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国:季汉刘璋 > 第487章 经略关中

三国:季汉刘璋 第487章 经略关中

作者:花花家的太岁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4-10-21 23:33:23

第487章 经略关中

冀县。

在扫平陇右、轻取河西后,驻足冀县月余的刘璋踏上了返回长安的路子,此刻冀县的城门口,刘璋嘱托起了送行的彭羕、段煨二人。

“卿等今各为两千石,望能用心任事,镇抚陇右,不使陇右为吾所忧。”

经陇右一战后,彭羕为刘璋从兵曹提拔为天水郡太守,而宁辑将军段煨为刘璋拔擢为陇西郡太守,各居一郡,镇抚一方。

其中作为刘璋心腹的彭羕担任天水郡的太守,把控陇右户口最多,也是最为富庶的大郡,如此一来,刘璋对陇右就能放心多了。

彭羕和段煨,二位新晋的两千石,齐齐拱手向刘璋应道:“臣等必不负明公所托,当镇抚一方,无有灾祸。”

刘璋点头,随即他翻身上马,在亲卫精骑的簇拥下,向着东方而行,至于彭羕、段煨等送行之人,则驻足原地,目送刘璋远去。

穿过陈仓狭道,刘璋一行抵达了陈仓,在陈仓歇息了一夜,刘璋一行继续向长安行去,一路上,但见原本土地荒凉、人物雕零的关中,却是多了几分人气,也多了几分烟火的气息。

此中的缘故,刘璋却是知晓的,盖因今岁以来,听闻到关中安定,兵灾消解的三辅流民,纷纷踏上了返回关中的道路。

故土难离,乡音不改。

三辅流民或是从荆襄之地返回关中,或是从汉中之地返回关中,有如潺潺流水一般,汇聚在了关中大地,抵达了流民心心念念的故乡。

此外,除却返乡的三辅流民,刘璋迁徙百姓的政策实施,也为关中增添了一份人气。

在今岁,即建安二年,虽是刘璋方有事于陇右,忙着征讨韩遂、宋建,并着手吞纳下了河西,可关中的经略却是一刻也没停下来过。

遵从刘璋的施政方阵,留守长安的主簿荀攸、长安令张既等人,将蜀地迁徙而来的无当飞军的妻小安置在了三辅,除却无当飞军的家属,武都汉化较深的氐人也被迁徙到了三辅。

当然,今岁由于战事的缘故,迁徙的人数并不是太多,如蜀地迁徙来的无当飞军户数不过五千户,离的较近的武都氐人,则是有万余户被迁徙到了关中。

算起来,目下有一万五千户,计有六七万口的青羌和氐人之辈入居了关中,这是刘璋从主簿荀攸处得到的数据详情。

战事加上迁徙百姓,对于钱粮上的消耗极大,虽是蜀地富庶,可也是吃不太消。这里说来多亏了刘璋留守成都的长史王商,劝率益州大族,使各出钱粮供给军需,于其中出力不小。

另外南中之地前面得到安定,又有李恢、杨洪等善于治政的官吏经营,每岁供给金银、耕牛等物,对军国大事也是颇有助力。

‘该消停一岁了。’从陈仓启程,向着长安而行的刘璋,感受着渐起的寒意,冬月将近,说不好一场大雪就不期而至,他露出了一个念头。

自兴平元年以来,无岁不征,虽说刘璋每战必捷,无有不克,然府库空竭,士民疲敝,频繁的战事对士庶黔首的生产和繁育都有极大的破坏。

于是乎,来岁的建安三年,刘璋将止息兵戈,修养生息一年,能不动刀就尽量不动刀,能通过外交解决的问题尽量通过外交解决,与民休息,无为而治。

一路东去,寒意渐深,当刘璋抵达长安城下时,零碎飘摇的一场小雪已然落下,平地上积雪开始堆积,枯草败木,多有为浅浅的积雪所掩盖者。

“明公此去西行,扫定陇右、镇抚河西,诛杀韩遂、宋建等逆贼,声威震于戎狄,宇内为之欣悦,却是辛苦非常。”主簿荀攸颂扬着刘璋的功勋,在城门口领着长安令张既等人齐齐向着刘璋施礼。

望着出迎的荀攸、张既等人,刘璋翻身下马,上前握住荀攸的手道:“非是卿等安定后方,不绝粮馈,吾安能有此成就……这陇右、河西荡定的功勋,当与卿等共享。”

于一份欢快的氛围中,刘璋携手荀攸踏入了长安城内。

长安,县寺。

“迁徙百姓一事,荀卿做的不错,功劳甚大,亦是辛苦非常。”刘璋出言抚慰荀攸道。

在当下迁徙百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迁徙的百姓,往往会在路上折损大半。如历史上曹魏经常迁徙百姓,造成大批百姓倒在了路上,于国于民,皆是大害。

而荀攸主持的迁徙百姓一事,依次迁徙,前后安置妥当,迁徙的百姓并没有出现大的病患,也没有因为迁徙劳累折损太多的人,这就非常难能可贵了,可见荀攸是下了苦力的。

面对刘璋的夸赞,荀攸拱手谦逊道:“此臣分内之事,谈不上辛苦,也没有什么功劳。”

“卿过于谦逊了。”刘璋道。

谈及迁徙无当飞军、氐人一事,荀攸拱手通禀道:“明公,眼下已经入冬,臣意暂时停止迁徙百姓,待到来岁春暖花开,气候适宜之时再行迁徙。”

“这是自然。”刘璋点头应道,接着他垂询了一句:“武都、阴平的氐人,可迁徙多少到扶风、天水地界。”

荀攸斟酌一二刻后道:“据武都太守王谋上表所言,武都、阴平当可迁出两万余户氐人,当然,这些是归化较深的氐人,非是茹毛饮血、汉化不深的氐人。”

刘璋颔首,氐人虽是号为蛮夷,但很早就不再逐水草而居,而是如同汉人一样种地、耕耘,且由于和汉人毗邻而居,沾染的更高文明的汉风,文化习俗逐渐向汉人靠拢,脱去了蛮夷的习气。

说到底,汉羌同源,其中氐人也算作汉人的一个分支,生活习性都与汉人相似,是以农业为基本生产生活方式,而不是传说中的游牧民族。

所以刘璋前面同荀攸商议的时候,除却迁徙青羌之属的无当飞军的妻小到关中来,同时决定迁徙武都、阴平二郡汉化的氐人到关中,用以壮大关中的人口,使得关中早日兴盛起来。“还需谨慎相待,枭除氐人中的豪杰和渠帅,分居大种的氐人部落,使其部落零散,隔绝开来,和汉人杂处,以变易其风俗。”会议的最后,刘璋叮嘱荀攸道。

虽说迁徙到关中的氐人汉化程度较深,但是刘璋却是不会放过再小的隐患,他对迁徙而来的氐人做出了分化的措施,以求化夷为夏,使得迁徙到扶风、天水地界的氐人,尽快归化为汉人,和汉人无异。

当然,刘璋并没有将兴旺关中的根本寄托在无当飞军和汉化氐人上,他最看重的是返回关中的三辅流民,这些人才是关中兴盛的根本。

如今荆襄和汉中这些较近的三辅流民大多返回了关中,而流离到关东和蜀地的三辅流民,由于路程遥远的问题,还未来得及返回关中。

等到关中离散的流民基本上返回关中,关中之地,就将以汉人为大头,青羌之属的无当飞军和汉化较深的氐人作为少数,关中的基本盘就稳定了下来。

第二日。

官寺中,刘璋一如既往的忙碌着,此次陇右之战,耗费钱粮、战死士卒,各项内容,每一项他都需要统计出来。耗费的钱粮需要入帐,战死士卒的家属需要抚恤,都是刘璋需要应对的事情。

……

许都。

“公义一路慢行。”曹操亲自于城门口送别张任,淮南即已平定,寿春也被攻下,张任到了返回关中的时候。

“多谢司空。”张任向着亲自送别自己的曹操拱手谢道,而后他翻身上马,就此领着麾下士卒踏上返回关中的道路。

‘可惜。’望着张任渐行渐远的背影,曹操神色黯淡,惜乎如此忠义的猛将不为他所用,而是归属他人帐下。

驻足目送张任数刻后,曹操打马返回了许都城中的司空府,一入司空府,曹操就见到郭嘉和程昱二人上前迎来。

“可有要事?”曹操察探郭嘉和程昱的面色,他垂询了一句。

郭嘉上前道:“明公,关西急报,蜀军征讨河西四郡,武威太守张猛麾下文武反叛,姑臧城一日即下,如今河西之地,为刘季玉所有也。”

“嘶。”曹操讶异了一声,片刻后他感叹道:“张猛为故太常张奂之后,却不料竟是如此的庸人,据守不得,一夕之内,就为刘季玉拿下。”

“如今关西之地,尽数为刘季玉所有,强秦之势,已然成矣。”程昱语调虽是沉稳,但却是掺着忧心的语气。“刘季玉尽得关西,羽翼成矣,今若不除,日后却是难以制衡……”

“嗯。”曹操点头:“可惜今有徐州吕布、泰山诸贼,此外袁术虽是渡淮而去,可也是不得不防,吾却是空不出手来……况且天下至强者为河北袁绍,吾孤木难支,还需同刘季玉和睦,共同应对袁绍为上。”

“明公说的是。”郭嘉应了一声,他为曹操画策道:“前者刘季玉拒了蜀王的嘉赏,今者刘季玉即是荡定陇右、平定河西,可再遣使,加封刘季玉为王,以使刘季玉为天下瞩目,四方豪杰所妒……而明公可假天子之命,居中主持,调解各方的冲突,同时趁隙拿下徐州吕布、削平泰山诸贼。”

“善。”曹操抚掌表示同意,所谓树大招风,让刘季玉去吸引袁绍的火力,而他搬着天子的名义居中主持,趁机慢慢发育壮大,这是再好不过的形势。

程昱抚须,他向曹操进言道:“河内太守张扬,河东太守王邑,皆是自擅一方,不承朝廷令旨……或可以袁绍外甥高干为河东太守,刘璋麾下主簿荀攸为河内太守,一并代之。”

“嗯?”曹操闻言目色一亮,他抚须思考起了程昱的进言,不多时,曹操抚掌叹道:“仲德之言,可谓是金玉良言也。”

郭嘉亦是叹服一二:“仲德此策,可令袁绍、刘璋两家生隙,却是给了明公休养生息,讨定诸贼的时间。”

对于程昱献上的计策,郭嘉很是认可,河东靠近关中,河内靠近冀州,假天子名义,以高干为河东太守、荀攸为河内太守,一来可以让不承王命的张扬、王邑二人生惧,二来可令袁绍和刘璋生隙,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

冀州。

“据关西的探马来报,韩遂、宋建已被刘季玉诛杀,陇右诸郡,尽数落入刘季玉之手,此外雍州刺史邯郸商和武威太守张猛不睦,为刘季玉所趁,河西四郡,也为刘季玉拿下了。”郭图小心翼翼的通禀着探马递来的消息,一边说着,他一边打量着上首袁绍的面色。

但见大将军袁绍的面色,却是如郭图所预料的一样,微微蹙起了眉头,面色有些轻微不悦。知晓袁绍素来喜怒不形于色,能泄露略微不喜的表情,郭图已知上首的袁绍心底的不快只怕是充盈胸膛。

通禀完了关西的消息,郭图退回了席位,他尽量收拢身形,动作轻微的坐下,而后耳观鼻、鼻观口、口观心的仿佛泥塑木雕般静候袁绍回音。

好半晌,郭图才听到上首的袁绍先是吐息了一声,而后语气淡然言道:“好一个刘季玉,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一二年间,关中、陇右、河西,尽数为其所下,真乃英杰也。”

“明公,刘季玉拿下陇右和河西,已全据故秦之地,且藉宗室之名,四方之士延颈鹤望,以为刘季玉是再世光武,还需深虑之。”郭图进言了一句,他试探起了袁绍的态度。

“公则,你这是担心我年老体衰,不如一后辈吗?”袁绍向着郭图问道。

“非也。”郭图连忙出席,他拱手向袁绍言道:“明公,我的意思是刘季玉割据秦土,声名甚广,恐是有碍于明公的大事,还需小心应对才是。”

袁绍豪言道。“刘季玉虽是英杰,然吾岂会不如一小辈,公则,就且看吾如何扫荡群雄,安平宇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