河东,不得一二战果,就此退兵返回邺城,他自觉无有颜面。

不过袁绍也不是铁了心强攻玉璧,他打算再试探性的攻打玉璧十余日,再无攻克的可能的话,也只能就此退去了。

不然在玉璧城下折损太多士卒,于他的统一大业不利,比起颜面,一统天下才是袁绍最为见重的,他要创造袁氏王朝,行事须谨慎小心才是。

只是继续攻打玉璧城还得稍后两天,毕竟刚刚放晴,道路还是泥泞的状态,得等到几日后道路硬化,才好攻打玉璧城。

就如此,两天过去后,意图再兴兵攻打玉璧城袁绍汇集诸将,他朗声宣言道:“天幸放晴,雨势收敛,此上苍眷顾之兆也,会当兴兵,拿下玉璧。”

“明公宽心,今次良愿为先登,不下玉璧,誓不回头。”颜良跳了出来,他响应了袁绍的应召,发出了豪言壮语。

尚在养伤的麴义也不甘落后,他宣言道:“某右臂尚可用,愿为先登,效命攻城。”

在颜良和麴义的带头下,中军大帐瞬间就气氛热烈了起来,一众武将纷纷出席拱手请战,就单势头,似乎就要将玉璧城席卷而下。

袁绍见着诸将踊跃请战,他微笑着连连点头。而就在此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同时还有一声叫唤:“明公,祸事了。”

是许攸,袁绍听出了来人的声音,他皱起了眉头,他好不容易鼓舞起诸将的战心,随着帐外许攸这一声叫唤,诸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间犹疑担忧了起来,虽是不知道许攸带来的是什么消息,可许攸这般扬声‘祸事了’,必定是出了大事。

“子远,何事如此惶恐?”向着踏入中军大帐的许攸,袁绍语气不善的问道。

许攸听出了袁绍语气里的不喜,他也认识到方才做错了,不该这般扬声高喊的,但他面色无惧,将收到的消息道出:“近来邺城多有流言,称许都曹操有意趁着明公发兵河东,黎阳、邺城空虚之时,举兵袭取邺城,断明公之后路。”

颜良闻言,他纳闷了一声:“早间不是说曹操将图谋荆楚,发兵襄阳吗?”

“此欲盖弥彰之计也。”许攸摇头叹道:“曹操本无攻伐荆州的意图,不过是为了让明公宽心进军河东,所以放出来的假消息,其人实则是坐山观虎斗,有趁虚而入的盘算。”

“好个狡诈的曹操。”颜良骂骂咧咧道:“枉费昔年他为吕布袭取了兖州,无家可归时,明公出手相助,曹操才得以声势复振,不想今日竟是以怨报德。”

许攸笑道:“曹操此人,往日得许劭批语,以其人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其人,乃是喂不熟的一头狼崽子,自劫持天子定都于许,常有不臣之心,今日之事,意料之中也。”

言罢,许攸面色担忧的向袁绍进言道:“明公,当思退兵之事,不然,大军坐于此地,而邺城为曹操所袭,大事去矣。”

“曹孟德。”袁绍眼睛眯成了一条刀锋,眸子中杀气近乎凝练成了实质的刀枪,若是曹操在此,恐是要被袁绍的目光杀死不知多少回。

在许攸进言退兵之议后,多有谋臣进言附和,一众文臣武将家人皆在邺城,自是关心邺城的安危超过对得到玉璧的渴望。

不过谋士中也有清醒人,沮授出席言道:“许君,曹操发兵袭取邺城,可有实证,还是说只是坊间流言。”

许攸答道:“未有实证,只风闻尔,然曹操即是袭取邺城,自然不会大动干戈,风声自然会小上一些,若是等曹操出兵之后,声传四野,那时候就悔之晚矣。”

凭着从许攸口中得到的这句话,沮授拱手向袁绍进言道:“明公,曹操袭邺一事,尚未有征兆也,不宜为之惊骇,当遣间细侦查,不至落得为流言所惑也。”

许攸和沮授所言不一,袁绍落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有意先行退兵,保证邺城大本营的安全,又恐曹操袭邺一事实为流言,而自己因此退兵,未免显得有些胆怯懦弱了。

袁绍沉思一二后,他决定还是观望一下:“且先着许都的间细验证此事真假,同时让审配巡视黎阳守务,万不可为曹操所趁。”

不过经此一事,袁绍止息了继续强攻玉璧的心思,在大本营邺城受威胁的情况下,诸将心生犹疑,哪里还有奋力攻城。

是故袁绍止息兵戈,抚慰起了士卒,打算让征伐多日的士卒好生歇息几日,养一养军中士卒的锐气,不使士卒因离家日久怀怨在心。

……

安邑。

“谣言尽数传出去了吗?”法正向着河东长史贾逵垂询道。

贾逵应声作答:“府君,眼下邺城谣言传于街头巷尾,是个人都知道许都曹操有袭取邺城之意,料来袁绍不日就将退兵。”

“未必。”法正摇了摇头道:“袁绍此人自入主邺城以来,进击公孙,驱逐黑山,所向无有不破,今日兵临河东,未得一城一池,岂会甘心离去,我料袁绍就算知道了曹操袭邺的流言,也难保其人会退兵而走。”

“那看来只有曹操确确实实有袭取邺城的征兆,袁绍才会引军而去。”贾逵顺着法正的话推断道:“不过曹操往日有征南之意,多半不会生出袭取邺城的心思来,去与袁绍为敌。”

“曹操此人。”法正轻笑道:“明公评之,以其人明略超凡,用兵少对,今次逢上袁绍大军滞留河东,邺城、黎阳空虚,以曹操的胆识谋略,说不得流言成真,发兵袭邺。”

“若当真如此,曹操为我等解去袁绍大军,倒是一件好事,到时候当让明公向曹操致谢一二。”贾逵笑着应和了一句。

法正颔首微笑:“若事如此,自当致谢曹操。”

言完传谣一事,法正向贾逵嘱咐起了一件事情:“伏波将军马超将统万余兵马到河东来,以助守御,兼之却敌,你当提前布置一二,准备好营垒,便于马超所统万余人入驻。”

“马伏波要来了?”贾逵惊喜了一声,接着他揣测了一句:“有马伏波万余人马,再加上如今驻于城内的甘辅汉所统万余人马,河东有二万可调动的兵力,明公莫不是有什么大动作?”

“明公处没有什么号令,所令唯有四字,见机行事。”法正摇了摇头,他知道刘璋的心思,而今关中以休养生息为第一优先级,倾国之兵与袁军相争,非是刘璋的目标,不过若是有好的战机,刘璋也不会放过就是。

一顿埋首案牍后,法正抬起头来,却见天色渐晚,又是一个白昼过去,他站起身来松了松筋骨,活动活动了一二因伏案良久酸疼的腰肢。

作为河东太守,直面袁绍大军,法正近来数月却是辛苦非常,起得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每日劳苦公事,不得一刻安歇。

只是虽是这般劳苦,法正却是心下甚是开怀,不及三十的他位列两千石的位置,又有将军的称号,日后的前程似锦,不可言说也。

得明主而事之,而自身才华可尽情施展,法正自谓天下间的快事,却是没有比这更加欢快的了。

我法正何其幸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